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晏辭對邵家的處置,可謂是雷厲風行。
那些被送入大理寺的朝臣們,為求自保,很快就供出了他們之所以會上奏沈晏辭早日立儲,是因為收受了邵卓峰的好處。
邵卓峰行事縝密,向來少留把柄。
他給對方好處時,並未攛掇著旁人與他一起謀反,隻說一切都是為了大懿朝的江山社稷著想。
他精明一世,奈何卻生出了一對愚笨的兒女。
邵衡在承受了慎刑司十二道刑罰後,便已承受不住,將邵卓峰私下裡和柳扶山密謀謀反之事,事無巨細和盤托出。
沈晏辭原本打算將邵家父子倆遊街示眾後,再於菜市口斬首。
然而邵卓峰卻莫名在獄中自戕,邵衡也因傷勢惡化,不治暴斃。
邵氏父子死後,沈晏辭以仁政治國,並未將他九族儘誅。
隻判近三族滿門抄斬。餘下旁係,九族內流放漠北為奴。十族驅逐出京,三代內不許入朝為官。
對於鎮國公府的處置,也是大同小異。
然而,柳扶山的兒子似乎提前洞悉了局勢。
官兵去鎮國公府拿人時,他早已丟下妻兒,卷了錢銀出逃,覓不得蹤跡。
沈晏辭下了通緝令,又滿貼告示宣:
若柳扶山的兒子,於三月十五之前仍不歸來歸案認罪,便要將柳家近三族由斬首示眾,改為淩遲處死。
相較於前朝平亂的順利,後宮對於邵綺夢的定罪,反倒是阻礙重重。
雨燕是被送進了慎刑司,但皇後出麵,不許慎刑司屈打成招。
審問了三日,隻是不叫人吃飯,睡著了又用冰水將人潑醒,
如此折磨著,到底比不上肉體疼痛來得直接。
無論刑官如何逼問,雨燕都一口咬死了邵綺夢什麼都沒做過,也著實令他們束手無策。
這一日,太後晨起無事,見窗外仍舊陰雨綿綿,隻得取了佛經出來謄抄,以此消磨時日。
太後擅草書,所用宣紙皆為生宣。
生宣韌性更佳,筆下更易呈現豐富的墨韻變化,
但缺點是容易被濕氣所侵。
上京這場雨連綿不絕下了整整三日,空氣中泛著潮腥,連上好的生宣也被浸得軟趴趴的。
慧蓮在案旁架起炭盆,邊以炭火烘紙,邊稱讚太後道:
“瞧著太後的書法又精進了。”
太後覷一眼手邊佛經,笑道:
“也是皇帝有心,不知從哪兒尋來了慧岸法師的孤本,他倒肯念著哀家,一早就給哀家送來。”
慧蓮道:“得了慧岸法師的孤本是歡喜事,但字隨心動,奴婢瞧著,太後今日心情也是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