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深前世,很多人都在為本澤馬感到惋惜,認為他為皇馬全隊犧牲了太多,很多人覺得,他是高深穿越前那十年裡,最被低估的中鋒。
這種評價算對,但也不對。
之所以說對,是因為本澤馬確實天賦超群,實力也不俗,特點也是相當全麵,尤其是腳下活十分細膩,早在裡昂時期,從弗格森到溫格,到當時巴薩的技術總監貝吉裡斯坦,隻要一看到他踢球,都會發自內心的感歎。
嘿,你特尼昂的還真是個天才!
在裡昂,年輕的本澤馬表現出了一種非常強勢的銳氣和超人的天賦,所有人都覺得他是白羅納爾多,是亨利和特雷澤蓋的結合體。
聽聽,所有的這些似乎都在印證一點,這小子很全麵。
但過於全麵的人,往往也會帶來一些麻煩。
就好像亞亞·圖雷、博格巴、莫德裡奇、托尼·克羅斯……
要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
這就是一個問題。
蘇亞雷斯一直都是個非常全麵的球員,從加盟格羅寧根到阿賈克斯,他都是靠著自身強橫的實力去碾壓,他可以勝任左中右多個不同位置。
但到了英超,他在高深麾下,才算是徹底釋放出自己的潛力。
因為高深讓他成為了一名非常全麵的中鋒,或者說,已經不能叫中鋒了。
嚴格來說,應該是中鋒加九號半。
如果去看蘇亞雷斯的活動區域和熱圖,就會發現他的活動範圍很大。
突前、回撤、拉邊……他什麼活都能乾,也都能乾得好。
本澤馬其實很像蘇亞雷斯,技術都非常細膩,特點也非常全麵,配合意識也很強,而如果單純論身體的話,本澤馬要比蘇亞雷斯更為出色一些。
但蘇亞雷斯踢球要比本澤馬更狡詐,同時也更加自私。
自私,這是一名得分手的優點。
本澤馬在這方麵不夠明顯。
跟蘇亞雷斯遇到高深不同,本澤馬來到皇馬之後,先是碰到了佩萊格裡尼。
初來乍到的法甲小天王要跟當時已經在西甲,在皇馬踢出名堂的伊瓜因競爭。
本澤馬在門前效率上吃虧了,所以那個賽季伊瓜因擔綱主力,表現得更好。
到了穆裡尼奧執教時期,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所有人都知道,穆裡尼奧更多是踢防守反擊,所以他喜歡在前麵擺一名支柱型中鋒,讓他頂在最前麵,去壓製對方的後衛。
不管是本澤馬,還是伊瓜因,都不合適。
相比之下,本澤馬更有這方麵的潛力,因為他跟得分手伊瓜因比起來,更為全麵。
但問題來了,本澤馬就屬於那種中鋒兼九號半踢法,他的踢球習慣並不是一味地去跟對方的後衛貼身肉搏,那不是他的拿手好戲。
他更具機動性,踢得更加靈活,拿球能力也更強,而他的這種踢法在穆裡尼奧看來,那就是躲著對方的後衛嘛。
於是,穆裡尼奧才會覺得本澤馬缺乏侵略性,是一隻貓。
本澤喵的綽號也就由此而來。
也因為如此,所以穆裡尼奧最後又買了阿德巴約。
相信到了這一刻,所有人也都應該清楚了。
本澤馬略顯佛係的性格,以及他全麵的踢法,使得他在皇馬隊內的競爭中,從一開始就輸給了伊瓜因,更不用說去跟C羅競爭。
咖位上的劣勢、能力和特點上的原因,導致本澤馬在皇馬的這套進攻體係裡,就不得不扮演二號,甚至三號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澤馬確實被低估了,但不能說他為球隊犧牲太多,因為可能他自己根本就不曾這麼想過,他沒有跟C羅去爭。
也有可能是,他知道自己爭不過,所以不爭。
不管怎麼說,這更像是一種相互成就。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本澤馬職業生涯最巔峰的那幾年,確實沒給人留下足夠高度的回憶,反而是在C羅離隊,他逐漸被要求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後,他開始挑起了鋒線大梁。
這時候的本澤馬已經來到了職業生涯的後期,早已不在巔峰狀態了。
這才有了很多人所看到的,他為球隊犧牲很多,甚至壓製了自己的個性,犧牲了自己的職業高度之類的說法。
但現在,高深來了!
從皇馬到那不勒斯,從那不勒斯到曼城,在高深的戰術體係裡,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對支柱型中鋒的依賴性越來越低。
這就是他整個戰術打法的一種進步。
在第一次執教皇馬時,他更多是踢防守反擊,有一個像內格雷多那樣的中鋒頂在前麵,進攻會更加順暢。
到了那不勒斯,高深已經意識到了中鋒的限製,所以在佩萊和卡瓦尼之間,高深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機動能力更強,覆蓋更廣的卡瓦尼。
而到了曼城,高深更進一步放棄了傳統的中鋒打法,采用了蘇亞雷斯這種中鋒兼九號半的踢法,讓整個中前場都融合在一起,蘇亞雷斯基本就沒有固定的位置了。
再看看本屆歐洲杯上西班牙的無鋒戰術,是不是也是這樣?
在皇馬,高深也還是打算這麼乾。
所以,本澤馬就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