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駱明去物色音樂製作公司,是為了把《仙劍三》裡的那些配樂給錄製出來。
說實話,林學覺得前世《仙劍奇俠傳三》能在華夏觀眾的心裡,擁有那麼高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功勞得歸功於它劇中的配樂。
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仙劍三》就是一部音樂劇。
劇中的每一對CP都有他們的專屬的BGM,歌詞更是直接暗示了每個人的生世與最終的命運。
景天與雪見的《偏愛》,龍陽龍葵的《生生世世愛》,徐長卿和紫萱《此生不換》,夕瑤飛蓬的《忘記時間》...當然也有說法認為《偏愛》是徐長卿和紫萱的。
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這些歌曲都由我一個人創作出來,這得亮瞎多少人的狗眼?”林學突然就有些愁,畢竟夏國樂壇和他之間是沒有恩怨的。
一次性甩出去將近十首王炸歌曲,再加上《仙劍》中各對CP的be結局帶來的情懷加成,今年的樂壇豈不要成他的天下?
“所以——”
林學突然想道:“還得買一家特效製作公司。”
對於仙俠劇來說,特效還是很重要的。
雖然在極致的劇情麵前,五毛錢特效大家有時候也能看的下去。
但他若是想讓《仙劍奇俠傳:輪回》成為藍星仙俠劇的天花板,特效方麵是一定不能節省的。
況且以後林學肯定會拍一些科幻大片,所以直接收購一家特效製作公司,一次性到位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想到這裡,林學掏出手機,一條信息call給了林父。
剛好過年那幾天拉家常的時候,林父感慨在如今的政策環境下,私營煤老板並不好當,他正在考慮出售三座礦、然後轉型的想法。
既然要轉型,倒不如先賣上一座礦,給他收購個特效公司和音樂製作公司,或者來個動漫製作公司也行。
反正有係統在,整個地球文明都是他的“礦產”,這可比家裡的那座煤礦值錢的多了。
於是,就這樣。
一邊《仙劍奇俠傳:輪回》拍的如火如荼,《大明王朝1566》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們都陸續抵達橫店影視城。
另一邊,林父也開始照著林學的要求,經過考察後,準備將手上的一座煤礦資產,置換為一家名叫獵戶娛樂的動漫公司的股份——
這家公司也是有過一段輝煌時期的。
獵戶娛樂在早些年也拍了不少經典的動畫作品,當得起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但可惜,和地球上的藍狐文化的命運一樣,版權管理一塌糊塗,這幾年都沒落到了快破產的境地。
不過好在一家動漫公司應該有的架構它還都保留著。
如果林父能成功收購的話,林學倒是不用專門再去收購一家特效製作公司了。
到時候,隻需要多招一些影視特效相關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牛馬就足夠把特效部門撐起來了。
還可以把第二文化現有的音樂部門和獵戶娛樂的音效部門合並,獨立出來成立一家音樂製作公司。
“這不就又省下一筆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