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借題發揮崇禎鋪路 趁虛而入插手東江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76章 借題發揮崇禎鋪路 趁虛而入插手東江

第176章 借題發揮崇禎鋪路 趁虛而入插手東江(1 / 2)

結果到了第二日,整個秦淮河上都傳遍了虛穀公子九月初九重陽日要在桃花塢舉辦工筆繪畫大賽的消息,沒過幾日,整個南京的青樓楚館全都知道了。

等到柳隱回到歸家院的時候,不但歸家院的姐妹們早就得到了消息。

而且在杭州,蘇州,楊州,無錫,通州一帶的青樓楚館也早就已經傳開。

隨著消息越傳越廣,原本隻是在青樓楚館間流傳,竟連一些隱居的畫師、民間的畫匠也聽聞了此次大賽。一時間,各地的繪畫愛好者們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前往桃花塢爭個高下。

就在大少遊山玩水,逛青樓的日子裡,東江鎮的劉興治作亂也有了下文。

崇禎帝原本聽了大少對東江鎮的分析,也覺得毛文龍死後,東江鎮確實沒有能頂替毛文龍的人才,繼續堅守皮島那塊飛地,已經起不到任何的牽製作用。

原本就計劃要裁撤東江鎮,一直找不到借口,這一次劉興治兵變,終於還是讓崇禎帝下定了決心,徹底的放棄皮島。

崇禎三年七月,崇禎帝並沒有像原曆史那樣,委派將領黃龍去擔任東江鎮總兵,引起沈世魁的不滿,造成東江鎮二次兵變。

而是把東江鎮總兵的職務直接給了劉興治,由劉興治全權管理皮島事務。

又用換防的名義把耿仲明,調到北隍城島駐紮,耿仲裕調入南隍城島駐紮。

孔有德、李九成被調到登州成為登州營的一員,尚可喜還是駐守廣鹿島,隻是管轄權由東江鎮改為登州營。

這一次因為崇禎皇帝手裡有些私房錢,而這些銀子又是直接給的孫元化,並沒有被各級提留,還算是足額足餉。

因此也沒有拖欠東江軍調防的開拔費,那些被調走的士兵拿到了足額的軍餉,走得那是歡天喜地的。

劉興治也因為足額拿到了軍餉和糧食,又因為朝廷調動軍隊從東江鎮往外調,而不是把外麵的軍隊往東江調。

劉興治對政治這玩意兒並不敏感,甚至可以說毫無政治頭腦,對軍隊的變化並沒有感覺到絲毫的壓力,對朝廷的大規模軍隊調離行動也沒有起疑心。

這時候的劉興治正在為自己拿到了東江鎮總兵的職位沾沾自喜,並沒有意識到他已經被朝廷放棄了。

最後其它三協的東江軍隊順利退出了皮島,最後連東江鎮的水師在最後一次把士兵送出皮島之後也沒再回來。

現在的皮島就剩下程風的五十名礦山護衛隊在皮島上給大少看著家。

劉興治三千兵馬,已經是一家獨大,彆說是當總兵,他就算當王都沒人管他了。

劉興治並未意識到這時候的朝廷已經放棄了他,東江鎮已喪失後勤補給名存實亡。

南京的程風終於在七月中旬收到了東江鎮的消息,看到崇禎帝對東江鎮的安排,大少心中也是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皮島上的軍事力量就隻剩下一股,後麵的幾次兵變都不可能存在了。

東江鎮就隻剩下了劉興治那一小股隊伍,這局勢的發展正合了大少的意,如果大少不管東江,任其自由發展,最後的結果隻能是劉興治為了活命,投降女真。

這樣的結果大少是不願意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接過朝廷的後勤責任,東江鎮的所有後勤由台北承擔,這樣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劉興治的這支部隊。

大少感覺全麵掌控東江鎮的時機就要到了,於是給東江鎮的吳正寫了一封書信,讓人送了過去。

與此同時,後金方麵知道了東江鎮的變化,黃台吉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暗中派人聯係劉興治,企圖策反他。

