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懿朝立國之本,向來以仁孝為先。
自聖祖皇帝時,律法便已明定:
子孫不贍養父母尊親者,是為大逆,當鞭二十,下獄三年。
瞧著太後今夜的架勢,是頗有要將此事鬨大的意味在。
反正她沒有做過的事,隻憑麗欣幾句攀誣,是撼動不了她的地位的。
反倒是沈晏辭明知她傷病初愈,卻還要夜半‘逼問’,才實在是逆了孝道。
事情一旦鬨起來,單是前朝那些老臣上奏進言的唾沫星子,隻怕都夠沈晏辭受著了。
如此盤算著,太後鳳駕很快便浩浩湯湯地入了朝陽宮。
可來時卻見沈晏辭坐在龍椅上,侯院判躬身侍立一旁,三指搭於腕間,正在替他診脈。
沈晏辭扶額蹙眉,臉色難看,瞧著像是頭疼得厲害。
他察覺動靜,抬眸望去。
幾乎是在目光觸及太後的一瞬,他極力壓下眉宇間翻湧的痛苦,唇角艱難地扯出一絲親昵的笑意,
“母後來了。”
太後點點頭,並未當即發作,兀自坐下後關切問道:
“皇帝這是怎麼了?”
侯院判後退一步,向二人拱手一揖,道:
“啟稟皇上、太後娘娘。皇上此乃急怒攻心,氣血逆亂,上衝清竅,故而引發的頭疼。
微臣即刻擬一劑安神定誌、平肝潛陽的方子,皇上用下早些安寢,明日便能大好。”
沈晏辭揚手示意侯院判退下。
旋而指尖深深陷進跳動的太陽穴,啞著聲音道:
“母後。宜妃心思歹毒至此,她伺候朕多年,朕竟是容著這般蛇蠍女子,害了朕那麼多骨血......”
他抬起蔓著血絲的眸子,望向太後的目光中竟夾雜著幾分迷茫與脆弱,仿若在尋求一個答案,
“朕實在不明白,朕到底做錯了什麼,才要上蒼這般懲罰於朕?
先帝在時,兒子常見母後與皇貴太妃她們相處和睦。彼時六宮融洽,人人親厚。怎的到了兒子這裡,就偏生出這許多風波......”
太後本意是來興師問罪的。
可沈晏辭這番自責自述,偏如兜麵澆下的一盆冷水,熄了她的怒火。
她早已打好腹稿的那些質問與斥責,隻得被硬生生堵在喉頭,化作一聲安撫的歎息,緩聲寬慰道:
“人心難測。你無謂因著旁人的罪孽,而責備自身。”
沈晏辭垂眸頷首,愧疚道:
“深夜叨擾母後休養,是兒子的不是。麗欣的那些供詞,兒子是一個字也不信的。
隻是此事若在六宮傳揚開來,縱是捕風捉影,也恐有損母後聖德清譽。所以兒子才不得不請慧蓮姑姑入一趟慎刑司。”
他抬眸,看向太後的目光帶著懇切的保證,
“母後放心。兒子知道慧蓮姑姑伺候母後多年,勞苦功高,此番也必不會讓人對她用刑。她此去隻為與麗欣當麵對質,理清事實,堵住悠悠眾口。
若再為了兒子後宮的風波,令母後蒙受不白之冤,那才更是兒子的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