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收到消息,正好那十艘輕護需要出海訓練,便愉快的答應了。於是基隆港浩浩蕩蕩的開過來二十二條戰船。
加上原本就在那霸港的五艘,和東海艦隊的七艘。小小的那霸港。就停了三十四艘巨無霸。
二月初二,龍抬頭,陳衷紀滿麵春風的陪著入侵琉球的倭寇大頭領田川一郎,來到那霸港參觀。
陳衷紀笑嗬嗬的指著那碼頭外,滿滿滿當當的巨無霸對田川一郎介紹:“田川君你看,這碼頭上停靠的那些大家夥,全是我們的戰船。
像這樣的戰船,隻是我們一支船隊的規模,像這種規模的船隊,我們有十幾支。
我們將軍也說了,如果你願意跟我們乾,這就是我們給你的保證,給你成為九州島唯一大名的信心。
當然了,如果你不願意跟我們乾,也沒什麼,田川君可以回去備戰了。
反正我們的船隊都來了,跑一趟也不能白跑不是,田川君就算不跟我們乾,也可以陪我們練練手。”
這田川一郎也不是個傻子,彆說那三十幾條他見著就眼熱的不行,比那西洋蓋板船大好多的戰船,看上去就有一種不可戰勝的樣子。
還有那船甲板上,站著的那一排一排的,背著火槍的士兵,一看那數量就有好幾千。
就憑這種症狀,這種氣勢,田川一郎早就沒了信心。
他聽得出來,這陳當家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無非就是要麼跟著乾,要麼就滅亡。
這田川一郎他不是大名。他的大名,在倭國鄉村大混戰中被打死,他現在就是一個受人雇傭的,有一些實力的無家可歸的浪人而已。
對於他們這些浪人來說,隻要有人雇傭就給人乾事。隻要有人給的好處多,給哪個大名乾不是乾。
更何況現在擺在自己眼前的就隻有兩條路,要麼歸順,要麼死。
可從現在雙方實力來看,自己如不歸順,那肯定是死了。
就憑船上那些火槍兵,自己就不是對手,更何況他們基地裡還有兩千來人。
就這樣在陳衷紀的利誘與威脅下,占領琉球島的三千倭寇被招了安。
當琉球國王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那是老淚縱橫。
天兵就是天兵,不費一槍一彈,欺壓琉球十七年之久的倭患,就這樣被解決了。
琉球王城的四門,再一次回到琉球兵丁的手裡。
琉球王尚豐很是高興,親自上門答謝,程風也不客氣的收下了尚豐王的謝禮。
還順帶對尚豐王提了一個要求,就是琉球的海軍基地,辦了一家小學堂,但沒有老師,請尚豐王幫忙尋摸十來個啟蒙老師。
對於這麼簡單的要求,尚豐王非常愉快的同意了。
解決了琉球倭患的問題。陳衷紀開始對這三千倭寇進行適應性訓練。
而楊祿和田川一郎將乘船前往九洲島,田川一郎的目的是招募浪人。
楊祿的主要目的是去找他弟楊策,他要把楊策一起拉進來,至於他的家眷嘛,還是先留在九州的好,對此程風也沒有強求。
程風交代了楊祿,隻要把人手招滿,就可以派船到濟州島去報個信,那邊會派船過來接人。
至於招了多少才算滿,程風給的就是兩千以上,多多益善。
楊祿心中有底,信心滿滿的去了九州島。
要求到倭寇的事情得到了解決,南海艦隊的船隻,全部返回了基隆港。
那霸軍港,正式由東海艦隊接管。
程風毫不擔心的送走了楊祿,自己帶著東海艦隊的三艘步兵運輸艦去了浪漫島,在浪漫島整整待了十天。
手把手的教化工廠的工人如何用鯨油皂化製作肥皂,如何在肥皂中添加香料,製成香皂等手藝。
在製造過程中,程風特彆強調,在皂化過程中,皂化層下麵的那一層油脂不能倒掉,必須收集起來,送往淡水村生產肥料。
有工人提出疑問,既然那層油脂能生產肥料,為什麼不能在浪漫島生產?
