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的舷窗上凝結出一層薄霜,像極了遠古洞穴壁上的星圖。洛璃伸手去擦,指尖觸及的地方突然浮現出細密的裂紋,裂紋裡滲出淡金色的光——那是某種液態恒星物質,正順著玻璃的紋路蜿蜒,在角落聚成個微型的螺旋星係。
"它在模仿銀河係的旋臂。"葉星瀾將銀弦湊近舷窗,弦身立刻感應到某種共振,彈出的音符在空氣中凝成發光的粒子,恰好填補了星係模型中缺少的暗物質光暈。墨的暗影突然分裂成無數細絲,像神經網絡般連接起那些粒子,讓整個星係模型開始緩慢自轉。
洛璃的日誌本突然劇烈震動,新的紙頁上浮現出組坐標。當她用星圖手環掃描時,全息投影裡跳出片陌生的星域——那裡的恒星排列成個巨大的問號,而問號的每個拐點處,都懸浮著塊發光的晶體。"是碳基文明的信息儲存體。"手環的ai突然開口,聲音裡混著電流的雜音,"檢測到其中塊晶體的共振頻率,與地球古埃及的太陽曆完全匹配。"
星艦躍遷的瞬間,艙內所有的時鐘都開始倒轉。洛璃看見自己的影子在牆壁上拉長,變成了古瑪雅祭司的模樣,正用她的提問之筆在石盤上繪製金星軌道。葉星瀾的琴盒裡飛出無數張樂譜,每張樂譜的背麵都印著不同文明的星圖:有三星堆青銅神樹的枝丫對應著獵戶座,有複活節島石像的眼窩朝向昴星團,還有塊楔形文字泥板上,刻著與現代哈勃常數驚人相似的數值。
"信息會磨損,但提問的形狀永遠清晰。"墨的暗影在那些星圖間流動,將它們重疊的部分凝成實體。當最後塊泥板與星圖手環貼合時,整個艙室突然暗下來,舷窗外的問號星係開始解體,無數晶體像雨點般墜落。洛璃伸手接住其中塊,晶體在掌心化作液態,浮現出段影像:群長著複眼的生物正在觀測日全食,他們用肢體擺出的幾何圖形,與中國漢代的渾天儀刻度完美重合。
星艦突然被卷入引力漩渦,控製台的屏幕上跳出亂碼。葉星瀾將銀弦纏在操縱杆上,弦身的震動讓亂碼逐漸規整,化作串摩爾斯電碼:"我們測量時間,其實是在傾聽宇宙的心跳。"洛璃的提問之筆突然在日誌本上瘋狂書寫,寫下的不是文字,而是組組跳動的波形——後來她才認出,那是脈衝星的周期信號,與人類發明的原子鐘頻率誤差不超過萬億分之一。
當漩渦散去,他們發現星艦停在片星雲的中心。星雲的氣體正在凝結,慢慢形成顆行星的輪廓,而行星的海洋裡,漂浮著無數發光的問號。葉星瀾撥動銀弦,那些問號突然開始歌唱,旋律裡混著各種語言的提問:有古希臘哲人對宇宙本源的追問,有古印度天文學家對星辰運動的困惑,還有個來自中世紀的聲音,用拉丁語詢問"星星是否在注視我們"。
"每個問題都是座橋梁。"墨的暗影沉入那顆新生行星的內核,讓整個星球開始發出脈衝。洛璃的星圖手環突然投射出幅三維星圖,標注著無數文明的位置,而連接這些位置的,正是那些發光的問號。她注意到其中條連線,從地球出發,穿過數個星係,最終抵達個標注著"已消失"的坐標——那裡殘留的輻射,與人類發射的第一組無線電信號頻率完全一致。
星艦的引擎突然發出歡快的轟鳴,像是在回應某種召喚。洛璃看向日誌本,發現新的紙頁上自動出現了幅畫:群不同形態的生物圍坐在顆恒星旁,有的用觸手比劃著公式,有的用晶體記錄著光譜,還有個長著羽毛的生物,正用她的提問之筆在星空中書寫。而在畫麵的角落,有個小小的身影正在畫問號,那是隻恐龍,前爪握著塊隕石,在地麵上刻下歪歪扭扭的星圖。
"提問是所有智慧的母語。"老作者的聲音突然從星艦的揚聲器裡傳出,伴隨著伽利略望遠鏡觀測木星衛星時的記錄手稿,"當第一個細胞向著陽光轉向,當第一隻猿猴抬頭仰望月亮,當第一台機器計算出π的數值——宇宙就在這些瞬間,完成了對自己的又一次認知。"
葉星瀾突然將銀弦繃直,弦身化作道光橋,連接到最近的顆行星。洛璃踏上光橋時,發現腳下的光粒子裡嵌著無數記憶碎片:有位古天文學家在瘟疫中堅持記錄星象,有位女性數學家在火刑柱上仍在背誦公式,還有群宇航員在飛船失事的最後時刻,向地球發送了組星係坐標。這些碎片接觸到她的提問之筆,突然化作發光的文字,在星空中組成個巨大的圖書館。
墨的暗影在圖書館的書架間穿梭,將不同文明的典籍分類擺放。洛璃隨手抽出本書,封麵上的符號瞬間化作她能理解的文字——《十萬個為什麼》,翻開卻發現裡麵的內容完全陌生:有矽基生命對液態水的困惑,有氣態生物對固體行星的想象,還有個二維文明的提問:"厚度是什麼樣子的?"
