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道結成的母女,哪怕背地裡恨不能扒了對方的皮,但當著外人的麵,也得和諧融洽得緊。
皇後和顏道:“瑾貴人雖是鎮國公府的義女,但見柳夫人如此看重,特意趕來相送一程,也可知從前在府上時,她定也是個能討柳夫人和鎮國公喜愛的。”
孫氏紅著眼道:“瑾貴人是臣婦自幼看著長大,她和嫣兒一般年歲,而今嫣兒去了,臣婦見著她,總覺得嫣兒還在。”
她演技爐火純青,半分也不輸給南瑾。
說完又似才反應過來什麼,忙不迭向皇後屈膝下去,
“臣婦糊塗,隻顧著傷懷忘了禮數。臣婦給皇後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快快請起。”皇後忙扶起她道:“柳夫人與本宮之間,無需這些繁瑣的禮數。”
她與孫氏相繼落座,感慨道:
“柳家對南宮家有恩,柳夫人又何必與本宮客氣?當年大懿同捐毒一戰,本宮的父親與柳大人一同出征。期間父親遭了捐毒的暗算,身中毒箭落馬。
幸得柳大人相救,又一路護著父親回了上京。這份大恩本宮一直都記著,隻是不得機會言謝。”
孫氏歎了一聲,頗有感觸道:“捐毒手段陰狠,老爺雖救了南宮將軍回京,但毒箭也已深入骨髓,難以根治。
南宮將軍回京後不久便撒手人寰,大懿朝痛失一員大將,老爺為著此事也是懊悔良久。”
皇後道:“保家衛國,生死之事從來由不得自己。可若當日沒有柳大人舍身相救,父親留在捐毒,還不知咽氣前要被那些賊人如何折辱。
而今雖天不假年,但最起碼能魂歸故裡,對於本宮和家人而言,也算有所慰藉。”
皇後的父親是大懿朝的鎮邊大將軍,有著常勝將軍的美譽。
他與鎮國公一人攘外,一人安內,相輔相成,共護大懿安穩。
多年前征討捐毒的那場仗,是鎮國公第一次跟隨南宮將軍一並出征,
也就是這一次,常勝將軍馬失前蹄,一朝得敗,連命都丟了。
至此,從前可與中書令、鎮國公三足鼎立的南宮家,在前朝的勢力迅速頹敗下去,難免令人唏噓。
雲熙沏了新茶奉給幾位主子,皇後端起茶盞淺淺用了一口,又說:
“淑妃妹妹入宮,本宮應要看護好她。可沒想到,她卻會落得那般結局......這件事本宮心中一直不舒坦。也是想跟柳夫人賠個不是。”
孫氏哪堪承受?忙擺手道:“皇後娘娘言重了。嫣兒福薄,無福伺候在皇上身邊,怨不得旁人。”
皇後看向南瑾,眼中閃過一絲慰藉,
“如今瑾貴人也是鎮國公府挑上來的人。她既成了你們的義女,本宮定會對她多有照拂。
從前淑妃妹妹不得的福分,如今瑾貴人能得。皇上很喜歡瑾貴人,她一人榮光,也是你們鎮國公府的榮光。如此,柳夫人也可稍稍寬心些。”
皇後言無旁意,可這些話叫孫氏聽來卻是字句錐心。
自己的女兒死了,反倒是給賤婢做了嫁衣!
她看著南瑾,眼底不敢翻湧出怒火,隻得隱忍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