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忠亮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讓他們每個人想幾個能吸潮的東西,由梁薇寫在一張紙上。
最後他拿著紙,把優點缺點都琢磨一遍,不行就直接在紙上劃掉。
留下最合適的材質。
梁薇和劉永健擔心所有洞窟都出現返潮,吩咐大家逐一排查。
小周跟在梁薇身後:“薇姐,你說蘇師傅能想出來用什麼法子嗎?”
梁薇在思考問題:“是啊,在這裡比在實驗室學的東西多,遇到的問題書上還不一定有。”
答非所問。
小周以為是梁薇沒聽清,又重複了一遍:“我是問你,你說蘇師傅能想到解決辦法嗎?”
梁薇回過神:“他會的。如果他都想不出來,我們更想不出來了吧。”
“也是。”
蘇忠亮在洞窟裡拿著那張紙走來走去,眼看紙上的大部分名稱被劃去,隻剩下不到十個。
而且剩下的十個他大致掃了一眼,有三個其實是一種東西,就是叫法不一樣。
還有什麼呢?
突然,他停下腳步,眼睛一亮:“有了!紅柳枝!”
山裡的紅柳枝吸潮透氣,比塑料布管用得多。
蘇忠亮找到劉永健,讓他喊來幾個年輕人:“你們跟我去山裡砍些紅柳枝,越多越好。小梁,你和李豪留在洞窟裡,繼續測溫濕度。”
大家都各自準備去了。
梁薇看著蘇忠亮的胳膊,擔心地說:“蘇師傅,您胳膊還沒好。紅柳枝我知道是什麼,要不還是我去吧。”
“不用,我熟路,知道哪種紅柳枝好用。”
蘇忠亮拿起一把砍刀就往外走。
小鄭、劉永健,另外還有一個叫任飛的年輕人跟上他,四人一起往山裡走去。
梁薇和李豪一起找來一些舊棉布、麻片和倉庫裡用不上的紙,在情況比較嚴重的壁畫下方鋪上一層。
兩人輪流換崗,一旦濕氣向上滲透,他們需要儘快更換成新的,同時另外一個人去記錄溫濕度計的變化。
梁薇擔心洞窟裡的壁畫,又擔心蘇忠亮的胳膊。
蘇忠亮幾人來到山裡,這一片紅柳樹長得很茂盛。
前幾日下過雨,還好此處向陽,已經乾得差不多了。
蘇忠亮挑選著紅柳枝,一邊挑一邊講:“選這種粗細均勻、沒有病蟲害的枝條。”
“砍的時候要注意,彆把樹的主乾傷到了,不然來年就長不出新枝了。”
“表皮發脆,掰開之後內部沒潮氣的紅柳枝最好!”
“避開底部沾了泥的,也要避開枝條發焉的!”
……
他用沒受傷的手握砍刀,受傷的胳膊儘量避免用力。
即便如此,砍了沒幾下,他的額頭還是滲出汗水。
劉永健看在眼裡:“蘇師傅,您歇會兒,我們來砍吧,您在旁邊指揮就行。”
蘇忠亮點點頭,退到一旁,時不時提醒兩句:“小心點,彆砍到手。”
三人動作很快,不一會兒蘇忠亮旁邊架起一大堆紅柳枝。
看著數量差不多了,他們把砍好的紅柳枝捆成幾捆,扛在肩上往石窟方向走去。
蘇忠亮年紀大,沒乾什麼重活,單是跟著他們走了一遭,依舊累得全身大汗。
回到洞窟後,蘇忠亮顧不上喝口水休息休息,立刻組織大家把紅柳枝鋪在洞窟門口,又在洞窟裡的各個容易潮濕的角落都擺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