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的四月,空氣中還殘留著些許清冽,但陽光已經努力穿透薄雲,灑在泰晤士河上,泛起粼粼波光。一輛沉穩的黑色轎車滑過古老的街道,最終停在梅費爾區一棟低調而考究的喬治亞風格建築前。門童訓練有素地上前拉開車門。
君凡率先下車,他穿著剪裁得體的深色西裝,身姿挺拔,眼神沉靜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他轉身,紳士地向車內伸出手。一隻白皙纖細的手輕輕搭在他的掌心,蘇雲熙優雅地下了車。她今天穿著簡約的米白色羊絨連衣裙,外搭一件同色係的風衣,長發柔順地披在肩後,臉上帶著溫婉得體的微笑,像一幅安靜的畫。她挽住君凡的手臂,目光柔和地打量著四周充滿曆史感的建築。
“謔,沃爾特這家夥,品味還是這麼老派又講究!”張浩傑最後一個跳下車,他穿著相對休閒的卡其色夾克,裡麵是格紋襯衫,顯得活力十足。他拍了拍君凡的肩膀,指著眼前的建築,“瞧見沒,凡哥?saviero附近的老牌紳士會所,不是會員根本進不來。沃爾特特意選這兒,夠意思吧?”
君凡點點頭,嘴角微揚:“環境不錯,夠安靜。希望這次見麵能有所收獲。”
“放心!”張浩傑信心滿滿地攬住君凡另一邊肩膀,“沃爾特是我在帝國理工讀博時最鐵的搭檔,搞生物能源的專家,尤其對歐洲市場門兒清。他那人靠譜,就是有點…嗯,英倫範兒十足,慢條斯理的。雲熙姐,待會你就當看風景,品品茶,聽我們幾個大老爺們兒聊點枯燥的‘綠色金子’。”他對著蘇雲熙做了個鬼臉。
蘇雲熙聞言,隻是溫柔地笑了笑,輕輕點頭:“好,你們談正事,我陪著就好。”她的聲音輕柔,像拂過心頭的微風。
在侍者的引導下,三人穿過鋪著厚厚地毯、裝飾著古典油畫和壁燈的走廊,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雪鬆木和皮革混合的沉穩香氣。推開一扇厚重的實木門,一間光線柔和、陳設典雅的私人會客室映入眼簾。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精心修剪的小花園,室內壁爐裡跳躍著溫暖的火焰。
一個身影聞聲從窗邊轉過身來。
“傑!我的老朋友!真高興見到你!”沃爾特·霍沃斯張開雙臂,熱情地迎向張浩傑。他大約四十多歲,身材保持得很好,穿著合身的深藍色三件套西裝,銀灰色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臉上帶著真誠而溫暖的笑容,淺藍色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沃爾特!”張浩傑大笑著和他用力擁抱了一下,“你還是這麼精神!一點沒變!”
“歲月不饒人,倒是你,傑,看起來還是當年那個在實驗室裡熬通宵的拚命三郎。”沃爾特鬆開張浩傑,目光隨即轉向君凡和蘇雲熙,笑容更加溫和得體,“這位一定就是君凡先生了?傑在郵件裡對你推崇備至,說你是‘綠源’項目的靈魂人物。幸會!”他主動向君凡伸出手,握手有力而穩重。
“霍沃斯先生,幸會。浩傑也常提起您,說您是歐洲生物能源領域的權威。”君凡不卑不亢地回應,語氣沉穩。
“過獎了,隻是在這個行業浸淫得久些罷了。”沃爾特謙遜地笑笑,目光隨即落在蘇雲熙身上,帶著純粹的欣賞,“這位美麗的女士,想必就是蘇雲熙小姐?歡迎來到倫敦。”他微微欠身,行了一個標準的紳士禮。
“霍沃斯先生,您好。”蘇雲熙微笑著頷首回禮,儀態大方。
寒暄過後,四人落座。侍者悄無聲息地送上飲品:君凡和張浩傑是英式紅茶,蘇雲熙是一杯香氣馥鬱的伯爵茶,沃爾特則是一杯清澈的礦泉水。
“好了,老朋友,”沃爾特身體微微前傾,雙手交叉放在膝上,目光在君凡和張浩傑之間流轉,帶著真誠的興趣,“傑在郵件裡簡單提了你們的‘綠源’項目,聽起來非常振奮人心。現在,我很想聽聽更具體的情況?特彆是君凡先生,作為掌舵人,您的構想是什麼?”
