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俺不知道,打俺記得事起,俺就是乞丐,不知道父母是誰,也不知道姓啥叫啥。”
程風點點頭:“我剛才對種花婦好說的那些話,你可聽清楚了,姓種花是要有社會責任的,你可能會因為守護這個姓的榮譽,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你可還願意?”
小男孩意誌也很堅定:“俺知道,俺聽得很清楚,俺隻要姓了種花,俺就絕不以人為奴,絕不以人為婢,除了父母長輩祖宗,絕不以人下跪,絕不自稱小的,絕不自稱奴才。”
“好,非常好,就你現在的表現,你可以姓種花了。”
小男孩向前一步站在程風的麵前,打了一個立正:“請院長賜名。”
到目前為止,程風還沒有給一個男孩起個種花家的名字,這個男孩是種花家的第二個男人,這個名字必須要起的有霸氣,大少來回踱步,認真的思考了一下:“你是進入種花家的第二個男人,你的名字就叫種花無疆。很希望你長大之後能成為一個戰無不勝的將軍,能為咱中華民族橫掃天下開疆拓土。”
小男孩非常的激動自己,總算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這名字還是院長親自起的:“謝謝院長,俺記住了,俺的名字叫種花無疆,從今天開始,俺生是種花家的人,死是種花家的鬼,但絕不以人為奴,絕不以人為婢,除了父母長輩祖宗絕不與人下跪。絕不自稱小的,絕不自稱奴才。”
“好,就要有這種氣勢。”程風又看了看站在旁邊,考試排名第七第八的兩個男孩,這兩個也是沒有自己的名字,用編號的學生。
看見院長看你自己,兩位少年心裡非常的忐忑,他們也很想有一個正兒八經的名字,也想姓種花,可他們不是前五名,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資格,現在看著小小的院長把眼光看向了自己,兩人一咬牙鼓起勇氣向前一步站了出來:“報告院長,俺們也想姓種花,可俺們不是前五名。”
程風看了他倆一眼,覺得還行,一眼就能把他倆點醒:“你們倆一個排名第七,一個排名第八,再怎麼說也是前十的優秀學員。但是種花這個姓責任重大,你們應該也了解,如果姓種花,你們會有很大的社會責任,你們可能會為了這個姓的榮譽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如果你們能夠做到,你們當然有資格姓種花。”
兩個男孩也是一個立正:“俺知道,隻要俺姓了種花,俺今後絕不以人為奴,絕不給人下跪,絕不自稱奴才。”
“好,非常的好,排名第五的叫種花無疆,那你們兩個一個叫種花敬德一個叫種花叔寶。”
很快排名第十四的,編號叫向陽花3號的女孩也站了出來,最終她也有了一個自己正兒八經的名字:種花尚香。
就這樣,排名進入前50的19個用編號的學生全部都姓了種花。一次學校的頒獎大會變成了程大少的種花家族命名大會。
十二月二十五夜晚,學校裡除了夫子和那些孤兒們。凡是有家的孩子都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學校一下子就隻剩下了五六十名孤兒。平常吵鬨的學校,再一次安靜了下來。
十二月二十六,所有出門在外的當家人,都回到了青山堡,當天晚上十三家當家人在程二虎家開了一個年終總結會,會上程風總結了天啟三年的發展和成就,又對天啟四年的發展規劃和展望做了描述。
雖然大家都聽不懂程大少爺說的內容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是並不妨礙各家各戶的喜悅心情,因為程大少爺兌現了對大家的承諾,經過大家的努力,在天啟三年結束的時候,全堡十三家,不但每家每戶都沒有再餓飯,並且做到了人人吃得飽,人人都有新衣服穿。全都住上了青磚大平房。在天啟二年,程大少吹的牛隻經過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就提前實現了。
現在大家不但能吃飽飯,穿暖衣,住上了青磚大平房,現在圍在一起,因為程大少要給各位分紅利發工資。
為什麼又要分紅利又要發工資呢?因為紅利是學校的孩子們創造的,那是說好了的,每家每戶都有股份,所以要拿出來分。而工資是這一年來程大少請大家做事必須要支付的。
