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楊柳青喜迎大禮包 天津衛閒遊西洋店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49章 楊柳青喜迎大禮包 天津衛閒遊西洋店

第49章 楊柳青喜迎大禮包 天津衛閒遊西洋店(1 / 2)

離開道觀,雇了輛牛車拉著一堆石頭就往客棧走,程大龍不知道大少花天價買這些石頭有什麼用,但可以肯定不是當藥材。問大少這些磁石有何用處,大少隻說現在沒辦法解釋,這磁石的作用不是一兩句說得清楚,等以後把這些磁石做成物件就會知道它的用處了。

回到客棧,等到太陽偏西,劉有財幾人才回來,他們彙報了對天津房源的了解情況:“一共看了三家三進院子,其中有一家位置很好,處於鬨市,鋪麵貨架櫃台一應俱全,就是要帶著匠人下人一起賣。可那些匠人下人咱們也用不上,所以沒敢定奪。”

大少好奇:“說下人用不上就算了,是什麼樣的匠人是咱們用不上的。”

“這家是做煙花爆竹的,都是做煙花爆竹的匠人,咱們用不上。”

大少聽到是做煙花的匠人,心裡歡喜:“誰說的咱們用不上,隻要是匠人,沒有咱們不能用的。他家什麼情況,仔細說來聽聽。”

於是劉有財就把這家的情況作了說明,院子地處鬨市,左邊是布莊,右邊是糧行,對麵有兩家酒樓,隻他一家夾在中間賣煙花爆竹。

原也是百年老店,以前周圍都是平民草屋,也沒有這些酒樓布莊,隻是近幾十年周圍的草屋紛紛易主翻新變成了酒樓布莊。

原本這些行業與自家煙花爆竹買賣並不衝突,可是近幾年被周圍的鄰居們聯合告到官府,要求他家歇業關張,因為大家都怕他家哪天走水把鄰居們炸了。

東家這些年被衙門罰了不少銀子,想改行又不會彆的手藝,再加上這幾年生意不景氣,煙花爆竹的生意越來越難做。東家就想著把這院子賣了,回老家買地。

聽了劉有財的介紹,程風對這院子非常滿意:“那這院子要價多少?”

“開價三千兩,比另外兩處院子還要低些,就是三十多匠人下人還得另算五百兩。”劉有財道。

“三十個人五百兩不貴,就衝那些匠人就值這個價,明天去把這院子買下來,爭取明天晚上咱們就可以有自己的家。”

第二天,劉有財如何購買房產不提,單說程風起了個大早,由程大龍領隊,帶著桂英紅玉和二十小保鏢,帶著給徐光啟的禮物,包了一條客船,早早的就奔楊柳青鎮而去。

從天津到楊柳青,可以延海河走水路,也可以延官道走陸路,隻是水路更平穩些,還不會如官道一樣隨時隨地都可能遇見官府的車隊馬隊,一個躲閃不及就皮鞕子伺候,非常的不安全。

四人雙槳的客船行駛速度很快,不到一個時辰便來到楊柳青鎮。上岸一打聽,徐光啟在當地的名氣很大,鎮上沒有不知道徐家莊的人,經鎮上百姓的指點,一行人又向西北走了二裡地,便看見一處農莊,十餘棟房屋,都是青磚牆,三合土的平頂房,外麵圍著半人高的矮土牆。

還沒進院子,程風已經看到掛在房屋牆壁上的辣椒串和院子裡圍著樹木立著的糧食垛,會用這種方法堆放的隻能是玉米棒子,彆的不會圍著樹木堆放。看見這兩樣物品,程風心安了一半,幾人快步來到院門前。

程大龍指揮小保鏢們遠遠的停了下來,沒敢靠得太近,怕引起誤會。隻帶著程風三人來到大門前,大門虛掩著,並沒有插上門栓。大少沒讓三人跟隨,獨自一人走到門前,隻是自己太矮夠不到門環,隻能輕輕的拍打門板:“請問有人在家嗎?”

等了一分鐘,沒人回應,又用了些力氣拍打門板,放開了聲音:“請問有人在家嗎?”