張浩傑立刻看向君凡,眼神充滿鼓勵:“凡哥,你來說。”
君凡點點頭,坐直了身體,目光沉靜地看向沃爾特:“霍沃斯先生,‘綠源’的核心在於我們團隊成功培育並優化了幾種特殊藻類。它們的獨特之處在於,在特定條件下,能將生物質主要是農業廢棄物和特定水生植物)高效轉化為生物燃料,中試階段的能量轉化率已經穩定在75左右。”
“75?”沃爾特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是濃厚的興趣,“這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數字!遠超目前主流技術的平均水平。能說說關鍵點嗎?是代謝路徑的優化?還是反應器設計有突破?”
張浩傑忍不住插話,帶著技術人員的興奮:“都有!沃爾特,你記得我們當年在實驗室搞的那些藻類代謝模型嗎?‘綠源’就是在那個基礎上,結合了最新的基因編輯技術,大幅提升了目標脂質的合成效率和速度。至於反應器,我們采用了多級耦合設計,優化了熱質傳遞,大大減少了能量損耗。”他邊說邊比劃著,仿佛那些複雜的裝置就在眼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傑的補充很到位,”君凡接著張浩傑的話,語氣平穩但充滿力量,“關鍵在於可持續性和成本。原料我們鎖定非糧作物和廢棄生物質,不與人爭地爭糧;培養過程在封閉光生物反應器中進行,對淡水資源需求極低;整個工藝的能耗通過餘熱回收和係統優化,也降到了可接受的範圍。我們初步測算,大規模生產後,成本有望比現有主流生物燃料低20以上。”
沃爾特聽得很專注,手指無意識地在膝蓋上輕輕敲擊著,這是他深入思考時的習慣。他端起水杯抿了一口,看向君凡:“非常清晰的思路,君凡先生。技術路徑聽起來很紮實,成本優勢也很明顯。那麼,你們這次來倫敦,是想了解歐洲市場的切入點和前景?”
“正是如此。”君凡坦誠地說,“我們對技術本身有信心,但對歐洲市場的具體環境、政策導向、競爭格局以及潛在的合作模式,了解還很有限。您是行家,希望能聽聽您的見解。”
沃爾特放下水杯,身體靠向椅背,神情變得認真而專業:“歐洲,無疑是全球對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燃料需求最迫切、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市場之一。歐盟的‘fitfor55’法案你們應該知道,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減少55。這給交通領域的脫碳帶來了巨大壓力,生物燃料是重要的替代方案。”
他頓了頓,繼續道:“目前歐洲主流的生物燃料路線,第一代以糧食作物如玉米、甘蔗)為原料的,因為‘與人爭糧’的倫理問題,發展已經受限,甚至被政策逐步淘汰。第二代,也就是你們關注的木質纖維素乙醇等,技術難度大,成本居高不下,推廣緩慢。”
張浩傑忍不住插話:“所以,這正是我們的機會!‘綠源’用的是非糧廢棄物,原料來源廣泛又環保,轉化效率高,成本有優勢!”
沃爾特笑著點點頭:“沒錯,傑。這正是我認為‘綠源’非常有潛力的關鍵。歐洲市場現在最青睞的,就是你們這種基於先進生物技術、使用非糧原料、真正可持續的生物燃料路線。政策補貼和碳排放交易體係ets)都會向這類項目傾斜。”
他話鋒一轉,看向君凡,帶著一絲商人的敏銳:“不過,君凡先生,市場前景廣闊,但挑戰也不小。歐洲的監管體係非常複雜且嚴格,從原料的可持續性認證比如rsb,is),到燃料的最終規格標準en標準),再到生產設施的環境評估,每一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去打通。而且,老牌的能源巨頭們,如bp、殼牌、道達爾,還有專注於生物技術的諾維信等公司,都在這個領域深耕多年,建立了強大的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新入局者需要找到自己的獨特定位和突破口。”
君凡認真地聽著,不時微微點頭。蘇雲熙安靜地坐在他身邊,小口啜飲著溫熱的伯爵茶,目光溫柔地落在君凡專注的側臉上,偶爾也禮貌地掃過正在發言的沃爾特,始終保持著傾聽的姿態,沒有插一句話。
