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手上的點心都給了那位帶孩子的母親,怕是今天晚上她和孩子都得死在這裡。
隻給女子還有她的三個孩子一人分了一塊,而後也不厚此薄彼,將剩下的點心分給了其餘難民。
許多剛來的難民們都餓急眼了。
拿到點心的流民們,連道謝都顧不得說,直接往嘴裡塞,吃完之後,還回味著嘴裡的甜味。
當然有知道感恩的。
如那位帶著孩子女子,向著楊寧拜道:“感謝活菩薩!”甚至有人直接向著楊寧撲過來,喊道:“活菩薩,救救我吧!讓我做什麼都行,求求你把我帶走吧!”
誰知道這人是不是藏著歹意。
楊安豈能讓他們碰自己姐姐一下?毫不留情,他直起一腳將撲過來的幾人踹飛出去。
踹斷了對方的鼻梁。
猩紅的鮮血頓時流出。
楊安雙眼冷漠,那一身如太歲降世的殺氣頓嚇得一眾流民不敢再靠近半分。
鬨出的動靜很快吸引了武侯衛的注意。
李岩帶著一隊黑甲軍士走了過來。
看清流民中站著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子和一位俊朗少年,李岩歡喜道:“阿寧,二郎你們怎麼來了。”還以為這群流民圍過來是要襲擊了楊寧。
李岩就要讓手下把這群他們打走。
楊寧連忙攔住道:“他們並未襲擊我們。
楊安也幫著作證。
聽他們這麼說,李岩這才放下心來。
楊寧看著那帶孩子的母親手裡的粥,粥很是稀薄,隻有半碗清水加半碗米,她皺著眉頭道:“朝廷不是說要‘筷子不倒’嗎?怎的這粥這樣稀,哪裡能讓人吃飽?”
李岩歎了口氣還沒回話。
那位帶著孩子的母親卻先心懷感激的開口道:“夫人有所不知,今天的粥已經是我們這個月來最好的了。”
隨著她的話,其他流民也紛紛附和。
“是啊是啊,今天的粥真是這個月來最好的了!以往孫參軍當差的時候,那一碗清水粥裡,連一指頭深的米粒都見不著。每天都要餓死十幾個人!”
“夫人有所不知,我們是從錦州跑過來的,途經了三個州,那三個州的賑災糧我們都吃過,要不一碗粥裡半碗是沙,要不就是喝輕米湯。”
“李參軍給的粥,雖然隻有半碗,但是不摻沙石,真有大半碗粟米,已經是最好的了。”
從這些流民口中聽聞這些。
不隻是楊寧怔住了,就連楊安也是陷入沉默,而李岩作為大夏的官員已經滿麵羞愧了。
他趕忙讓跪在地上的眾人起來。
與他們道:“大家放心好了,朝廷已經從附近州調糧過來了,最多再有十天半個月,救濟的災糧就到了。到時候不僅有賑災的糧食,還有明年耕種的種子,鄉親們就能重新回家耕田自足了。”
聽了李岩的話。
難民的一個個麵帶喜色,隻是肌黃麵瘦,餓到脫相的他們,笑起來也十分猙獰。
興奮的喊道:“多謝李參軍!”
“李參軍是俺們的救命恩人!”
“來世做牛做馬也要報答李參軍的恩情。”
本就羞愧的李岩。
聽著這些誇讚更加的羞愧了。
下衙之後。
坐在回家的馬車上,既然知道自家姐夫為人正直,定然不會貪墨賑災的糧食。楊寧看向姐夫,問道:“可是賑災的糧食不夠了?”
李岩憤恨道:“那些狗官簡直該死!他們根本不把人命當命!層層盤剝!朝廷調來的第一批糧食裡,十斤糧食中竟摻了六斤沙土!”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楊寧也是氣憤不已,“這群貪官是怎麼敢的?難道不怕有人告他們嗎?”
李岩沉默著不說話了。
對大夏官場徹底絕望的楊安對自家姐姐道:“怎麼告?從上到下都是一丘之貉。若是去報官,那便是‘堂下何人,在狀告本官?’”
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