程風回答:“因為浪漫島上的泥土都是火山土,養分好肥力足,根本不需要肥料。所以那些油脂就需要送到台灣去生產肥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工人們懂了,台灣的土地沒有浪漫島的土地質量好,那當然要先顧著台灣的百姓了,於是化工廠的工人便老老實實的收集那層油脂,一點也不讓它浪費。
二月十五,程風到達希望島,希望島鎮,鎮長林文漪,金善玉彙報了希望島的經濟情況。
又一同參觀了島上的農業發展情況和城鎮建設情況。
最後來到造船廠,慰問在船場一線奮戰的徐盛宇,蒙炳剛等大匠,並參觀了他們正在試航的兩艘護衛艦和六艘輕型護衛艦。
等著八艘船艦入列,東海艦隊的基本構架也就完成。
二月十八回到青山堡,青山堡的春季軍訓還沒結束。
程風馬上召集學校的所有教職員工開會。會議上程風強調,因為局勢的影響,已經沒有時間按部就班的讓學生讀下去。
所以決定,四年級升入五年級的學生,不再讀五年級,而是根據學生的意願,直接升入職業學院,開始進行專業性培養。
齊魯書院教務主任馬哲文,調往大學城任教務主任。
征得兩位老太醫的同意,他們都願意到台灣去當老師。
於是戴銘軒老大夫就成了醫學院第一任院長,附屬醫院副院長。
李樹初老大夫為醫學院副院長,附屬醫院院長。
而五位女醫,因為是皇帝送給程風的私人財產,自然是與程家的安排馬首是瞻。
於是李丹,聶一桐,趙世娣,劉豔君,謝青芸五位女醫,成為醫學院的首任老師。
醫院唯一的骨科醫生馬萬年,雖說文化程度不高,技術也不行,但他是唯一的軍醫出身,還是被程風調到醫學院去任老師。
醫學院的問題不大,幾千年的傳統醫術,高手有的是。
電氣工程研究院,目前來說水平最高的,除了程風本人,也就隻有電氣小組的馮小寶,劉大能,劉大丫,宋百羊,向奇,侯如燕,賈雲道七人。
因為製造了很多發電機的原因,算是有了一點點基礎。
程風隻能把他們先提起來,成為實習老師,邊讀書邊研究,邊帶學生。
至於海事學院,毫無疑問的讓沈老爺子任院長,其他的艦長任見習教官,同樣的也是邊讀書邊教學。
工程機械學院就得靠那一幫老爺子了。雖然他們沒有多少文化,寫不出來教科書。
但是他們可以在一線基地帶徒弟,進行實際操作。
至於教科書嗎?程風隻能把自己腦袋裡裝的整理出來,彙集成冊作為基本教科書使用。
精密儀器研究院,就隻能用劉永壽,劉永祿兩兄弟兼任,沒有辦法,這方麵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也就這兩兄弟一個學過鐘表,一個學過望遠鏡製作,算是有一點點基礎。
再就是鐘表組的那幾個組員鄺弟慶,駱永強,方小淼,柳燕兒幾人。
至於理化研究院,目前來說還沒有人可以勝任。
程風隻能先把財務和行政這個兩個方向的學生並到理化研究院。
財務方麵的老師暫時就定學習過現代財務的程丫丫和程大妮,石花兒,蘭玲玲,王曉雲,景詩婍幾人。
他們一直是青山堡財務組的財務人員,自從接手財務工作以來,已經做了五年,財務經驗還算豐富。
從每月十幾兩銀子到現在每月有上百萬的銀子的進賬,依然沒有做過錯,也算得上是一群合格的財務組織了。
至於理化方麵的人才,目前能夠勝任的也隻程風一人。
無論是物理知識還是化學知識,除了程風憑自己的記憶,寫的初級物理和化學知識課本外,其它的基本還是個零。
少說也得等個十年八年的,才有可能出現合格的老師。
各種任務劃定,齊魯書院高年級學生開始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報名進入各學院學習。
其實這些學生很多都是找有意向的,那些喜歡醫的,在二三年級的時候就常到醫院去幫忙。
那些喜歡機械的,抽空也會到廠區去幫助那些老爺子們組裝機械。
二月二十五,學校軍訓完畢,教務處對外公布了四年級畢業生的升學方案,他們將不再進入五年級學習,而是直接進入專業學院學習。
經過三天的緩衝,二月二十八日,各專業報名正式開始。
結果就是四年級的七百五十六名畢業生,有三十六名選擇了進入機械工程學院。
二十六人選擇了精密儀器研究院,
有七十五人選擇了理化研究院財務專業,
三百三十人選擇了理化研究院行政專業。
一百六十四人選擇了醫學院。
最後就剩一百二十五人,想成為一名艦長,選擇了加入海軍。
既然學生都選擇了自己有興趣的專業,那就毫不猶豫了。
高年級的學生安排好,學校又給老師們開了一個動員會,因為台灣需要有經驗的老師去當校長,希望學校的老師們踴躍報名。
好在齊魯書院的老師,很多都是遼東的難民出身,隻要自己的妻兒在身邊,到哪裡工作無所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學校號召,就有十一位老師願意到南方去工作,還是舉家搬遷的那種。
最讓程風想不到的是,最先到齊魯書院來任教的四位夫子,三位報了名。
要不是齊魯書院還需要有院長,許國亮夫子都想去。