“誰呀?等一下。”院子裡終於傳出了一個男子的聲音。

透過虛掩的門縫,程風看見了從院子正屋裡走出來一個十六七歲的大男孩,唇紅齒白,頭頂方巾,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

大男孩看見虛掩的大門外站著幾個人,站在最前麵的是一個四五歲樣的小孩,小孩的後麵是一男兩女,三人後麵,20丈外還有20來個年輕人手裡拿著,各種禮盒,並沒有什麼不同之處,便輕輕的拉開了大門:“你們找誰?”

程風滿臉都是笑嘻嘻的,學著大人的樣子拱手行禮問好:“這位大哥哥好,請問這裡是徐光啟徐大人的家嗎?”

大男孩看了看,站在自己麵前那個小豆丁學著大人的樣子在給自己行拱手禮,也認真的拱手還了一禮:“這裡正是徐大人的家,隻是徐大人現在沒在家,到地裡去了,請問小公子找徐大人有事嗎?”

一聽徐光啟沒在家,但隻是到地裡去了,程風暗暗鬆了口氣,雙手遞上袁可立的名帖:“這位哥哥,我是從山東登州府過來的,我姓程,單名一個風字,我的老師就是登州巡撫袁可立大人,受恩師指派,今日專程到這裡來拜訪徐大人,不知哥哥能否通稟一聲。”

大男孩一聽來拜訪的人是登州巡撫袁可立指派的,還是袁巡府的弟子,接過名帖一看,知道不能怠慢:“程公子稍等一會兒,我去通稟師母知道。”說完轉身就奔了內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那大男孩又走了出來:“程公子,老夫人裡麵有請,請隨我來。”

程風招呼桂英與紅玉,跟隨自己一起進去,送給徐光啟的禮物也整整齊齊的正堂前麵的院子裡。因為是老夫人接見,程大龍自然是便不方便進去,隻能帶著眾小鏢師退到大門外等著。

跟著那大男孩進了院子,直接來到正屋,跨過正屋的大門,便看見正屋中堂前坐著一位年約五旬左右的老夫人,老婦人身後站著兩個丫鬟,看這架勢,便知道是徐光啟的夫人吳氏沒錯了。

大男孩上前行禮:“師母,登州府程公子到了。”

程風跟上前去一步,躬身拱手行禮:“老夫人安好,登州程風程知秋拜見老夫人。”

吳氏看著行禮的小胖娃娃,滿臉帶著慈祥的微笑:“程小公子免禮,可有袁大人書信?”

程風從懷裡取出書信,雙手呈上:“這是恩師親筆,老婦人做過目。”

老夫人身後的一名丫鬟上前接過書信,雙手呈送到老夫人手上。

吳氏接過書信一看,信封上寫著:徐光啟大人親啟。便把信輕輕的放在幾案上:“程公子請坐。翠兒給程公子看茶。”等程風坐好,丫鬟遞上茶水,這才對那大男孩吩咐:“子龍,去請你老師回來,就說有登州府責客來訪。”

大男孩拱手行禮:“是,師母稍等,徒兒馬上就去。”轉身又對程風拱手:“程公子,子龍失陪。公子稍等,一會便回。”

程風本想站起來回禮,可是坐椅太高,跟本不敢跳,隻好坐在椅子上回禮:“小哥哥辛苦,麻煩小哥哥跑一趟。”

大男孩四平八穩的走出院門,這才如風一般的飛奔朝著遠處的田地而去。

很快,大男孩跟著一位年約六旬的老人走進院子,看見有一老頭進了院子,程風知道定然是徐光啟回來了,哪裡還敢大大咧咧的坐在那裡,忙示意紅玉把自己從椅子上抱了下來,恭恭敬敬的站在椅子邊,等著徐光啟進來。

徐光啟走進中堂坐下,端起茶盞喝了口茶,看了程風一眼,這才拿起幾案上的書信,看過書信,徐光啟才抬頭看著程風:“你就是袁禮卿的關門弟子程虛穀?”

程風趕緊上前下跪,行叩拜大禮:“小子程風拜見徐大人。”

徐光啟看著這胖小孩很有些禮數,心裡很是滿意,麵帶微笑招招手:“虛穀免禮,今後執弟子禮即可,不須行此大禮。”

程風趕緊從地上爬起來:“謝過大人,弟子謹記大人教誨。”

徐光啟更加的滿意了,朝大男孩招招手:“子龍過來見見你虛穀師弟。”

大男孩對著程風拱手:“虛穀師弟好,為兄陳子龍有禮。”

程風一聽這位大哥哥自報家門:陳子龍。心裡頓時一驚,脫口而出:“你就是鬆江府的陳介陳子龍?”

