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案如果成功,將徹底重塑社會結構,引領炎黃國乃至全人類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文明形態。
但如果失敗,其後果同樣嚴重。
“這個模式,可行性很高,但風險同樣巨大。”
羅瑞祥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
張雲峰接過話頭,“關鍵在於過渡期,如何確保機器人產生的價值,能夠平穩地轉移到普通民眾手中,而不是被資本截胡。”
“所以,國家必須強勢主導。”
秦浩搶過話頭。
“從生產、定價、發放到後期監管,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
初期的機器人,必須由國家和被授權的國企、民企統一製造,統一管理。”
羅瑞祥緩緩站起身,在客廳裡踱步。
“不僅如此,每個細節都需要一個龐大的專家團隊進行反複論證。經濟、社會、法律……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到。”
“我們可以一邊試運行,一邊完善。技術發展不能停,生產線也不能停,機器人的量產必須提上日程。”
張雲峰補充道。
羅瑞祥用力點頭,臉上浮現出一抹決斷。
“好!那就這麼辦!我會讓人協調全國資源,以最快速度建造機器人生產線。
夏騰重工、星辰智能這些拿到技術的企業,也要全部動員起來!”
隨著一道指令下去,整個炎黃國的工業機器,瞬間被激活。
得到授權的那些企業,更是開足了馬力。
他們調集了最頂尖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配合國家派來的專家,夜以繼日地搭建著一條條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
那閃爍著金屬光澤的機械臂,那精密複雜的傳送帶,都在預示著一支支龐大的“鋼鐵軍團”即將誕生。
與此同時,一場決定著十幾億人未來的閉門會議,正在國都召開。
會議室內氣氛嚴肅,除了羅瑞祥和張雲峰,還有來自發改委、財政部、社會保障部等十幾個關鍵部門的負責人。
“一人一機模式的草案,大家都看過了。”
羅瑞祥環視眾人,“今天的目的,就是敲定所有細節,這關係到國家的未來。”
財政部的負責人第一個發言:
“領袖,這個補貼額度有點高。如果覆蓋全國所有成年公民,對財政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這時,一名經濟學專家舉手發言:
“所以我們要先分階段,有側重地進行。我建議第一階段的覆蓋人群,應該精準定位在受衝擊最大的體力勞動者群體。
比如流水線工人、建築工人、貨車司機、外賣員等等。”
“我同意。”張雲峰點頭。
“我們的目標是解決科技進步可能帶來的失業問題,而不是全民發福利。
高收入、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群體,比如醫生、律師、金融從業者,他們暫時不在這個政策的覆蓋範圍內。”
“那麼,機器人的定價怎麼定?完全免費發放不現實,但價格太高,目標人群又買不起。”
“我覺得應該隻高出成本價三成出售,國家提供長期無息貸款。
公民隻需要支付一筆很小的首付,就能擁有一台機器人。
後續的貸款,可以用機器人工作的薪水來償還。”
有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如何防止有人鑽空子,囤積機器人?”
“這還不好解決嗎?肯定是實名製購買,一人一機,與身份證終身綁定。機器人產生的收入,直接打入個人綁定的銀行賬戶,由國家銀行係統進行監管。”
“企業的用工成本會大大降低,他們支付的薪水標準該如何製定?總不能讓企業無限壓榨吧。”
“我認為還是按照目前的工資發放,後續根據具體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