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隊的到來帶來了希望,但也帶來了新的選擇和隨之而來的焦慮。
並非所有人都會,或者說都能,被立刻救援撤離。
蘇錦錦對此看得很開,她甚至覺得留在自己家裡更安心。
她住在頂層,洪水再漲,一時半會兒也淹不到自己家。
家裡物資充沛,還有陳尚康和小花,安全性比去人生地不熟、魚龍混雜的避難所高多了。
果然,救援人員的目標明確,衝鋒舟和皮劃艇主要接走的都是低樓層被困、以及家裡已經進水無法居住的居民。
很多像蘇錦錦一樣住在高層的住戶,都被建議暫時留在家中。
對此,居民的反應各不相同。
有些人和蘇錦錦一樣,家中早有儲備,或者心態比較穩,表示理解並願意等待。
但另一些準備不足、或者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居民則陷入恐慌。
“憑什麼不讓我們走?我家雖然樓層高,但吃的都快沒了!你們不讓我走,是想把我們餓死在家裡嗎?!”
“就是啊!誰知道這雨還要下多久?救援物資什麼時候能送來?萬一送不來呢?”
“讓我們上船!我們必須去避難所!”
“現在都有入室搶劫的,之後會不會更亂也說不定,我要離開!”
二層樓道通往救援船的窗口附近,開始聚集起一些情緒激動的居民,七嘴八舌的朝著外麵的救援人員喊話。
甚至發生推搡,場麵一度有些混亂。
救援人員一邊要忙著轉移最緊急的群眾,一邊還要儘力安撫這些焦慮的居民,耐心解釋避難所容量有限、優先保障最危險人群的政策,聲音都已經嘶啞。
就在這時,蘇錦錦的房門又被敲響。
這次來的不是郭建輝那幫人,而是對門的王姨。
她臉上帶著擔憂和急切:
“小蘇啊,你看到了吧?咱們這高層的不讓撤,得留在家裡。可這留在家裡,吃的喝的是個大問題啊!我家存貨也不多了。咱們是不是得下去問問,這物資補給到底怎麼安排?什麼時候能送上來?總不能真讓咱們乾等著吧?”
蘇錦錦自己當然不缺食物,但她絕不能暴露這個秘密。
她立刻表現出同樣擔憂的樣子,點頭道:“王姨你說得對,是得去問問清楚。你等我一下,我換身衣服就跟您下去。”
她迅速和陳尚康套上了提前準備好的雨衣和雨鞋,跟著王姨沿著樓梯向下走去。樓道裡濕氣很重,牆壁上都是水珠,但好在還沒有進水。
來到二樓樓道,這裡已經擠了不少人,都在爭先恐後的隔著窗戶跟外麵的救援人員喊話,聲音嘈雜無比。
一個中年男人情緒特彆激動,幾乎把半個身子探出窗外,對著救援船大吼:“我家雖然住得高!但現在家裡一粒米都沒有了!孩子老人都餓著呢!你不讓我撤離是想看著我們活活餓死嗎?!你們到底管不管我們的死活?!”
他的喊聲引起周圍很多人的共鳴,紛紛附和,要求立刻獲得食物或者上船。
救援隊的負責人是一個麵色黝黑、看起來十分疲憊的軍官,他拿著喇叭,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蓋過嘈雜。
“大家靜一靜!聽我說,我們有物資計劃。後續會組織力量向留守樓棟投放應急食品和飲用水,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秩序!請相信我們!優先讓危急需救助的群眾先轉移,這是為了救更多的人!請你們再堅持一下!”
但他的解釋在人群的恐慌麵前,顯得有些蒼白無力。
蘇錦錦和王姨擠在人群後麵,看著這混亂的場麵,心情複雜。
她知道這些軍人說的是實情,但也能理解鄰居們的絕望。
王姨也想往前擠去詢問,蘇錦拉住了她,低聲道:“王姨,現在太亂了,問也問不出什麼。等這批人轉移完,我們找機會再問問那位軍人具體的物資投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