陳子龍微微一笑:“正是為兄,鬆江府陳介陳子龍,虛穀師弟聽說過我?”

程風趕緊行禮:“程風程虛穀拜見師兄。聽恩師說起過鬆江才子陳子龍,故而識得。”程風本來想說鼎鼎大名如雷貫耳,可一想這時候的陳子龍才十五六歲,哪來的如雷貫耳,大名鼎鼎,這才臨時改了口。

徐光啟微微一笑:“你倆兄弟一會再聊,先說正事。”

聽到徐光啟的話,程風,陳子龍才各自回到座位上。

等兩人坐好,徐光啟看了看等在院門外的程大龍等人問程風:“虛穀,外麵那些可是你帶來的人?”

程風忙回:“回大人的話,外麵站在院門口的是我大爺,也就是大伯,其他的是我帶來的鏢師。因為剛才是老夫人在家,大伯不方便入院拜見,故而隻能在院門外等候。”

徐光啟聽聞站在院門口的是程風的大伯,趕緊讓陳子龍出外負責接待安排。徐光啟的夫人吳氏也回到後院。等一切安排妥當,程大龍跟隨陳子龍,一起進了正堂,拜見了徐光啟。

一眾人等各自落座,徐光啟這才,詢問程風的目的:“看你老師的信裡說虛穀到天津來找老夫是為了購買糧種,不知道你想買什麼樣的糧種需要跑到天津這麼遠的地方來找老夫。”

“回大人的話,弟子到天津來找大人就想買一些從泰西人那裡傳來的一些物種。比如說玉米,番椒,南瓜,土豆,番薯,狼桃,太陽花,落花生等等。不知道大人這裡有沒有?”程風在那裡掰著指頭一樣一樣的數自己想買的農作物。

聽著徐光啟一愣一愣的,心想這小子知道得還挺全的,隻是有些植物他聽起來覺得很奇怪,心裡想著是不是小孩子不知道這些東西,便看著程大龍問:“程家大伯,虛穀剛才說的這些物種,彆的我就不說了,這玉米、南瓜、番椒,我們大明都種了二百年有餘,難道你們那裡沒人種?”

程大龍感覺有些不太好意思:“回大人的話,俺家風哥兒隻說來天津找大人買高產良種,可他沒說買的是什麼樣的良種,如果早知道是玉米,南瓜,番椒,俺們那裡也是有人種的,雖然種的人不多,但找些種子總是有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了自己大伯的話,程風比其他人還吃驚:“大爺你是說玉米、南瓜、番椒,咱們那裡也有人種?我咋沒見你們種過呢?”

程大龍搖搖頭一臉的無可奈何:“這些東西種了又賣不出去,沒有糧商會收,賣不出去就換不回銀子,沒有銀子就交不了稅,普通百姓哪裡敢種,也就大富人家種一些罷了,所以你沒看到有人種也很正常。”

大少爺心裡鬱悶極了,又接著問:“那我說的其他東西可有人種?”

“風哥兒說的其他東西,隻那狼桃,俺在大富人家做工的時候見過,他們把那狼桃種在花盆裡,結果的時候紅得豔麗無比,非常好看,隻是那東西有毒不能食用,至於其他的就沒見過了。”

程風這才問徐光啟:“這其他的東西大人這裡可以有”?

徐光啟哈哈一笑:“你說的這些東西我這裡都有,就是那狼桃每年我這院子裡也會種上十幾株以作觀賞,種子自然也留了不少。隻是你可知道,那土豆番薯保存不易,雖然高產卻極易損壞。”

程風臉上充滿著自信:“那土豆番薯保存不好,那是因為保存的方法是錯誤的,隻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保存,其實還是很容易保留下來的。”

徐光啟一聽這小孩說有方法保存,頓時有了興趣,他推廣這土豆、番薯幾十年,就因為儲存的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始終推廣不開。現在有人說知道土豆番薯的儲存方法,他哪裡會不感興趣:“聽你這口氣,你知道這土豆番薯如何保存?”