原本大家都以為分紅還是會像去年一樣,程家拿大頭,十二家拿小頭。但是當程風說出今年的分紅方案之後,十一家都不淡定了。
因為程二虎家放棄了學校所創利潤的分紅。
程風把自家的52的股份分成了兩份。12分給了十二家,每家增加一股,剩餘的40歸了學校,成為學校的共有股份。因為今年學生增加的比較多,學校的開支非常的大。所以到年終結算的時候,學校並沒有多少的剩餘。但是即便如此,每家每戶還是分到了十八兩的份額。
彆看十八兩並不多,但這可是乾乾淨淨的十八兩,不包含自己家人的吃穿用度的。天啟三年,整個青山堡十三家的吃喝用度全是由程二虎家的支持的,包括那些女人們每天也是在程大龍家給學校的孩子們做衣服鞋帽,女人們夥食也是由程家統一安排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實到了目前這個情況,青山堡的這些工廠到底是誰家的產業都說不清楚。說是百戶所的吧,這廠房都是程家花錢蓋的,工人也是程家花錢買的。所以這些工廠生產的東西賣出來的錢也都拉進了程家的庫房。
可說這些產業都是程家的吧,所有做生意換來的糧食全都拉進了百戶所的糧倉,成為大家共有的糧食儲備。
反正現在誰也說不清楚到底誰是誰家的,不過大家從心底覺得這些東西都應該是程家的,畢竟沒有程家出來牽頭,彆說是住上青磚大平房,就算是想吃一頓飽飯,基本都是不可能。
就算是東麵那兩個新村莊的三百多戶,二千多號人,堡子裡的人也覺得那就是程家的佃戶,是在幫程家種地的。北麵那個船廠五百多號人,大家也覺得也應該是程家的。畢竟大家都認為現在的百戶所都是程家的,產業當然也是程家的。所以,大家的態度就是,不管程家怎麼分,都是白撿的,他們都默默的接受就對了。
原本說好了的,請大人們乾一天的活,就給他們十文的工錢。但是現在程風也不想這樣精打細算了。直接拿出了一個年終績效工資的手段,十二家人,凡是參加勞動的每人每年支付二十四兩的年薪。
家裡參加勞動的人多得的就多,參加勞動的人少得的就少。但是全青山堡能參加勞動的人馬男女加起來也就這麼三十號人。總共也就支付了七百二十兩。
十二月二十七,青山堡的十三家當家人集體去趕了天啟三年最後一次集,回來的時候在那整整趕回來五頭大肥豬。
也是在這一天,當大人們都出去趕集的時候。程風沒有讓老娘跟著去集市上采購東西,而是帶著自家大娘和老娘,還有程丫丫,程大妮,石花兒,石小花等學校的班乾部們,開始從工廠到學校,再到畜牲養殖場,船廠一處一處的開始發年獎。
雖然年獎都不多,主要負責的那些大匠們每人發銀十兩,下麵的技術工人每人發銀五兩,那些還沒有學會手藝的學徒,每人發銀一兩。
最後去了新村,給新村的幾位臨時管事,每人發了一兩,又代表青山堡居民委員會,給新村的村民每戶發了五百文慰問金。
十二月三十,畜牲養殖場又趕出來五頭肥頭大耳的公豬,加上從外麵買來的五頭肥豬。在程家龍虎的安排下,青山堡兵分五處,分彆在學校,工廠,船廠,新一村,新二村五處,辦起了大規模的集體年夜飯。
程二虎,石頭兩家去了學校,陪伴住在學校裡的那些孤兒和學校的夫子們一起過年。
程大龍,石老根兩家去了工廠,陪同那裡的工人們一起歡度春節。
景天,薑雲升兩家去了船廠,馮顯,楊童舒保明郡去了新一村,蘭華兵,鄧文勇,王安寧去了新二村。
這天,天啟三年的最後一個夜晚,整個青山堡的春節過得熱火朝天,鞭炮齊鳴。哪怕是已經過了子夜,到了天啟四年,那斷斷續續的鞭炮聲,整個通宵也沒有消停。
天啟四年正月初一的第一縷陽光照向中華大地,新的一年開始了。當金色的陽光重新照耀大地,喚醒了青山堡的人們,早起的人們都興高采烈的離開自己的家,相互拜年恭祝新春快樂。大家相互說著吉祥話,希望來年能有一個好的年景。
睡夢中的程風被外麵的嘈雜聲吵醒,在被窩裡哼哼唧唧幾聲,就被一把從被窩裡抱了起來。程王氏如同去年一樣,坐在炕頭等著兒子睡醒。
這不兒子終是被外麵的嘈雜之聲吵醒,程王氏抱起兒子,三下五除二把兒子身上穿的舊衣服扒了個乾淨,又從被窩裡麵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放在被窩裡溫暖好的新衣新帽,也不管大少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劈裡啪啦一頓搗鼓。一隻戴著蘭底白花虎頭帽,腳穿著毛邊白底虎頭鞋,身穿蘭底碎花大棉襖,同去年過年一模一樣的虎頭虎腦的虎娃娃新鮮出爐,唯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虎皮比去年春節的虎皮質量好了很多,製作虎皮的手藝也好了很多。