劉興治也知道自己這樣搞,早晚會被朝廷收拾,自然想找個靠山,但是他又不甘心成為後金的奴才,於是這家夥就開始了他的騎牆派操作。

一邊拿著黃台吉的好處,一邊寫著文書向朝廷表忠心,這時候的北京也隻是想穩住他的情緒,那表彰的文書也是一份接著一份的往那皮島上送。

就在東江鎮的局勢逐步趨於穩定的時候,北京對袁崇煥的取證調查也接近了尾聲。

那如小山一般的各種物證,那住滿了三司的數十人證,確實把三司的審判官們都累得夠嗆。

三司審判官們日夜審理,將袁崇煥案的脈絡梳理得越發清晰。

朝堂之上,氣氛凝重,內閣將種種證據一一呈上,詳細闡述袁崇煥的“罪行”。

一條條的罪行聽得崇禎帝臉色陰沉,心中怒火熊熊燃燒,決定親臨三司,他要親自聽聽袁崇煥的解釋。

崇禎的這個決定,直接把滿朝文臣嚇壞了,有很多事情都是你知我知大家知,唯獨皇帝不能知的。

現在皇帝要親自去問袁崇煥,萬一袁崇煥口無遮攔,破罐子破摔可就壞了大事。

幾位內閣大臣趕忙上前勸阻,稱陛下萬金之軀,不可親臨這等繁雜之地,且袁崇煥罪證確鑿,無需陛下親審。

可崇禎帝卻心意已決,冷哼道:“朕倒要聽聽他如何狡辯。”崇禎帝不顧勸阻,徑直前往三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他見到袁崇煥時,目光冰冷如霜,厲聲質問:“袁崇煥,你可知罪?”

袁崇煥抬頭,眼中滿是悲戚與不甘,他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臣所做一切皆為大明江山,雖有失誤,但絕無叛國之心。”

“無叛國之心?”崇禎帝氣得是七竅生煙:“袁崇煥!枉朕如此信任於你,你說五年能平遼,朕信你,可你是怎樣對朕的?聊慰上意耳!袁崇煥,聊慰上意?你一開始就在騙朕!”

袁崇煥無言以對。

史書原文:寧錦督師缺,廷推袁崇煥。崇煥赴任,陛辭,上召對曰:"封疆淪陷,遼民塗炭。卿萬裡赴召,忠勇可嘉,所有方略,可具實奏聞。"

崇煥奏:"所有方略,已具疏中。臣受皇上特恩,願假以便宜。計五年而東虜平,遼可複。"

上曰:"五年滅虜,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賞,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懸之苦,卿子孫前受其福。"

崇煥謝恩暫退。時上亦暫慧便殿。

給事中許譽卿麵即五年方略,崇煥言:"聊慰上意耳!"

譽卿言:"上英明甚,豈可浪對?異日按期責功,奈何?"崇煥自覺失言。)

崇禎看看低頭數螞蟻的袁崇煥氣就不打一處來:“朕如此信任於你,你要銀錢五百二十萬兩,說是足餉可平遼,朕信了你。

朕幾乎掏空家底,給你湊了五百五十萬兩。朕原以為你敢要這麼高的餉銀,定然是胸有成竹。

可朕萬萬沒想到,你獅子大開口的目的竟然是想讓朕知難而退。”

史書原文:頃之,上再禦殿。

崇煥曲奏:"東虜四十年蓄聚,此局原不易結。但皇上甜心封疆,宵旰於上,臣何忍言難!此五年中,須事應手,首先錢糧。"

上即召戶部署事王家禎,令:"竭力措辦,毋致不充於用。"

崇煥又請器械:"凡解邊弓甲等項,必須精利。"

上即諭工部署事張純樞:"所解各項,頒鑄定監造司官及匠作姓名,有不堪者,換查究治。")

崇禎是越說越來氣,牙齒都咬得哢哢響:“你沒本事,你直說,你彆騙朕,你要銀錢,朕怕你不夠,還多給你湊了三十萬兩。

你要精良弓甲,朕把庫房都掏空了,滿足於你,錢糧滿足於你,可你是怎樣對朕的?

