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東山鎮畫餅誆神醫 繪畫賽果然有天才_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79章 東山鎮畫餅誆神醫 繪畫賽果然有天才

第179章 東山鎮畫餅誆神醫 繪畫賽果然有天才(1 / 2)

且說那程思雨年紀小,對什麼事情都好奇,那叮叮當當的聲音這小丫頭頗有吸引力,拚了命的要往那個方向擠,想要看一看是啥東西叮叮當當的這麼好聽。

程風和柳隱一個沒注意,就被她帶著從斜刺裡撞進了人群,一頭就撞到了一個正在搖鈴的遊方郎中的身上,把那郎中撞了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在地。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正好走在那郎中旁邊的一人伸手扶了那郎中一把,還喊了一聲“吳郎中小心。”

那郎中借著身旁之人的力,穩住了身形,對那扶住自己的路人拱手一禮:“謝謝鄰家小哥。”

隨即把目光放在了程風兄妹姐弟三人身上,臉上露出一些惶恐不安的神大態。

程風見妹妹闖的禍,差點把行人撞倒,本來想拱手認個錯的,可又怕把鬆手把自己妹妹搞丟了,隻能帶著自家妹妹上前去,對著那郎中鞠了一躬。

“對不起,我妹妹年紀小,不懂事,撞到了你,還請先生原諒。”

那郎中看了看程風仨人,穿著打扮很是不俗,想來定是富貴人家的小孩,原以為這些富貴人家的小孩都是驕橫跋扈的,自己今日撞上了,怕是橫豎要有一些麻煩。

自己正想上去賠個禮,道個歉,沒想到人家這麼有禮貌,先主動上來道歉。

那郎中心裡稍安,強擠出一個微微的笑,麵容很自然的帶著慈祥:“這位小公子客氣了,小孩子嘛,毛毛躁躁很正常的,沒什麼關係,不用道歉的。”

程風見對方也很客氣,並非無理之人,這才注意觀看這位郎中的打扮,看了看這吳郎中的年齡,大約五十歲上下,人雖然很瘦削,卻也精神頭十足。

左手裡拿著的招牌,上麵寫著:妙手回春,藥到病除八個字,看看這招牌,口氣不小。

又看右手拿著一個手搖鈴鐺,自家妹妹就是被他這叮當叮當的聲音吸引過來的。

程風見對方年紀不小,就是遊方郎中,出於對醫者的尊重,程風便再次拱手道:“先生既是郎中,想必醫術高明。

小可向來對醫者都很感興趣,敢問先生姓啥名誰,家住何處?”

那郎中臉上的神情逐漸的平靜下來。拱手躬身行禮,說道:“小公子客氣,老朽姓吳,就是這東山鎮人士……”

這郎中姓吳,還是這東山鎮本地人,又是個遊方郎中?不會是這麼巧吧?

吳郎中後麵說了什麼話,程風是一個字也沒聽進去,腦子裡就在想,這吳郎中會不會就是那位大神?

眾人見程風居然沒有動靜,一副聚精會神的樣子,以為這程大少是聽得入神,也不好提醒他,小心江湖騙子。

程風大腦裡思緒正在自由飛翔,根本就沒聽見老郎中後麵的話,直到這老先生不再說話了。

這才回過神來,繼續問道:“老先生醫術如此精湛,又是這東山鎮本地人,還經常走街串巷四處遊醫,不知先生可是神醫吳又可先生?”

郎中好奇,這小孩的口音不是本地人,怎的知道自己的名字,難道自己已經很有名氣了嗎?

老先生好奇,道:“小公子客氣,老朽隻是略通醫理而已,神醫之稱實不敢當。又可正是老朽的字,不知小公子是從何得知老朽的名號?”

