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奧恩斯坦,一個在歐洲足壇勉強隻能算是小打小鬨的年輕人。
還不到四十歲,利茲本地人,利茲大學畢業後做了幾份工作,後來為利茲聯工作過一段時間,機緣巧合下,乾起了經紀人,但業務不大,基本都是聚焦在利茲聯或英超。
在英國,類似大衛·奧恩斯坦這樣的經紀人比比皆是。
不誇張地說,安盛中心的招牌砸下來,估計都能砸死好幾個。
而且這一行競爭很激烈的。
媒體和球迷看到的都是那些新聞裡的頭部經紀人,如門德斯、拉伊奧拉這種,他們都是身價過億,動輒都是操作幾千萬,甚至過億英鎊的轉會。
那屬於雲端上的人物。
大衛·奧恩斯坦雖然也不至於被踩進泥潭,但也是在地上打滾的普通經紀人。
他運氣不錯,背靠著利茲聯這顆大樹。
當年,他辭去了利茲聯的工作,要出來自己創業時,不管是高深、蘇晴、盧卡斯還是博雷爾,都給予支持和鼓勵,並沒有對他進行任何的限製。
這讓他很快就打入到了利茲聯的青訓營。
自從利茲聯火了之後,每年都有很多球隊到安盛中心來挖角青年隊球員,人員進進出出的,有的是英國本土球隊,有的是歐洲豪門,大衛·奧恩斯坦就這樣跟隨著利茲聯的發展,逐漸壯大了起來。
他是利茲聯簽約球員最多的經紀公司。
當然,絕大部分都是青訓營的球員。
他曾經也有過很多的所謂的大牌,例如伯特蘭。
很多人估計都忘記這個人了,他還入選過英格蘭國家隊,後來去了利物浦。
但伯特蘭其實沒什麼生意頭腦,他在利茲聯熬出頭後,被周圍的人慫恿後,入股搞了一家經紀公司,自己當老板,當時還從大衛·奧恩斯坦手中搶走了不少青年隊的球員。
不過,隨著伯特蘭職業生涯的逐漸沒落,他的經紀公司業務也一直都沒有起色。
還有德勒·阿裡。
說起來很多人估計都不信,他來利茲聯的那一天,還是大衛·奧恩斯坦幫他安置的。
利茲聯在這方麵有需求,又不可能在俱樂部裡養那麼多雇員,所以就需要跟大衛·奧恩斯坦這樣的經紀人合作,平日裡也就是乾一些跑腿的雜活。
當然,雜活接得多了,慢慢有了規模,他就開始有了下屬。
最主要的,還是他麾下的球員慢慢出頭了。
瓦爾迪。
這位上賽季英超的金靴獎得主,終於熬出頭了!
大衛·奧恩斯坦現在也跟著揚眉吐氣,因為他也總算是熬出來了。
德勒·阿裡決定要轉會的時候,直接就把大衛·奧恩斯坦給開了,跳槽去了大經紀人那邊,人家才有這樣的能力,把他運作去曼聯。
大衛·奧恩斯坦?
拜托,當時他連曼聯在倫敦的總部位置都不知道,怎麼搞?
再說了,曼聯是什麼存在?
哪裡瞧得上大衛·奧恩斯坦這樣的角色?
說起來,很少有人知道,大衛·奧恩斯坦當年為什麼會轉型為經紀人。
這是他心裡的一個秘密。
那還是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利茲聯還是小球隊,瓦爾迪跟經紀人鬨掰了,因為對方勸他轉會,認為以他的水平,留在一家雄心勃勃的英超球隊,沒前途的。
他應該考慮的是賺錢,到低級彆聯賽去賺錢。
但瓦爾迪也發狠了。
當時,兩人在大衛·奧恩斯坦麵前吵了一架。
“高先生說,我一定能夠踢出來,將來有一天,我會成為英格蘭國腳,我會成為英超金靴獎,我相信他,我隻要肯努力,一定做得到!”
經紀人嗤之以鼻,“他是在給你灌雞湯,如果努力就能成為國腳,成為英超金靴,那國腳和金靴就不值錢了,你醒醒吧!”
兩人當場鬨翻了,經紀人憤然離去。
瓦爾迪坐在那邊哭。
他說,他自己也知道,希望非常非常渺茫,他無數次想要放棄,但就是不甘心。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說,高深看人眼光最準了,他看上誰,誰特麼就一定能成才。”
“可我,在這支球隊裡,每天累死累活,被人嘲笑挖苦,熬了這麼多年,怎麼就沒見我成才呢?”
“到底是高深看走了眼,還是我不夠努力?”
大衛·奧恩斯坦第一次看到一個男人,二十多歲的男人,在自己麵前哭得稀裡嘩啦。
但第二天,他有樂嗬嗬地回來了,繼續拚命地訓練。
當時大衛·奧恩斯坦就在想,這個男人真傻,被人坑了還幫人數錢。
高深在他的印象裡,就像是一個忽悠大師。
但這個忽悠大師挺靠譜的,真的一直都記著瓦爾迪。
球隊的年薪逐步在漲,瓦爾迪就算沒有出場比賽,都能跟著分到獎金,跟著一起漲薪。
就好像,利茲聯寧願拿錢養著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