你還要吏、兵二部官員全部由你經手點任,行,打仗需要自己的人手,你用起來才順手,朕理解你,隻要你能五年平遼,朕答應你。”

史書原文:崇煥又奏:"五年之中,事變不一。必須吏、兵二部,俱應臣手。所當用之人,即為選授;不當用者,勿為濫推。"

上即召吏部尚書王永光、兵部尚書王在晉,諭以崇煥意。)

“你要銀錢,朕給了你,你要器具,朕給了你。你要權利,朕也給了你。

你還要求不要監軍,行,朕信你,不就是個監軍嘛?朕不給你派就是了。

為了不讓彆人掣肘於你,朕收回了王之臣,滿桂的尚方寶劍,目的也是不想讓人掣肘於你。

你沒本事平遼,你騙朕,可以,你老老實實的守住遼東也行,至少你能幫朕守五年。

可你倒好,到任一年,你是啥正事也沒乾,就是絞儘腦汁的算計如何殺了毛文龍。”

史書原文:崇煥又奏:"以臣之力,製東虜而有餘,調眾口而不足。一出國便成萬裡,忌功嫉能,夫豈無人?

即凜於皇上法度,不以權掣臣之肘,亦能以意亂臣之方略。"

上起立佇聽,久之,尋諭曰:“卿條奏井井,不必疑慮,候自有主持。”

閣臣劉鴻訓等俱奏:"請假崇煥便宜,賜之尚方,至如王之臣、滿桂之尚方俱撤回,以一事權。"

上然之,遂命傳示該部遵行。)

崇禎帝冷笑:“以上一樁樁,一件件哪一件不是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

你欺君罔上,又擅殺毛文龍,致東江鎮生亂,此乃何罪?”

袁崇煥道:“毛文龍擁兵自重,不聽號令,臣殺他是為整肅軍紀,以利抗敵。”

崇禎帝怒拍桌子:“整肅軍紀?不聽號令?你彆欺負朕什麼都不懂。

朕聽他人解釋過什麼是敵後遊擊戰,什麼是敵後襲擾戰。朕知道遊擊戰,襲擾戰的特點和背後意義,你騙不了朕。

就因為毛文龍不聽你調遣,你就把他給殺了?他一個敵後打遊擊的,他比你更了解實際情況,怎能聽你一個幾千裡之外的人瞎指揮?

什麼都聽你的調遣,他那遊擊怎麼打?聽你的去送死嗎?

你自己不懂得遊擊戰,非得說彆人不聽你的調遣,你竟然還敢矯詔把他給殺了,搞得現在的東江鎮亂成了什麼樣子?單此一條,你死百遍都不冤枉你。”

袁崇煥悲歎:“陛下,臣殺毛文龍並非處於私心,隻是為了統一遼東戰場的指揮。

事後局勢失控,亦非臣心所願,臣亦痛心疾首。

崇禎看著袁崇煥:“非你心所願?你都知道督師遼東要集權,你也是以此為借口殺了毛文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你為何又要把東江分解成四協,你就是擔心東江鎮不會亂而故意為之,你這居心本就是不良。”

袁崇煥以頭戕地,大呼冤枉:“臣冤枉啊,臣把東江分成四協,隻是想讓他們相互製約,並未想過讓他們爭權內亂。

臣殫精竭慮,隻想穩定局麵。後金犯境,臣星夜馳援,力保京城,此心天地可鑒。”

崇禎帝卻不為所動:“天地可鑒?你這是把朕當傻子耍,那後金兵臨城下之時,那黃台吉與你兩軍對峙,卻不進攻,又作何解釋?你彆跟朕說,那黃台吉是怕你才不與你開戰。”

袁崇煥麵色蒼白,急切道:“陛下,臣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啊!黃台吉兩軍對陣之時,一直派信使表示他想與朝廷議和。臣立功心切,信以為真,這才中了他的反間之計。

臣一直都在為抵禦後金儘心儘力,怎會勾結外敵。京城被圍,臣也是第一時間趕來救援,與敵軍浴血奮戰。”

崇禎帝卻冷笑一聲,“反間計?你覺得朕會信嗎?你三萬精騎在廣渠門外與那黃台吉對峙,你可有過死戰的決心?