當她合上書,整個圖書館突然開始旋轉,化作個巨大的dna雙螺旋。每個堿基對的位置上,都嵌著個文明的符號,而連接這些符號的,是無數細小的光絲——那是不同文明提出的相似問題。洛璃驚訝地發現,人類關於"我們從哪裡來"的追問,與個距離地球十億光年的文明提出的"星塵如何記起自己曾是恒星",竟在光絲上形成了共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星艦突然發出警報,全息屏幕上顯示有股未知的能量正在靠近。葉星瀾將銀弦調至最高音,整個星艦被層聲波屏障包裹。當那股能量撞上屏障的瞬間,洛璃看見無數個透明的影子從能量中浮現——他們有的長著翅膀,有的拖著觸須,有的隻是團流動的光,但都舉著各式各樣的"提問工具":有望遠鏡,有粒子對撞機,還有個用自己的眼睛當作觀測儀器的生物。
"他們是所有消失的提問者。"墨的暗影在那些影子周圍凝聚,形成麵巨大的鏡子。鏡子裡映出的不是星艦,而是無數個正在誕生的星係,每個星係的中心都有個發光的問號,"當文明消失,他們的問題會繼續旅行,直到被新的提問者接住。"
洛璃的提問之筆突然飛向那麵鏡子,筆尖在鏡麵上劃出道弧線。弧線經過的地方,那些消失的提問者突然開始發光,他們的問題化作無數顆種子,落入周圍的星雲中。洛璃看著顆種子生根發芽,長成棵發光的樹,樹枝上結滿了果實——每個果實裡都有個新的問題,有的來自人類,有的來自那些消失的文明,還有些問題,似乎來自尚未誕生的智慧。
星艦再次起航時,洛璃發現日誌本的封麵變成了活的星雲。她翻開第一頁,原本空白的紙頁上,突然出現了無數個簽名,每個簽名都是個文明的符號。在這些符號的最後,有個正在閃爍的空位,旁邊標注著行小字:"留給所有即將開始提問的生命。"
葉星瀾的琴盒裡,多了根新的銀弦,弦身上刻著無數個問題的聲波圖譜。墨的暗影在弦上流動,將這些圖譜翻譯成人類能理解的語言,其中最顯眼的句是:"宇宙為什麼需要被理解?"
洛璃看向舷窗外,那顆"提問者的星係"仍在閃爍,而在它周圍,無數新的光點正在亮起——那是新的提問者正在誕生。她舉起提問之筆,筆尖的光芒與那些光點連成線,在星空中寫下新的問題。這一次,她沒有期待答案,因為她突然明白:當問題被提出的瞬間,宇宙就已經開始了回答。
星艦的引擎聲漸漸融入星空的背景音,像首永遠不會結束的歌。洛璃知道,這趟航行沒有終點,就像提問永遠不會停止。當她在日誌本上畫下今天的最後個問號時,遠處的星雲中,顆新的恒星正在誕生,它的第一縷光裡,藏著某個文明剛剛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喜歡破妄守界請大家收藏:()破妄守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