程風能怎麼說?總不能說你這名號在後世可是大名鼎鼎,畢竟你是世界上最早著書立說的傳染病學專家。

程風靈機一動,說道:“我聽聞蘇州一帶藏龍臥虎,有位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遊方郎中,名為吳又可,今日有緣得見,實乃幸事。”

吳又可聽聞程風對自己讚譽有加,心中歡喜,笑道:“小公子過獎了,行醫救人本就是醫者本分,看不得如此高的讚譽。”

程風接著說:“先生對瘟疫之症的見解獨到,這可是對杏林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吳又可眼中閃過一絲驚訝,沒想到這少年竟知曉自己在溫疫之症方麵的有研究。

他來了興致,便與程風侃侃而談,從病因病理到治療方法,毫無保留。

程風畢竟也是有醫學家傳絕學的,從小到大也是學了十幾年中醫理論的人。

這有關醫學方麵的內容,大少是能聽得懂的,不但聽得懂,時不時的還能插上幾句嘴,提出一些問題。

眾學子見程大少竟然對一個遊方郎中如此的感興趣,在那郎中滔滔不絕的語言中眉飛色舞,看樣子是興奮的不行。

眾學子們見他們聊得如此投入,很是擔心程大少爺被江湖騙子所蒙蔽。也漸漸圍攏過來,靜靜聆聽著遊方郎中說了些什麼?

不知不覺,天色漸晚,程風意猶未儘,隻是不好再打擾人家回家,便詢問了吳又可的家庭住址,說是改日在登門拜訪。

吳又可見這小孩長得甚是可愛,又對醫術之道如此的感興趣,自然是不願打擊他的積極性,便也同意了他上門拜訪的要求。

目送吳又可走遠,聊得忘乎所以的程風這才想起來,因為自己對遊方郎中的熱情。耽誤了去桃花塢的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可奈何的程風隻能帶著妹妹和眾人繼續前往桃花塢去,就算時間晚了回不去,程風也不擔心沒地方住。那歸家院的徐大家和春風樓的李大家也不會讓自己住在荒山野嶺。

一行人好不容易到了桃花塢,現場布置得倒是頗有幾分雅致,那種柔情似水的感覺讓人賞心悅目。

可這些美景程大少爺似乎是視而不見的,對布置情況隻是匆匆掃了幾眼。

程風心裡還惦記著和吳又可的交流,心裡在盤算著,能不能把這老頭忽悠走。實在是不行,就學學那趙明生,強行把人綁走也不是不行。

夜裡,程風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浮現吳又可在自己的幫助下對傳染病學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幻想。

如何把這個傳染病專家弄走,程風是想了整整一個晚上。

第二天清晨,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程風便早早地起了床,迅速洗漱完畢,穿上一件輕便的長衫,然後匆匆走出家門。

一路上,程風心情愉悅,步伐輕快。他穿過熙熙攘攘的街道,欣賞著路邊的風景,感受著清晨的寧靜和美好。不一會兒,他就來到了桃花塢。

桃花塢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四周環繞著青山綠水,桃花盛開之時,定然美不勝收。

程風走進桃花塢,隻見人們正在忙碌地布置著賽場,搭建舞台、擺放桌椅、懸掛橫幅,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程風仔細檢查了每個細節,確保沒有任何疏漏之後,也是放下心來。

留下柳隱在現場協調,便帶著妹妹和吳鐘,石達開幾人,又到鎮上買了一些甜食糕點,按照吳又可給的地址,路上又找人詢問,這才找到吳又可的家。

到了吳又可家,一處典型的江南農家小院,雖是瓦房,隻是太小巧彆致了點。小小的三房一院,也沒什麼圍牆,就圍了一圈籬笆,更顯清幽典雅,一看就是普通的人家,家庭條件並不好。

程風禮貌地敲門,不一會兒,吳又可打開門,看到是程風,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將他們迎進屋內。

程風把糕點奉上,誠懇地說:“先生,昨日聽您所言,讓我受益匪淺,今日特來再向您請教。”

