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終,她的粥粥也沒有現身。
更令她頭大的是這些貴婦們,這個說我有個侄子、那個說我有個孫子……雖說徐夫人一一使出了婉拒大法——“容後再說”,但這些貴婦卻紛紛表示改日登門,或者說改日請您登門吃茶雲雲。
我去!
太後的秋日宴,怎麼整的跟相親大會似的!
而且還是沒有男方的相親大會!
乃們一個個,怎麼不去跟太後相親?!太後的兒子,不是更有吸引力嗎?!
文曉荼這個想法,彆的貴婦早八輩子就有過了,隻可惜皇上不肯選秀,連變相小選也不成!貴婦們便也隻得互相消化,引薦一下自家女兒,打量一下彆人家姑娘,若是十分中意,便瞧瞧表示自家有適齡的兒子/孫子/侄子……
應付了半晌這些個貴婦,才終於熬到賞菊宴結束。
想見的沒能見到,不想見的一波波往跟前湊!
心好累!
回程的馬車裡,文曉荼忍不住跟秋桑嬤嬤吐槽:“她們怎麼在太後的頤年殿就……我如今隻是國公府的繼女啊!”——不至於這麼搶手吧?
秋桑嬤嬤道:“皇上厚待昌國公府,您如今又是公府唯一的姑娘,再則娘子您儀態嫻雅,在頤年殿這等地方既不怯場、也不失禮,落在各家命婦眼中,便更是難得。”
讚譽了一通之後,秋桑嬤嬤旋即又道:“不過她們那是癡心妄想,娘子是什麼人物?豈能嫁予凡夫俗子?”
文曉荼嘴角抽搐:嗬嗬,皇帝就不是凡俗蘇子了?他是天仙不成?!
秋桑見十二娘子臉色不大好看,便道:“不過她們不知內情,姑娘也不必跟她們一般見識,等定了名分,她們自然不敢再來叨擾。”
文曉荼忙道:“我沒有生氣,第一次應對這麼對命婦,就是有些乏累了。”
秋桑嬤嬤莞爾,十二娘子到底還是個十五歲的小姑娘啊。
頤年殿,命婦散儘,皇帝明昭帶著一卷黃帛來到太後麵前。
太後雖已乏累,但見到兒子,還是露出了笑容,“皇帝快跟哀家說說,你到底瞧中了溫家哪個姑娘?都這個時候,莫要再跟哀家賣關子了!”
既然已經讓母後過了眼,接下來隻需要讓母後在聖旨上蓋印即可,明昭自然不再遮掩,他正色道:“是溫如初。”——是朕的阿荼!
太後一怔,“是……昌國公府那個十二娘?”
明昭點頭,“母後覺得如何?”
這種好事,太後焉能不喜,她笑嗬嗬道:“好!是個端莊得體的漂亮丫頭!不知皇帝打算給她什麼位份?”
明昭這才從袖中取出了早已預備好的聖旨,展開在太後麵前,並正色道:“朕要娶她為皇後。”
太後還沒來得及看到聖旨上那滿是溢美之詞的詔書,便被皇帝這話給震驚住了,“立後?皇帝要立溫十二娘為後?她、她不是庶出嗎?”
明昭肅然道:“她是昌國公府的嫡女。”
太後皺眉:“哀家還沒老糊塗,昌國公夫人隻有一個女兒!”——便是三年前遇刺身亡的溫如荼。
明昭也不隱瞞,便將溫如初自延恩伯府過繼到昌國公府一時簡單地與太後明說了。穀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