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雲初驚喜的是,靜室一角竟有一小片天然寒玉璧,散發著絲絲涼意,與梧桐木芯的氣息隱隱呼應。
她的丹田深處,那梧桐木芯似乎也活躍了些許,一絲微不可察的清涼感彌散開來,讓整個洞府的靈氣都顯得更加純淨舒適。
“多謝師兄引路。”雲初對這個清靜舒適的修行之地非常滿意。
管事弟子含笑告退:“師妹滿意就好,洞府內聚靈陣開啟關閉之法亦在令牌信息中。若有雜役瑣事需求,可至執事堂尋我。”
送走管事弟子,雲初仔細查看了整個洞府,在靜室寒玉璧下盤膝而坐,感受著濃鬱靈氣與自身木芯的溫和共鳴,心境逐漸沉靜下來,開始規劃未來的修行。
翌日清晨,心寧真君便傳音喚雲初至峰頂丹室。
丹室寬敞,中央一座墨玉巨爐正吞吐著地肺之火,但此刻爐火微熄。
一側則設有數個較小的平台,其中一個空置的平台前,已備好了新鮮的藥材和一個基礎款式的青銅丹爐顯然是給雲初用的)。
室內藥香濃鬱,令人精神一振。
“《青木丹經》中所載‘引氣散’,乃是固本培元、疏通經絡之基礎靈藥,亦是練氣後期穩固修為的常備之丹。看似簡單,最能考驗煉丹者對火候、藥性融合與時機的把握。”
心寧真君負手而立,目光落在雲初身上,“今日,你便試試煉此丹。為師為你講解要點,你在旁以神識細細感受。”
雲初全神貫注:“是,師尊。”
心寧真君並未立即開爐,而是先拿起幾味主藥——三葉洗髓草、凝露花蕊、十年份的蘊靈黃精——逐一講解其藥性特點、采摘時的手法對藥效的影響、以及處理時的注意事項。
言語精煉,直指核心。
接著,心寧真君走到那青銅丹爐前,手指虛引,一絲靈力點燃爐下特製火晶石:“引氣散乃文火慢焙之丹,火候至關重要。
初始需暖爐,待爐壁微燙,靈氣活性最佳時入藥……”
隻見心寧真君指尖靈力精純而柔和,如臂使指地調控著火晶石的火苗大小與熱量分布。
心寧真君一邊解說,一邊以極其流暢、分毫不差的手法投入藥草,順序、時機都拿捏得妙到毫巔。
藥草在熱力與靈力的作用下漸漸融化、析出精華,不同藥液的融合過程也充滿了節奏感和韻律。
隨著心寧真君的操控,青銅丹爐內溫度不斷微妙變化,爐蓋上的氣孔中逸散出絲絲縷縷不同顏色和氣息的藥氣。
心寧真君的神識如無形之手,精準地引導著藥性融合,祛除雜質。
“……最後收丹凝形,火不可急,亦不可緩,神識需牢牢鎖住藥性精華,聚攏成丹……”
心寧真君目光一凝,輕喝一聲:“凝!”
爐蓋輕震,一股濃鬱的、帶著草木清香的丹氣衝出,旋即被她抬手一引,化作三顆圓潤飽滿、散發著淡淡玉澤的“引氣散”,落入早已備好的玉瓶之中。
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充滿大道至簡的美感,看得雲初目眩神迷,心馳神往。
“可看明白其中關鍵?”心寧真君問道。
雲初深吸一口氣,努力回憶著剛才每一個細微變化和師尊的講解:“弟子觀師尊煉藥,藥性處理與融合時機分毫不差,控火緩急有度,尤其融藥時靈力引導藥性的手法,神識與靈力的配合幾近完美,非一日之功可成。”
“弟子隻覺其中奧妙無窮,需多加實踐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