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全世界所有主教練都渴望得到的,幸福的煩惱!”
……
三號下午踢完英超,六號晚上就要迎來歐冠八強淘汰賽。
這次曼城的對手是來自德甲的拜仁慕尼黑,首回合比賽將做客安聯球場。
四號早晨,球隊結束了恢複性訓練後,教練組給所有球員留出了洗澡和準備的時間,隨後就在會議室裡開會,準備對陣拜仁的這場比賽。
費爾南多·盧卡斯和分析小組不僅為球員準備了人手一份的報告,高深這邊也同樣得到了一份關於拜仁慕尼黑的分析報告,尤其是關於範加爾目前的情況。
在經曆了上賽季的雙冠王後,範加爾本賽季出現了低穀。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德甲的球隊開始摸清楚他的戰術思路,同時也發現了拜仁的軟肋。
那就是拜仁的防線出球能力。
過去這些年,歐洲足壇已經越來越清晰地看到,中衛的出球能力正在成為非常稀缺的品質。
而這股風潮是從高深這邊開始刮起來的。
例如他在那不勒斯期間,重用博努奇、大衛·路易斯和貝納蒂亞等出球能力很強的中衛,就連小卡納瓦羅都被高深給調教成中衛裡的傳球高手。
到了曼城就更是如此了。
大衛·路易斯、孔帕尼、加裡·卡希爾和傑羅姆·博阿滕,全都是出球能力很強的球員,更不用說他甚至偶爾會把哈維·馬丁內斯和亞亞·圖雷給拉回到中衛。
這已經成為了高深戰術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作為戰術嗅覺最為敏銳的主教練,範加爾自然也察覺到了這一點。
從主教練的角度出發,尤其是作為狂熱的攻勢足球愛好者,其實很容易就能發現中衛出球的好處和優勢,但隨之而來的,也會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出於控球的邏輯,每一名球員的移動都是為了更便於拿球和傳球。
想要更好的拿球和傳球,那就得多移動跑位,球員的站位就要比較分散。
這在中前場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在中後場就會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防守陣型如何保持?
範加爾其實是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在裡麵的,例如他會要求中場的三名球員不得比邊鋒更靠前,邊後衛也不能壓過邊鋒,這為了給邊鋒創造出更多的進攻空間,但同時也是為了確保自己的防守,避免丟球後被對方直接麵對後防線。
但在中後場,這個問題就很難解決。
簡單點說,在確保控球的情況下,還想要確保防守陣型的有序,對後防線球員,尤其是中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既要能出色的傳球能力,還要靈活快速,能夠在丟球的時候,迅速回到位置上。
就好像曼城,當諾伊爾拿球的時候,兩名中衛的位置都是要迅速拉開,跑到有空檔的位置去接應,但這時候,如果球傳丟了,怎麼辦呢?
發現了吧?
門將和兩名中衛,都非常非常關鍵。
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現失誤。
本賽季,拜仁就出現了這種問題。
很多人都說,拜仁的防守很鬆散,這是因為他們在由攻轉守,丟掉球權的那一刻,防守球員無法快速回到位置上。
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像範比滕、巴德斯圖貝爾和布雷諾等高中衛,速度和靈活性都不是他們的強項,甚至有時候在受到強力壓迫的情況下,傳球成功率都堪憂。
於是,範加爾采取的策略就是把後腰拉回來,例如古斯塔沃或季莫什丘克等。
但問題依然存在。
……
“在安聯球場,我們的開場重點在於壓迫。”
在戰術會議上,高深照著PPT,給球員講解比賽裡的戰術細節,著重就強調對拜仁的壓迫。
“我發現,當我們把拜仁的球壓迫到後防線,甚至是門將腳下的時候,他們的兩名中衛往往都是朝兩側拉開,而後腰球員會往回撤。”
說到這裡,高深笑了笑,“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球員們也都紛紛莞爾。
曼城就是這麼踢的。
“但他們的中衛和門將在傳球和出球方麵,穩定性和成功率方麵都有所不足,所以重點都會傳給施魏因斯泰格。”
高深重點就把小豬給圈了起來。
“這就是我們要逼搶壓迫的重點。”
“當拜仁的兩名中衛拉開時,整個大禁區中路存在巨大真空,而這個時候,兩名中衛的距離會拉開很遠,彼此間基本沒聯係,但施魏因斯泰格並不是傳統的四號位球員,他很多細節處理上還略顯稚嫩,在這個時候,我們隻要逼搶拿球中衛,迫使他傳給施魏因斯泰格……”
接下來的事情不用高深說,球員都心裡清楚了。
這種套路在曼城過去兩年裡,不知道進行了幾次了,球員早就已經駕輕就熟。
甚至,很多時候到了球場上,他們都能舉一反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