程風微微一笑:“我聽我啟蒙老師跟我說過,番薯土豆這兩樣東西有一個特點就是見不得光,見不得風,見著風就壞,見著光就發芽,發了芽就有毒,不能食用。更是見不得酒,一旦粘了酒氣,那就爛得更快。

但隻要我們挖一個深深的地窖,在地窖的下麵鋪上稻草,再把它們堆放在稻草上,再把地窯口給蓋上蓋子,這樣斷絕了風和光和土地,可以保存一個冬天不會損壞。

隻是在堆放土豆番薯的地窯,每次打開蓋的時候不能直接進人,要先點一盞油燈放下去,油燈不滅才可下人,不然會因為缺氧而悶死人。”

一語點醒夢中人,徐光啟頓時醒悟過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解決儲存的方法竟是如此的簡單,虧了老夫幾十年來,想了很多的辦法都不能保存,沒想到隻是一個簡單的地窖就能解決。”

不是,等等,徐光啟有些疑惑:“你說的這是你老師教你的?這麼多年怎麼沒聽見老師說過?禮卿公何時開始琢磨起農業來了?”

程風趕緊的擺手:“大人誤會了,不是袁老師,是弟子的啟蒙老師,一個白胡子的世外高人,教了弟子很多經實致用之學,隻是在弟子三歲的時候就出遠門雲遊去了。”

“原來如此,那你這啟蒙老師還教了你一些什麼彆的關於土豆番薯的學問?”徐光啟一點也沒有覺得自己這麼大年紀的人找一個小屁孩詢問知識有哪裡不對。

“聽我啟蒙老師說過,像玉米,土豆,番薯,落花生這些植物都需要起壟,起壟產量才能更高。番薯除了可以用番薯根塊種植之外,還可以等它長出藤蔓來,再剪粗壯的藤蔓扡插,扡插的番薯更大更甜。

土豆用種子栽培得到的果實都非常的小,但是因為土豆種子的不穩定性,它會變異成各種各樣顏色不同的土豆來。再用這些小個的土豆作為種子,切塊種植,種出的土豆三年內一年比一年大,但是三年過後,土豆就會逐漸的含有毒素,沒有煮透食用便會中毒。”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老夫數十年的迷茫,今日被虛穀一語道破天機,讓老夫受益匪淺。虛穀放心,就憑你今天跟老夫說的這些話,老夫會把你所需要的這些作物都給你找齊了,定不會讓你空手而回。”

當下午回天津的時候,程風帶回了五百棵長相最好的玉米棒子,五百斤沒有傷痕的土豆和番薯,十斤曬乾的紅辣椒,二十個十多斤重的大南瓜,十個湯碗大的葵花盤,五十斤的落花生,粘滿了狼桃種子的紙板得了兩大張。厚臉皮的程風還要了十餘種蔬菜的種子用紙包了。心目中的優良農作物基本全部收齊,如同收到一個種子大禮包。

告彆了徐光啟,又和陳子龍約定了,今後有空的時間相互訪問等事宜。程風帶著滿滿的一船種子返回天津衛,到達天津運河碼頭,又租借了兩輛馬車才把種子裝上了車運往天津衛。

剛到天津北城門,便看幾個小鏢師站城門口東張西望。看見程風的車隊,高興的迎了上來:“大老爺,少爺,院子已經盤下來了,大家正在院子裡清掃安頓,擔心大老爺少爺不認識路,讓小的們在此等待多時。”

第二天清早,城門剛開,程風在天津新買下的院子開始忙碌起來。程大龍帶著二十人去東村碼頭,搬運琉璃製品進城,劉有財去車馬行,買馬匹和馬車。王運來王掌櫃帶著前掌櫃原班人馬收拾鋪麵。劉大富去采購各種生活用品。大家都忙的團團轉,隻有程大少睡得昏天黑地,直到太陽老高才起床,知道自己在家裡也沒什麼用處,還礙手礙腳的,無所事事的大少便帶著桂英和紅玉出了門,他要到望海樓去吃早餐。


最新小说: 人性的鐵律實用寶典 符針問骨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職業舔狗撩到病嬌,我遭老罪了 霍總,太太想跟你離婚很久了 讓你當黑手套,你給人去城市化 我有神獸,春江水暖好種田 縹緲雲歸處 60替嫁:嬌妻莫慌,我有空間吃穿不愁 再動就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