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收拾乾淨,又把那張好像並沒有灰塵的小臉反複洗了七八遍。程王氏才把一件嶄新的圍兜幫兒子穿上,又把家裡準備好的各種糖果,滿滿的裝進了程風那個圍兜口袋裡。
又反複的檢查了幾遍,看看確實沒有什麼可以準備的了才放心,這才喊在外麵的程大妮來帶弟弟出門。早就等在程風家的種花桂英,種花紅玉,宋玉成,馬家三兄妹,王雲,王彩,聽到裡屋的呼喚聲,全都站了起來。
程大妮剛把程風牽出房間,種花桂英就同種花紅玉一起上前,種花桂英一個轉身,種花紅玉伸手把程風抱到種花桂英背上,自己和程大妮一左一右保護著,手一揮:“走。”一群人呼呼啦啦的衝出了程家的大門,直奔青山堡中間的操場。
今天的青山堡,處處充滿著喜氣,各種嘻哈打鬨,歡聲笑語充斥著天際。如果不越過時空朝外看。這裡所表現的一切,就如同史書上所說的,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一片盛世景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種花桂英,程大妮等人帶著程風,就朝堡子中間的操場上跑,堡子裡的小夥伴和學校裡的孤兒們,都在那裡等待著他們。
操場上,七十多名小孩見程風來了,都圍了上來,風哥,隊長,院長,亂叫一通。這一秒,四年的兒童生活蓋過了前世的成人記憶,兒童心理還是占了上風。這一進入玩耍的環境,大少是越來越像兒童了。
看著這麼多的哥哥姐姐們圍著自己,人來瘋的特性終是控製不住,開心勁一上來,那還有什麼說的發糖就完了:“各位哥哥姐姐們新年好,我請大家吃糖可好?”
“好啊,我們在這裡等你就是等你發糖。”
“你們等著,我帶了好多糖,一人一塊,人人有份。”伸手就往自己口袋裡抓。然後就是一人一塊,正分得起勁,再伸手口裝裡空空蕩蕩糖沒了。也不想想自己又不是機器貓,衣服口袋再大又能大多少。現場七十多號人,能裝三十多塊糖,這衣服口袋已經很大了。
口袋裡沒了糖,大少有些撓頭,這還有一半人沒發呢糖沒了,這可丟臉丟大發了,正想著要不要回去拿,程大妮把背在身後的花書包甩在前麵,從書包裡拿出一包糖:“弟弟給。”
姐姐竟然用書包背了一包糖,程風大喜:“姐姐你真好,竟然給了這麼多的糖。”
程大妮拍拍自己的書包:“娘讓俺帶著的,就知道你出來肯定要發糖,你那小口袋也裝不了幾顆,所以才讓我裝了一書包備著。”
聽說是一書包,大少伸手扒拉開書包一看,更開心了:“剛才一人一塊的不算數,現在一人給三塊。”
“好,大家排隊,隊長補發糖。”小孩子們大喊大叫,排隊的排隊,伸手的伸手。歡樂的笑聲直衝九霄雲外。
新的一年開始,迎著新年的陽光,也許正有無數的平民百姓都在默默的向上天祈禱,希望老天爺能夠保佑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能迎來一個好年景,讓自己困苦的生活能夠有一絲絲緩和。
但是,也許,這個世界上隻有程風一人知道,新的一年,並不會給苦難的人民帶來新的希望,在這個該死的天啟四年,掙紮在生死邊緣的百姓們等來的不是風調雨順,而是雪上加霜。天啟四年,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等地,滴雨未下,赤地千裡,寸草不生。無數的災民被迫背井離鄉,四處逃亡。可那千裡的赤地,哪裡有災民們的活路,真的是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麵對如此慘烈的災難,大明的朝廷在忙著黨爭沒有時間管這些災民,大明的王爺們在醉生夢死,他們不知道天下會有災民,大明的官老爺們在花天酒地,他們不在乎這些個災民。
大明的地主士紳們正在借這個機會兼並土地,天災人禍對貧苦的百姓來說那就是災難,但對於有錢的地主士紳來說,這就不是什麼天災,這是發財的機會,就是達官貴人的饕餮盛宴。
喜歡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請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