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勇簡直是胡鬨,知青如果允許隨便回城裡,那這個措施還有什麼意義?
之前趙大勇能幫上村裡的忙,老楊特批了一次,就已經夠意思了。
沒想到趙大勇還沒完了。
趙大勇無奈的說:“書記,還是機器的事!”
“我爸還在城裡幫咱們村子協調呢,村子現在既然用不上了,那我也得通知一下我爸,讓他不用幫忙了。”
“不然,就是浪費集體資源了。”
老楊聞言,無奈的歎了口氣:“行,去吧!”
“不過這次隻給你一天的時間,早晨去,晚上回來!”
“你要是遲到了,那算你曠工十天,工分不算!”
“聽到了沒有?”
趙大勇點了點頭:“知道了書記,多謝你。”
說完,他轉頭逃也似的離開了。
等趙大勇身影消失在視野中,老楊這才對趙水生說:“水生,你說這趙大勇,可怎麼辦?”
接手知青之前,也沒想到這種人這麼難管啊。
每天都一大堆事!
之前村裡工作,趙大勇隻乾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叫苦連天,一會兒說自己起水泡了,一會說自己腰斷了,把村民們都煩的不行。
老楊一怒之下,說趙大勇如果不乾活就沒工分,想不到此話一出,趙大勇反而徹底躺平了!
反正他家裡有錢,平時需要什麼東西就直接拿錢買,工分對趙大勇來說,一點威懾力都沒有。
村裡還得負責他的住處和吃穿,這哪是來個了知青啊,簡直是來了個祖宗!
趙水生笑道:“那還能怎麼辦?強製他和村民們一起乾活唄。”
“現在他還不熟悉,等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和咱們沒什麼區彆。”
老楊仔細想了想:“正好!”
“後天,咱們大隊的人集體去山裡采蘑菇去,讓那三個知青也跟上!這種活動,他總算願意參加了吧!”
相對於平時勞累的工作,上山采蘑菇簡直就像是郊遊。
村裡人大大小小,男女老少都期待著這一天呢。
因為背靠群山,資源豐富,所以他們村子每年都會有好幾次集體進山的活動。
比如說春天到初夏,就是采野菜最好的時候。
此時的野菜非常鮮嫩,蕨菜、柳蒿、黃花菜之類的,都是非常受歡迎的東西。
采到了嫩芽嫩葉,回去焯水曬乾,口感鮮嫩脆生,能吃一整年。
運氣好的村民,一上午就能采一整筐的野菜,回去處理了,是村裡難得的美食。
等到了秋天,野菜就不適合了,雖然他們還生長著,但是這個時候已經變老了,口感很差。
這時候最適合的,是蘑菇、野果子和堅果。
比如山裡的榛蘑,配上野雞一燉,就是名菜小雞燉蘑菇。
還有樺樹上長的蘑菇,通常一年自己都會有,但是秋季的時候品質最好,有人用來燉湯,也有人泡水喝。
至於野果,特彆酸的山丁子雖然村裡人不怎麼吃,但是可以賣到城裡去,城裡有人做冰糖葫蘆。
也有刺玫果、牙格達等小野果,有的能泡水喝,有的能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