趙老七就等著這句話呢!
他立刻轉向旁邊一直聽他們說話的謝廣福:
“廣福賢侄……你看……要不……要不把你和鋒小子去給我們桃溪村幫幾天忙?就幫我們把地量出來就行!你放心,絕對不讓你們動手乾粗活!你們就在邊上動動嘴,指揮指揮,告訴我們該怎麼量、往哪兒量就成!所有的力氣活都讓我們村的人來乾!”
想到報酬,趙老七頓時卡殼了,臉上露出極其窘迫的神色,搓著手,聲音也低了下去:
“至於……至於報酬……我們村現在的情況你們也知道,要啥沒啥,真是……真是拿不出手啊……我都張不開這個嘴……”
謝裡正一聽他又想“借人”,還是借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立刻又開始吹胡子瞪眼,護犢子模式再次開啟,攔住想要說話的謝廣福,拔高了聲音:
“趙老七!你想得美!你以為廣福閒得慌啊?沒事跑你們那鬼……跑去你們村量地玩兒?你說借就借啊?我們廣福又不是個東西……啊呸!”
他急得自己罵了自己一句:
“他是個東西……不對不對!我的意思是,廣福現在是我們桃源村的主心骨!一把手!我和族老們都要聽他的安排!你把我們桃源村的‘腦子’借走了,那我們村這一大攤子事還要不要乾了?”
趙老七被懟得連連擺手,但還是不死心,繼續苦苦爭取:
“就幾天!謝老哥,就借幾天!等地量完了,劃分好了,我們村緩過這口氣,以後有了收成,有了銀子,一定補償!加倍補償!謝老哥,老哥哥,我求求你了,幫我說說話,幫幫我們桃溪村吧!總不能看著我們兩百多口人活活餓死在吧?”
就在謝裡正還要反駁的時候,旁邊一直沉思的謝廣福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
“趙叔,您先彆急,桃溪村的忙,我可以去幫。”
趙老七聞言,驚喜地看向他。
但謝廣福話鋒一轉:“我不要銀子報酬。”
“那……那你要什麼?隻要我趙老七能做到,一定答應!”趙老七迫不及待地保證,心又提了起來。
謝廣福心中早已有了盤算,他在地圖上研究過兩個村的交界處,桃溪村和桃源村是以一條名為“青川河”的河流為分界線的。
這條河水量充沛,河道寬闊,是極佳的灌溉水源,但目前完全劃在了桃溪村的地界內。桃源村若想大規模引水灌溉,必須經過桃溪村的同意。
謝廣福看著激動的趙老七,目光沉穩,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條件:
“我帶人幫你們桃溪村把田地測量好、劃分清楚。但是,作為交換,我們桃源村,需要你們地界內那條‘青川河’未來的用水權。具體來說,就是我們桃源村以後若要從青川河開挖引水渠,灌溉我們的田地,你們桃溪村不得以任何理由反對和阻撓。”
旁邊的謝裡正一聽,先是愣了一下,隨即猛地反應過來,兩眼放光,用力一拍大腿!心中狂喜,卻不敢表現出來,高啊!實在是高!還是廣福眼光毒辣,想得長遠!這可比要幾兩銀子實在多了!有了穩定的水源,桃源村未來的發展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這下輪到趙老七懵逼了,他自己村裡的田地都還沒弄明白,焦頭爛額之際,壓根就沒仔細研究過地圖其他地方,更沒意識到村邊那條水流湍急、讓他們不敢輕易下水的十幾米寬的大河,竟然是兩個村的分界線,而且上遊還流經桃源村的地界?!他隻知道那河又寬又深,看起來很危險。
“這……這條河?”趙老七有些茫然地撓撓頭,“用水權?挖水渠?”
謝廣福語氣平和地解釋道:
“趙叔,您放心。我們不是要占你們的河,河還是你們桃溪村的。我們隻是需要從中引一部分水出來,開幾條水渠灌溉我們的田地,這水白白流走也是流走,我們引走一部分,對你們村並沒有實際損失,反而我們兩個村都能受益,現在水流這麼急,對兩邊河岸的衝刷會導致河道會越來越寬,而且這麼急的水流你們也不敢下河捕魚吧,據我所知水流過於湍急也並不合適魚類生存繁殖,以目前的情況分析,你們在河裡是很難捕魚的,那您說,我們桃源村在上遊開渠引水,是不是也能緩解一些你們河道的壓力,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啊。”
其實這個想法早在謝廣福研究桃源村田地規劃和水利時就已經考慮進去了,天地灌溉利用後山的溪澗雖然可以,但水量有限且工程複雜。若能直接引用青川河的水,那能規劃的水利工程和可灌溉的田畝數將大大增加,對桃源村的發展至關重要。
趙老七陷入了沉思,這事聽起來好像桃溪村沒啥損失,甚至還有好處,但這畢竟關乎村裡的公產,也不是他一個人能拍板決定的。
他猶豫著說:“廣福賢侄,這個事……我得回去和村裡人商量商量,畢竟這河是大家的,不是我一個人的。”
“理應如此。”謝廣福表示理解,並不催促:“趙叔您回去好好和鄉親們說說其中的利害關係,我們桃源村是誠心要和你們合作的。”
趙老七帶著這個條件回到了桃溪村,立刻召集所有村民在祠堂開會,他將桃源村開出來的條件原原本本說了一遍,又把謝廣福分析的河道分流好處也說了一遍。
村民們頓時議論紛紛,意見不一:
“啥?就幫咱們量個地,就要咱們河裡的水?這……這不太合理吧?”有謹慎的村民嘀咕道。
“嗐!我看沒啥!那河水流那麼急,咱們又用不了多少,他們挖渠引水,咱們有啥損失?再說了人家謝廣福那麼厲害,他們說的話能有錯,我看呐,這河道是真的太急了,我都不敢太靠近,生怕把我衝走似的。”另一些比較豁達的村民覺得無所謂。
“是啊,這幾天我家丫頭去河邊洗衣裳,我是千叮嚀萬囑咐,千萬不要去水急的地方,一定要去淺水區,不然太危險了。”
“哦,怪不得我摸不到魚,原來是水太急了呀。”
這時,一個平時比較有想法的漢子開口道:“裡正,答應他們挖水渠可以!但咱們得再加個條件!讓他們以後安定下來了,必須給咱們兩村之間修一座橋!”
他指著大致的方向比劃著:“你們看地圖,咱們村和桃源村就隔著這條河,看著近,可現在要過去,得繞來繞去,一來一回得走十幾裡地!要是有了橋,咱們就能直接到他們村的後坡,以後來往多方便?咱們要是想去縣裡、去京城,從他們村那邊走,是不是能省下不少功夫?”
這個提議瞬間得到了絕大多數村民的讚同!
“對啊!修橋!這個主意好!”
“就是!光用水換量地咱們虧了,加上修橋就差不多了!”
“不過這橋也得說好時間,不能讓他們拖個十年八年的!就定……定在他們的引水渠挖好半年之內,必須把橋修好!”
最終,全體村民一致同意:用青川河的用水權和同意桃源村開挖引水渠為條件,換取謝廣福父子幫忙測量劃分田地,並且桃源村必須在引水渠工程完成後半年內,出資出力修建一座連接兩村的堅固木橋或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