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都表示同意。
這些錢拿出一部分來用於再生產,肯定能讓整個村子以後都變得更加富裕。
如果隻是坐吃山空的話,那也就是今年會比較好,以後還會恢複原來的狀況。
楊書記說:“我的想法是,要不要開墾一片荒地?以後多種些糧食之類的。”
村子附近還有不少地也是荒的,沒能算作糧田。
如果要開墾的話,那麼就要選出一片區域墾荒,還要上報給鄉裡麵,讓上頭過來調查記錄,日後要計算在集體的田地裡麵。
趙大山立刻說:“我感覺,有點困難!”
楊書記好奇看著他:“怎麼說?”
趙大山磕了磕煙袋:“現在有的田地,就夠咱們村裡人種的了,今年要不是水生調來了一台拖拉機和脫粒機,肯定完不成任務!”
“本來的田地夠用了,再多的話,沒好處!”
其實,趙大山有句話沒有直說。
開墾荒地,種更多的糧食看似是好事。
其實,對村民們而言,不僅增加了很多負擔,而且收獲也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因為公糧是根據田地麵積交的,每年到秋收的時候都會有專人來檢查,並且劃定區域將糧食收割過去。
也就是說,田地越多乾的越多,收獲反而沒多少!
這種事倍功半的事情,趙大山感覺是越少越好。
村民們可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楊書記也當過村民,自然懂得這些事情,想了想之後就明白了,點了點頭。
“我懂你的意思,那就換點方法吧。”
“總之咱們村子裡想出新辦法來創收。”
“水生,你怎麼看?”
趙水生想了想:“不如養點牲口好了。”
“養豬養羊,我覺得都可以,村裡地方也夠大!”
“最重要的是養牲口和交公糧沒關係,能幫咱們村裡提升不少收入。”
現在村裡是有養豬的,也養了一些其他的牲口。
不過每家每戶的規模都不大。
主要還是因為比較窮,很多時候都不夠自己家吃的。
況且,上頭還有派購的任務,比如一戶會有一頭豬。
到時候,要售賣一定量的生豬。
當然,因為鄉下的情況比較混亂,而且這些牲口也很容易因為得了病而死亡,所以說這種事並不強製,而是鼓勵性質的。
羊就更寬鬆了,他們這片區域不屬於產羊毛區,所以對於養羊沒有強製性要求,村裡要是養了羊,基本可以自由處理。
這對村民們的生活,絕對有很大的改善。
另外,這幾年困難時期,上頭很明確的發了一個批文,鼓勵農民發展副業,不僅如此,養豬積肥都能夠折算成工分。
相比於種地,肯定是養牲口更加劃算。
聽了趙水生的說法,趙大山頓時點頭:“水生說的辦法行!這個好!”
楊書記也點了點頭:“還是年輕人腦子活躍。”
“隻不過,買羊羔和買豬崽子,這有點麻煩,咱們要去附近的農場買一些,其他地方恐怕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