吳又可笑著點頭:“小友能來寒舍,老朽深感欣慰,。”引他們到客廳坐下。

程風想要把這老頭哄騙走,就不能隻聽著老頭單方麵給自己上課。必須要有點新奇的東西,讓這老頭感興趣。

兩人探討瘟疫之症沒幾句,程風就用後世的傳染病學知識,不停的往吳又可的腦袋裡砸。

什麼微生物,細菌感染,病毒傳播途徑、隔離防控等概念,把吳又可聽得眼睛瞪大,滿臉的不可思議。

他從未聽過如此新奇的理論,感覺這個小孩說的東西實在是太玄妙了。

他時而皺眉思索,時而點頭稱是,對程風越發刮目相看。

程風趁熱打鐵,說道:“我說的這些東西,吳先生可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這些東西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但是這不是個問題,隻要我們動腦筋,製作一些特殊的工具。便能借助特殊的工具看得到這是微小的生物。

比如顯微鏡,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的工具,通過顯微鏡,我們便能清晰的看到那些致病的微小之物。”

吳又可眼中滿是好奇與渴望,忙問道:“這顯微鏡是何物?當真能看到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程風笑著解釋:“顯微鏡是一種儀器,能將微小之物放大許多倍。若先生能得到它,定能對瘟疫之症有更深的研究。”

吳又可心動不已,可又麵露難色:“隻是這等神奇之物,定然非同一般的金貴,不是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能夠看得到的。”

程風趁機道:“不瞞先生說,我家在舊港宣慰司開辦得有一家醫學院,是專門教育人學醫術的,現在那學院裡有學生數百人。

先生若願意到我家那醫學院去當夫子,幫我家培養專業的醫學生。我就能幫先生搞一台顯微鏡。

隻要有顯微鏡這個神器,先生就可以通過顯微鏡看到微生物那奇妙的微觀世界。”

吳又可聽了程風的話,心中十分猶豫。去舊港宣慰司當夫子,能接觸到顯微鏡,對自己研究瘟疫之症確實有很大幫助。

但那畢竟路途遙遠,又遠離家鄉,都說人離鄉賤,自己去了外鄉,萬一有什麼閃失,家裡人可怎麼辦?

吳又可心裡糾結萬分,正想說什麼,卻突然想起來,自己一個小孩才是第二次見麵。

這小孩一個人說的天花亂墜的講了老半天,好像還未介紹過自己。

自己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家住哪裡。

吳又可連忙問道:“小友,老朽慚愧,還未請教小友尊姓大名,家住何處啊?”

程風微微一笑,拱手道:“對不起,對不起。是我自己失誤了,隻顧著和先生聊醫學上的事,竟然忘記了介紹自己。

在下程風,程知秋,另號虛穀,山東登州府人氏。”

吳又可聽言,臉色一變,騰的一下站起,滿臉的不可置信:“你是虛穀公子?大明巡察使?那個陣前斬將,殺了建奴將軍阿山,會變三頭六臂的少年英雄程風程虛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程風笑著點點頭,“先生過譽了,雖然我不會變三頭六臂,也稱不上是英雄,但斬殺建奴將軍阿山的確實是我。”

吳又可眼中滿是敬畏與驚喜,連忙重新整了整衣衫,恭敬地行了一禮,“草民見過巡察使大人,久仰巡察使大名,如雷貫耳,那說書的先生把大人說的神乎其神,草民心生向往,隻是苦於京城遙遠,難得相見。

萬沒想到,今日登門寒舍的竟然是虛穀公子,實乃老朽三生有幸,寒舍蓬蓽生輝!”

程風趕忙扶起吳又可,“先生不必多禮,那大明巡察使的頭銜,隻是當今聖上為了讓我出門方便,隨便給的給我的一個稱謂而已,不是一個真正的官。

先生就不用稱呼什麼巡察使大人了,直接叫我程風就可,還望先生能考慮我之前所說,前往舊港宣慰司醫學院任教。”

吳又可激動過後,又很好奇:“公子是大明巡察使,按理說在咱大明的任何一個地方辦醫館,都沒有人敢管。

為什麼你們家那醫學院不開在大明,反而開在了舊港宣慰司?”

