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連廊,出了角門,便到了慈熙堂。
今日天朗氣清,的確是個難得的好日子。
清晨的陽光如綢緞一般鋪灑開來,明亮而溫暖。
南瑾迎著光,微眯起眼,看見身穿禮服的冊封使,正立在庭院正中,神情肅穆地捧著一卷明黃聖旨。
於他身後並排站著三名內監,
手中依次捧著象征皇家威儀的節杖,盛放冊文的金冊,以及封存寶印的寶匣。
見南瑾來,引禮女官旋即上前接引,儀態端方地將南瑾引至麵北而立的拜位。
冊封使肅聲宣跪,宣讀聖旨道:
“貴人南氏,性秉溫良,行合禮度,懿範昭彰。茲稽考舊製,特晉封新位。今承典冊之榮,恩澤宜加。仰遵皇太後慈諭,冊封爾為瑾嬪。爾當恪修婦德,勤慎奉上。永銘聖訓,承沐天恩,綿延福慶。欽哉!”
這是第一道獨屬於南瑾的聖旨,她字句聽得仔細。
所言皆是依著規矩禮數,沒什麼濃情蜜意的私房話,正統所言,皆是要訓誡著、教導著她成為一個合格的女人、合格的嬪妃。
南瑾恭敬道:
“臣妾南氏,受恩於君,愧不敢忘。日後定當和睦宮闈,勤謹奉上,綿延皇嗣之福興。”
話落三叩首,雙手奉於頂接旨,肅聲道:
“臣妾叩謝皇上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冊封使將聖旨遞於南瑾手中,忙命人攙扶南瑾起身。
繼而領著一眾宮人跪下,齊聲道:
“奴才(婢)給瑾嬪娘娘請安,恭賀娘娘大喜,順遂吉安。”
至此,冊封禮成。
依例,南瑾需再度折返回仙壽宮,拜謝太後恩典。
而這一次,太後終於肯在正殿見她。
“方才委屈你了。正殿檀香味道散不儘,哀家隻怕你聞不慣。”
南瑾微笑道:“既要陪伴太後潛心禮佛,哪裡又會不習慣?”
太後似乎很滿意她的回答,回眸衝慧蓮拋了個眼神。
慧蓮便取來一座蒲團,將它交到南瑾手中。
蒲團十分軟和,內裡填充用的當是上好的鵝絨。
表麵又用蘇繡的技法,紋繡春藤石榴圖。
石榴多子,是為添子添福的好意頭。
南瑾福禮謝恩道:“多謝太後娘娘賞賜。”
太後但笑不語,慧蓮解釋說:
“這蒲團是從前惠岸師太開過光的法物。太後初修佛法時,便得師太相贈,貼身用了十數年,向來十分珍視。如今太後將此物轉贈給瑾主兒,實在是對您喜愛看重了。”
聞言,南瑾又是惶恐又是驚喜道:“太後娘娘垂愛,臣妾愧不敢當。”
太後笑得慈藹,“當不當得,不看你愧不愧,而是看哀家許不許。哀家以為你能承下這份禮,你便安穩收著,到底是你的福氣。”
南瑾聽得話中玄機,乖覺應是,
“臣妾多謝太後教誨。”
太後仍是笑,“尋常閒話爾爾,哀家能教誨你什麼?瞧著時候不早了,你還得去中宮那兒謝恩,路上慢著些罷。”
南瑾走後,慧蓮繞後按摩著太後的肩頸,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