最後是丁世傑,秦禮民,李玉玲三位夫子為首,加上另外八位夫子,前往台灣任教。
三月初三,三艘步兵運輸艦,滿載著學院的全體師生及其家屬,以及機械廠庫存的一半艦載火箭炮,還有煉鋼廠的大鋼錠裝得滿滿的一船。駛向台灣。
至此青山堡就隻剩下煉鋼廠,琉璃廠,酒廠機械廠,鐘表作坊。
機械廠之所以沒有搬遷,主要還是因為軋鋼機械設備正在關鍵時刻,不敢輕易搬遷。
鐘表作坊也是因為那個四麵鐘的製作還沒有完成,所以精密儀器研究院的學生隻能留下來。
送走學生,程風終於鬆了口氣。
這才有空把青山堡的大小官爺們聚在居委會開會。得到消息的程二虎也匆忙忙的從尋山所趕回。
青山堡的大佬們好長時間沒有聚在一起開過會了,他不知道自家兒子又帶回了什麼勁爆的消息要傳達。
看著滿屋子大大小小的叔叔伯伯,程風咳嗽了兩聲,清了清嗓,這才說道:
“各位伯伯們,侄兒今天有一個小道消息要和你們說,你們注意了,這是小道消息,還沒有被驗證。
但是侄兒覺得這個消息如果成真,對大家的影響可能不小,所以必須和你們說說,望你們早做打算”。
“啥小道消息,先說來聽聽。”聽說有小道消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程風。
“有消息說皇帝要把登萊巡撫撤銷,全部並由遼東管理。
如果這裡全部並入遼東軍政,你們可能就有調到遼東作戰的風險。
這事當如何辦,你們得商量商量。
另外,這天像不穩,山東恐有動亂,咱們幾年前就開始燒的那個牆磚,應該用上了。
我的意見是,在咱們前方鷹嘴岩下麵最狹窄的那個地方修建一座棱堡。
左邊把城牆修到海裡,右邊把城牆修頂住山崖。
是青山堡可是咱們的基本盤,不管怎麼說,咱們得先把自己保護好才行。”
程大龍歎息:“咱們是軍戶,朝庭要咱們去打仗,咱們沒辦法,再怕死也隻能去。
除非咱們放棄這裡,逃到海外去,隻是這樣一來,咱們在朝廷眼裡就成了逃籍,抓到就要被發配。”
“唉!”十幾個男人坐在屋子裡,是長長的一聲哀歎。
薑雲升歎息一聲,對程風說道:“真有那麼一天,俺們也沒有辦法,硬著頭皮也隻能去。
到時隻能把家小拜托給風哥兒你了,你帶著姑姑嬸嬸們逃到海外去,不再回來。
安心的在海外做個富家翁,薑伯伯知道你有這個本事,能護她們的周全。”
程大龍思考了好長時間,才悠悠說到:“不過俺覺得,我們應該上不了一線戰場。
畢竟咱們這裡是海防所,咱們是水師,最多就是調用咱們的船隻去運送物資,隻要不讓咱們上岸,應該還是安全的。”
馮顯也道:“現在這隻是一個小道消息,具體是啥情況咱們也不知道,俺覺得大家心裡有個底就行。
倒是風哥兒說的第二件事,咱們在鷹嘴岩下麵修堡的事,是應該提上日程。
這麼些年來咱們這裡一直沒有個城牆保護,始終不是那麼的安全,也是時候給咱們修建一個保命的地方了。”
石老爺爺好像想起了什麼,這才問程風:“風哥兒,俺記得,當初你那棱堡好像是要修在咱們這村子中間的,現在怎麼要又修到村口去了?”
程風摸摸自己的鼻子:“當初沒想到這麼遠,隻是想著在中間修個棱堡,萬一有個風吹草動的,也有個安全的地方能保住咱們十三家的命。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咱們現在要保的不隻是咱們十三家,還有咱們身後的學校和那幾個生產隊。
所以那棱堡就不能修在咱們村子中間了,隻能向前移動,修到村口去。
看這天象啊,這動亂一旦起來,那就不是三年五年能結束的,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咱們隻能儘力把那城牆修得高一點,防禦的東西備的多一點,彆的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景天苦笑:“俺見你這小子把產業往外搬,就知道將來要出事。既然如此,那還猶豫啥,磚都是燒好的,咱們就組織人修吧,儘量的修高一些。”
程風點頭:“對,不但要修高一些,還要在城牆外麵挖一條又寬又深的壕溝。
反正咱們這裡做肥料也需要下麵的泥炭,儘量的挖,能挖多深算多深。
最多在毫溝中間留兩個土堆,建個三級吊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咱們的防禦力。”
居委會的大小領導們開了一天的會,最後決定,管他如何,先把這防禦建起來。
至於有可能被調到遼東去打仗,到時候再說吧,真要到了那一天,把女人孩子送走就是。
這事,程風隻提供的消息,但是沒有給他們提供解決的方案,所以就按他們說的,走一步算一步。
程風覺得,如果真要讓他們這些人隻會種地的老農去打仗,那自己隻好弄一支隊伍跟著去保駕護航。
喜歡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請大家收藏:()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