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後沿著大街小巷逛到十一點半,她還去國營飯店打包了椰子飯、清補涼等當地特色小吃,返程時還遇到個偷偷賣東西的沿街商販,對方竟有港城產的洗發水和洗衣膏。
那男同誌年紀應該跟她差不多,機靈的很,忙小聲報價:“洗發水六塊錢一瓶,洗衣膏一塊五一袋。”
餘墨直接要了五瓶洗發水,十袋洗衣膏,把對方筐裡的貨都快買空了,又追問:“你還有什麼稀罕物?”
“友誼商店的手表、相機我都有。”小夥子說著,從包裡拿出一塊手表和一台相機。
“這兩樣怎麼賣?”
“相機八百,手表五百。”
一千三雖然不便宜,但這些東西都是國外的,也有收藏價值,餘墨還是咬牙買了,又問:“有鬨鐘嗎?”
“有。”說著拿出來一個港城小巧的鬨鐘:“這個就一個,二十。”
“行,這三樣我都要了。你的相機有膠卷嗎?”
“有,五塊錢一卷。”
“我要兩卷。”
小夥子今天遇到個大客戶,挺大方:“行,我給你便宜一塊錢。”
買完東西,餘墨讓小同誌幫忙拍了張照片。
“同誌,以後我要找你買東西,有地址嗎?”
小夥子還挺謹慎的:“我沒有固定的地址。你要想買東西,就去西山南路那一片,總能遇到我。”
好吧,以後隻能碰運氣了。
之後她拿著郵寄單去了之前郵寄行李的郵政所,可惜包裹還沒到,隻能先作罷。
十一點多,她找了個沒人的角落進了農場,一直待到一點,才提著兩個大包裹出現在火車站門口。
沒等多久,一個穿著軍裝的中年男人提著包走過來,客氣地問:“請問是餘墨同誌嗎?我是沈青。”
“我是餘墨。”
餘墨趕緊拿出介紹信和工作證明遞過去:“沈同誌你好,這是我的證明。”
沈青確認無誤後,笑著說:“歡迎餘同誌來建設海島,我接到隊裡通知,帶你一起去海島。下午四點有一趟船,咱們現在就出發吧。”說著,他主動提起餘墨腳邊的一個包裹,往車站外的站牌走去。
兩人先坐車到郊區,又步行了四五裡地才到碼頭。買完船票沒來得及休息,就跟著人流上了船。
這是餘墨第一次坐這個年代的貨船,船上很熱鬨:有人推著架子車,有人騎著自行車,還有挑著扁擔的漁民,甚至有幾輛裝著建築材料的軍用貨車緩緩駛上了船。
沈青在船上找了個長椅,對餘墨說:“餘同誌,坐這兒吧,咱們一個小時後才能到海島。”
“好。”餘墨剛坐下,就有個穿著軍裝的年輕人過來打招呼:“沈團長,您探親回來了?”
“是。”沈青點頭,又問:“你這是剛從哪兒回來?”
“我今天去幫張營長采購些東西。”年輕人說著,目光落在餘墨身上,好奇地問:“這是沈團長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