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德羅巴將阿斯頓維拉的中衛拉到禁區左側去,蘭帕德從中路壓上去,而當時卡勞的位置也是頂在最前麵,反倒是阿內爾卡,他從左路來到了弧頂區,再從弧頂區斜插禁區右側,正好就形成了三人交叉換位。”
“蘭帕德會這麼傳,是因為他們早就這樣嘗試過,在荷蘭的四三三戰術裡麵,這樣的戰術配合並不罕見,因為它非常靈活,防守球員會非常被動。”
跟,還是不跟,這是個問題。
“後麵采取四四二,米克爾、巴拉克、蘭帕德和德科,還是四個十號的中場,這讓切爾西的球隊運轉是流暢了許多,但馬丁奧尼爾也立馬放手一搏,換上了卡魯,讓卡魯、赫斯基、阿邦拉霍,再加上阿什利·揚,對切爾西形成進攻壓力。”
但在這種情況下,切爾西還是在第八十三分鐘,創造出了一次非常好的機會,隻是德羅巴的射門被門將神勇撲出。
“希丁克會不會是在故布疑陣?”卡羅問道。
確實有這種可能性。
希丁克肯定也是這樣想,所以才會五十五分鐘就換人。
這次換人其實就是在迷惑那不勒斯。
他就像是在告訴高深:你猜,我到底是踢四四二?還是踢四三三?
“不會!”高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眾人頓時又紛紛看了過來,流露出了疑惑的神色,就差問一句:為蝦米?
“如果再給希丁克多一點的時間,我也會這樣懷疑,但現在,我認為不會,因為他根本沒有時間去練兵和調試,他現在是每一場比賽每一次訓練都要爭分奪秒。”
“從這場比賽來看,希丁克改進切爾西進攻的方式,就是讓德羅巴和阿內爾卡同時首發,而正如剛才費爾南多所說,德羅巴是踢中鋒,但實際上,他經常拉到左邊路,而阿內爾卡是踢左邊路,但其實他經常跑到中路,甚至右路。”
“我們都知道,阿內爾卡本賽季以來,拉邊的效果都很糟糕,斯科拉裡之前就反複嘗試過,但現在希丁克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兩名前鋒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共存。”
“在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希丁克也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說……”
高深說到這裡時,指向了盧卡斯,後者立即在筆記本上找到了相關的材料。
希丁克說,阿內爾卡和德羅巴是可以一起上場的,前提是他們要做好自己的防守工作。
“想要踢出好的進攻,你必須先讓所有人明白他們在防守上的任務。”
“我有阿內爾卡和德羅巴這樣有實力的球員,當他們有為全隊防守的態度時,你就可以踢出設想中的足球。”
這就是希丁克給出的答案。
經過高深這麼一剖析,其實希丁克的整個戰術已經十分清晰了。
他要改變切爾西之前的那一套打法,重新回到四三三陣型,但他又不會拘泥於四三三,也完全有可能采取四四二,具體怎麼用,要看希丁克自己心裡的把握和尺度。
但從目前來看,希丁克最有可能采用的就是四三三。
那麼,前麵的三叉戟就已經非常清晰了,阿內爾卡、德羅巴和卡勞。
中場米克爾位置是最固定的,那前麵就是蘭帕德跟巴拉克。
德科的話,中場的防守和硬度會存在問題。
前鋒和中場都清晰了,後防線問題也不大,基本就是對陣阿斯頓維拉的這一條,但左邊後衛會變成阿什利·科爾。
“希丁克是初來乍到,比賽任務又緊,他不會做出重大的變革,而是會在斯科拉裡的基礎上做一些調整,尤其是細節上的微調,就好像這場比賽裡,阿內爾卡、德羅巴和卡勞之間的這種交叉換位。”
“還有,你們發現沒有,希丁克在斯科拉裡的基礎上,在傳球和跑位上,也做出了調整。”
齊達內被高深這麼一點,當即就恍然大悟了過來,“對,他們整體的陣型明顯要比斯科拉裡時期更緊湊,更具整體性,每個球員一拿球,周圍都是接應的球員,蘭帕德的這次傳球就是最好的例證,他突然回撤拿球後,打了對手一個猝不及防後,左右拉球就過掉了兩名防守球員,送出了一腳致命的直傳球。”
在過去,斯科拉裡還是采取那種比較傳統的打法,讓所有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阿內爾卡拉邊的效果就非常差,但這一場比賽他看似拉邊,但進球了。
“但這也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體能消耗,他們到了下半場,表現得活躍度明顯就下滑了,而米克爾、蘭帕德和巴拉克組成的中場,對兩條邊路,尤其是邊後衛的保護力度是不夠的。”高深剖析道。
這也是為什麼希丁克賽後反複強調防守。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高深朗聲道。
連續這麼多年,他一直在研究,在苦苦思索克製希丁克和他的切爾西的辦法,現在總算是明朗了。
因為他知道希丁克要怎麼打了。
知道對手怎麼打,那高深也就知道怎麼去打對手。
體能是那不勒斯的優勢,英超球隊沒有冬歇期,本身體能也就比較吃虧,切爾西老齡球員偏多,這也是個問題。
兩名邊後衛,阿什利·科爾本賽季也不是特彆靠譜,博辛瓦同樣如此,至於費雷拉,看這場對阿斯頓維拉的比賽,他拿到了全場最低的五分,不及格。
“如無意外,我們跟切爾西的勝負手會出現在下半場!”高深很肯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