“您提到的監管壁壘和巨頭競爭,確實是現實的挑戰。”君凡思考片刻後開口,語氣沉穩,“那麼,以您的經驗,像‘綠源’這樣的新技術項目,在歐洲市場比較可行的落地路徑有哪些?是尋求與大型能源公司合作?還是尋找專注於新能源的投資機構?或者,有沒有可能建立獨立的、規模適中的示範項目,先證明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非常好的問題。”沃爾特讚許地點點頭,“路徑選擇取決於你們的目標和資源。如果追求快速規模化,與bp、殼牌這樣擁有完善煉化、分銷網絡和品牌渠道的巨頭合作,無疑是條捷徑。他們需要新技術來滿足日益嚴格的低碳燃料配額要求。但代價是,議價權可能會被削弱,技術的主導性也可能受到影響。”
他話鋒一轉:“如果你們更看重對項目的控製力和未來的發展潛力,尋求專注於清潔技術的私募基金或政府背景的綠色投資機構,會是一個選擇。他們能提供資金支持,對技術的乾預相對較少,但可能缺乏市場端的直接助力。至於建立獨立的示範項目,”沃爾特沉吟了一下,“這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和強大的本地化運營團隊,風險較高,但一旦成功,品牌價值和獨立性是無與倫比的。我個人認為,對於‘綠源’這樣擁有顯著技術優勢的項目,前兩條路可能更穩妥高效。可以先從技術授權或合資建立示範工廠開始,逐步深入。”
張浩傑聽得連連點頭:“對對,沃爾特,你分析得太到位了!我們之前也討論過類似的方向,但沒你這麼係統。凡哥,你覺得呢?”他看向君凡。
君凡沒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熱氣,深邃的目光仿佛在權衡著沃爾特話語中的每一個細節。蘇雲熙的目光始終溫柔地追隨著他,安靜地傳遞著無聲的支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霍沃斯先生的分析非常透徹,給我們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視角。”君凡放下茶杯,誠懇地說,“技術授權和合資示範工廠,確實是比較務實的切入點。這既能借助成熟企業的力量快速落地,又能保留我們核心技術的價值和一定的主動權。不過,具體的合作模式和夥伴選擇,還需要更深入的評估和接觸。”
他看向沃爾特,眼神真誠:“非常感謝您分享這些真知灼見。這次會麵對我們了解歐洲市場,意義重大。不知道您是否方便,後續為我們引薦一些您認為合適的、對這類前沿生物燃料技術感興趣的投資方或潛在合作夥伴?當然,是在您方便且認為合適的前提下。”
沃爾特臉上露出爽朗的笑容:“當然沒問題,君凡先生!我很樂意幫忙。傑是我的老朋友,你們的項目又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充滿了改變行業的潛力。歐洲需要更多像‘綠源’這樣創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他從西裝內袋中取出精致的名片夾,抽出一張遞給君凡,“這是我的私人聯係方式。未來幾天我會整理一份初步的聯絡名單和一些值得關注的行業活動信息,發郵件給傑,你們可以參考。保持溝通!”
“太感謝了,沃爾特!”張浩傑激動地說,用力拍了拍沃爾特的肩膀。
“舉手之勞。”沃爾特笑道,看了看腕表,“時間過得真快。中午我在附近一家不錯的餐廳訂了位子,地道的英式烤牛肉,務必賞光?我們可以邊吃邊聊些輕鬆的話題,也讓我儘儘地主之誼。”
君凡看向蘇雲熙,她微笑著輕輕點頭,表示同意。君凡這才轉向沃爾特,伸出手:“霍沃斯先生,您太客氣了。那我們恭敬不如從命。”
“太好了!”沃爾特高興地起身,“那我們現在就過去?餐廳就在拐角,步行幾分鐘就到。倫敦的春天,走走很舒服。”
四人起身。蘇雲熙自然地挽起君凡的手臂。張浩傑則和沃爾特並肩走在前麵,兩人還在熱絡地聊著帝國理工的舊事和一些共同認識的教授。
走出會所大門,午後的陽光正好,驅散了早先的清寒,暖暖地灑在古老的街道上。空氣清新,帶著雨後泥土和植物的芬芳。君凡感受著臂彎裡蘇雲熙的溫暖,看著前方談笑風生的張浩傑和熱情可靠的沃爾特,又想到“綠源”項目在歐洲展現出的清晰路徑和廣闊前景,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期待感,如同這倫敦四月的陽光,漸漸變得明亮而溫暖。
這次倫敦之行,雖然隻是初次會晤,卻像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已經悄然埋下。前方的路或許仍有挑戰,但方向,已然明朗。他緊了緊蘇雲熙的手,兩人相視一笑,跟上了前麵兩人的步伐,融入了倫敦春日充滿生機的街道中。關於新生物能源的夢想,正跨越重洋,在這座古老又現代的城市裡,開始生根發芽。
喜歡諸君證道請大家收藏:()諸君證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