程風笑笑解釋道:“這沒有彆的原因,主要是在大明杏林世中人的身份地位太低,並不符合我家開醫學院的理念。

而舊港宣慰司不一樣,在那裡,學醫的,打鐵的,各種各樣的工匠在內,他們和官府的官員社會地位是一樣的,大家都能心平氣和的平起平坐,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所以我家就把醫學院開到了那裡,隻是想用多培養一些學醫的人出來,老百姓服務,現在那個學院有七名的夫子,其中兩人說不定先生你還是聽說過。”

吳又可更好奇了:“大人請說,是哪兩個先生是草民可能聽說過的。”

程風道:“一位是神醫戴思恭的後人戴銘軒,一位是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的兒子李樹初。”

吳又可聽聞這兩位大名鼎鼎醫家後人也在學院任教,眼中閃過一絲震撼與向往。他本就對醫學鑽研極深,能與這等人物共事,無疑是求之不得的事。

“若能與戴、李二位先生一同探討醫術,實乃我畢生之幸。”吳又可喃喃道,語氣中滿是憧憬。

程風見他心動,趁熱打鐵:“先生若去,定能大展拳腳,為醫學發展添磚加瓦。而且學院環境優越,有諸多醫學典籍可供查閱,對先生研究瘟疫之症定有極大幫助。”

吳又可內心的糾結更甚,一方麵是對顯微鏡和醫學研究新方向有渴望,他想到能借助顯微鏡探索微觀世界,能與良師益友共同鑽研醫術,心中的猶豫慢慢消散。

另一方麵是對家鄉和家人的不舍:“大人說的,草民很是心動,隻是草民去了舊港,那家鄉的鄉親生了病怎麼辦?還有草民的家人,沒了草民在家撐腰,萬一有人欺負他們可怎麼辦?”

程風笑道:“老話說的好,一個人的本事再大,那也是有限的,隻有眾人拾柴,那火焰才會高。

以先生個人的才能,就算先生不吃不喝不睡覺,一直不停的給彆人看病,先生你又能救得了幾個百姓?

可先生你到舊港去就不一樣了,你去那裡是當夫子教學生的,在那裡,你可能會帶出幾百上千甚至上萬的學生出來。

到那個時候,哪怕你帶出來的學生,就算一人隻看一個病人。他們的總數加起來也是先生你一輩子都看不完的人數,那可是潑天的大功德。”

吳又可動搖了,但心裡還是掛著家人:“大人說的很有道理,草民確實很動心,隻是草民去了舊港,草民的家人可怎麼辦?”

聽到這裡,程風知道,這事十有八九能成,看來自己不用學趙明生搶人了。

“先生放心,隻要先生到舊港去,家人都可以跟著去,在那裡,所有的人都不缺吃不缺穿,生活絕對比在這裡好。

先生的家人到了那裡去,官府會給他們安排合適的事做,讓他們都能自食其力,不會有人餓肚子。”

這時,吳又可的家人從內屋走了出來,聽聞此事後,他的老伴率先開口:“他爹,你平時四方遊走,能看的病人也不是很多。

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能讓您的醫術更上一層樓,為更多人治病,我們支持您去。”

子女們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吳又可看著家人堅定的眼神,心中的天平逐漸傾斜。

他深吸一口氣,對著程風鄭重說道:“公子如此誠意相邀,且心懷為國為民之心,老朽願隨公子前往舊港宣慰司的醫學院。

一來可借助顯微鏡深入研究瘟疫之症,二來也能為培養醫學人才略儘綿力。”

程風大喜,沒想到提及自己的名聲竟讓吳又可如此快就做了決定。

他趕緊扶住吳又可,“先生願意前往,實是我醫學院之幸,更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


最新小说: 魅魔家訪,你的S級天賦我收下了 竊語心獵手 惟願年年君不安 主神,你家小崽子又在發瘋了 風流人生從打工開始 我的男友是西索 人性的鐵律實用寶典 符針問骨 西遊之方寸山二師兄 職業舔狗撩到病嬌,我遭老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