你的作為如何朕可是在城頭看著的,你騙不了朕。

那程虛穀小小年紀,就帶著借來的一千外邦番兵,就敢在陣前與那黃台吉叫陣。

你關寧三萬精騎在場,可有一人出來響應?如今證據擺在眼前,你還妄圖狡辯。”

袁崇煥見崇禎帝如此不信,心中絕望,卻仍梗著脖子道:“臣隻是想招安了黃台吉,並無資敵養寇之心。陛下若不信臣,可派人徹查,若臣真有叛國之舉,願以死謝罪。”

崇禎帝怒極反笑:“徹查?證據已如山嶽,三法司都快堆不下了。你欺君罔上,處心積慮地騙朕,處處獅子大開口,就想逼著朕收回成命,你這是欺君。

守衛邊疆,你倒賣軍糧給建奴,故意資敵,你還克扣東江軍糧,倒賣給兀良哈,察哈爾,科爾沁,造成大量東江軍民被餓死,此等大罪,你還敢狡辯?”

袁崇煥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遼東隻有二十萬人,一人年餉二十四兩頂天了,一年也隻需要四百八十萬兩足夠,朕給了你五百五十萬兩。

朕讓你帶兵勤王,你一開口就要補發三月軍餉。五百五十萬兩啊,這都不夠你發軍餉的?你竟然還能欠下士兵三月軍餉,你說,你到底貪了多少?”

說彆的,他袁崇煥認,因為他確實是這麼乾的。可說他袁崇煥貪沒軍餉,袁崇煥不想認。

“陛下,這事臣有話要說?”

“袁大人,你可要想好再說,有些話是不能胡說八道的。”

袁崇煥剛才開口辯解,沒想到站在崇禎旁邊的王永光搶先開了口。

袁崇煥看了看皇帝左右站著了那些文臣陰森森的眼神,心裡突然就泄了氣。

“陛下,臣無話可說,臣認罪。”

崇禎側頭看了看王永光一眼,王永光被嚇出一身的冷汗,忍不住的往後縮了縮。

這個家夥肯定有問題,隻是現在不是收拾他的時候。

崇禎不再理他,隻冷笑一聲:“朕知道你想說什麼,你是不是想說你並沒有得到這麼多,都被上麵克扣完了?告訴朕,實際落到你手裡的是三百萬還是二百萬?”

袁崇煥不敢說話了,隻是緊閉雙目,兩行老淚順著臉頰往下流。

崇禎再次把眼光落在了王永光的身上:“王愛卿,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當著朕的麵威脅他人!怎麼,怕朕知道裡麵有問題?你告訴朕,這筆軍餉裡,你的部門提留了多少,你又分了多少?”

提留!聖上怎麼會知道提留的事?王永光大感不妙,臉色瞬間煞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抖著聲音道:“陛下,臣……臣並未克扣軍餉,臣都是按規矩辦事啊陛下。”

崇禎帝冷哼一聲,“按規矩?彆以為朕不知道你們的規矩,你們的規矩就是過一道手拿三成是吧?

那銀子還沒出北京城就被你們提留走了一半,你告訴朕這是規矩?這是哪一家的規矩?你當朕是傻子不成!”

大堂之上,氣氛瞬間凝固,其他大臣們就知道壞事了,大氣都不敢出,紛紛低下頭,生怕引火燒身。

王永光冷汗直流,額頭的汗珠大顆大顆地滾落,他不斷地磕頭,“陛下,陛下,這也不是臣定的呀,這些都是祖製,是慣例啊陛下。”

崇禎帝怒目圓睜,看了看左右的眾文官,他真的很想把這些文官都拖下去砍了,可惜他做不到。

小皇帝隻能壓抑住火氣,叫道:“畢自嚴可在?”

“老臣在。”

“你給朕說說,你們戶部克扣了多少?”畢自嚴嚇得腿一軟,差點癱倒,趕忙跪伏在地,聲音顫抖道:“陛下,戶部……戶部按舊例隻提留了兩成,實非臣等刻意克扣,皆因過往皆是如此。”

崇禎帝氣得拍案而起,“好一個舊例!朕給袁崇煥的軍餉,這還沒有出戶部就沒了一百萬兩?那到了兵部手裡,是不是又不見了一百萬兩?”


最新小说: 穿成極品大嫂後,荒年養崽種田忙 撕碎 惡雌嬌嬌被流放,眾獸夫爭生崽崽 潮汐界限 開局複製萬物,上交係統造神國 白蛇:從截胡許仙開始 陌上風吹不識君 把偏執反派養成戀愛腦,我死遁了 邊疆小斥候 論大後期金手指的我怎麼苟過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