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麻煩了!”
在聽到希丁克取代斯科拉裡,成為切爾西的主教練後,高深的第一反應是……頭疼。
他站了起來,離開辦公桌,走到了窗戶前,看著遠處綠油油的高爾夫球場,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因為他是真的感到很頭疼。
齊達內、卡羅和盧卡斯都在他辦公室裡坐著,此時此刻的神色都有些不好看。
“希丁克有這麼厲害嗎?”盧卡斯好奇地問道。
卡羅和齊達內也都頗感頭疼,顯然也都跟高深一樣,非常擔心這個希丁克?
隻有他們才清楚,切爾西的突然換帥,真的讓那不勒斯感到被動。
按照高深前世的記憶,原本斯科拉裡應該是在二月早期就下課的,中間是助理教練威爾金斯帶隊踢了一場還是兩場比賽,接著才是希丁克上來。
所以,在斯科拉裡還沒有下課前,高深一直都以為,歐冠淘汰賽的對手是斯科拉裡。
畢竟那麼多年前的事情,他又沒法找度娘問問,實在也是記不清楚這些細節了。
而作為主教練,斯科拉裡和希丁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很多人對斯科拉裡最深刻的印象應該就是零二年世界杯,巴西拿下了冠軍。
看著世界杯上的3r組合攻城拔寨,勢如破竹,自然就覺得斯科拉裡好像很開放,最起碼不算保守,可實際上呢?
在世界杯之前,斯科拉裡的巴西隊可是被批得一無是處,如果不是最後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和裡瓦爾多爆發,他會成為巴西隊的曆史罪人。
而就算是前麵擁有3r組合,斯科拉裡也堅決采用雙後腰,這就是加盟阿森納的吉爾伯托·席爾瓦,以及一度加盟曼聯的克萊伯森。
也就是說,與其說,零二年巴西的這座世界杯是來自斯科拉裡,倒不如說是來自3r,來自羅納爾多。
當然,斯科拉裡作為世界名帥,實力自然是不弱的,但他用兵真的很保守。
過去這段時間,英超就流傳著一種說法,斯科拉裡的戰術很好猜,從來都沒什麼新鮮感。
更重要的是,他一點都不擅長調教進攻,或者說,他比穆裡尼奧還不擅長進攻。
也許看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奇怪了,既然不擅長進攻,那為什麼執教初期,切爾西能踢得這麼好呢?
那是因為斯科拉裡在執教前為切爾西精心設計了一整套進攻體係,在對手不熟悉和了解的情況下,直接就把英超球隊給打懵了,而且前麵一段時間裡,切爾西都沒有碰到強隊。
可隨著賽季深入,當斯科拉裡的三道板斧被對手摸透了,當後麵的對手開始針對切爾西設計戰術時,斯科拉裡卻沒有與時俱進,不斷地調整,因為這不是斯科拉裡所擅長的。
國家隊的主教練和俱樂部的主教練最大的區彆就在於此。
國家隊集訓時間短,球員都是匆匆而來,踢完比賽後匆匆離去,這就需要主教練在設計戰術的時候,往往都是采用一些簡單、直接的套路,讓球員聽了就能用,用了就出效果,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慢慢雕琢配合套路。
國家隊的大賽一般都是賽會製,時間短,賽程密集,主教練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狀態調整和體能儲備,戰術方麵也基本是以穩定為主,適當根據對手做一些微調。
被對手克製?
等對手研究透你的戰術,賽事已經結束了。
所以,很多擅長執教國家隊的主教練,到了俱樂部,一下子就玩不轉了。
因為在聯賽裡,對手有更充裕的資源,甚至可以直接安排一名球探,每天跟蹤你,長達十個月的漫長賽程,可能這個月你的戰術奏效了,但下個月對手就能找到克製你的辦法,你不變就丟分。
更重要的是,在國家隊裡,球員更多是為祖國榮譽而戰,有這份大義在,不管怎麼說,矛盾其實都會減少很多很多,可在俱樂部就不同了,每一次出場都有出場費,每一個進球和助攻都有獎金……
這裡麵就牽扯到了更多複雜的利益糾葛。
高深在圈子裡聽到過一種說法,斯科拉裡之所以執教切爾西,是因為阿布拉莫維奇給的錢太多了,多到他無法拒絕。
斯科拉裡在巴西國內執教是賺不到什麼錢的,巴西國家隊也是窮得叮當響,執教葡萄牙國家隊算是勉強賺到一點,但肯定也不會多,可切爾西就不同了。
五百萬英鎊的年薪,據說比斯科拉裡過去二十年執教收入的總和都多。
現在下課,切爾西又給了七百五十萬英鎊的違約金。
雖說這就有點陰謀論,但難保不會有這層麵的因素。
而阿布拉莫維奇的要求就是,斯科拉裡改造切爾西,讓這支球隊踢得更好看一些。
……
“希丁克跟斯科拉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他是荷蘭人!”
高深回答了盧卡斯的疑惑。
“很多人都說,希丁克運氣極好,例如執教俄羅斯時,有老鄉艾德沃卡特為他培養出了澤尼特的一批人才,他直接收割了成果,但運氣好的人不是沒有,可如果一個人總是運氣很好,那就肯定不隻是運氣了。”
齊達內、卡羅和盧卡斯都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