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空間不大,身側人的存在感就變得越發明顯。
池越本以為秦曄會延續剛才在門口的曖昧攻勢,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
秦曄卻隻是舒適地靠在椅背上,調整了一下姿勢,然後非常自然地將話題轉向了一個安全又容易展開的領域:
“我一直挺好奇你們職業選手的日常,”秦曄側過頭,眼神裡是純粹的好奇,
“是不是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訓練?會不會很枯燥?”
這個問題恰到好處地落在了池越熟悉且願意談論的領域。
他放鬆了些許緊繃的脊背,目光投向窗外流動的街景,語氣平緩地回答:
“差不多。規律的訓練賽、個人練習、複盤分析,占大部分時間。”
“聽起來比我們拍戲還單調。”秦曄輕笑,聲音裡帶著理解,
“我們至少還能換場景,換對手戲演員。你們每天麵對的都是電腦和固定的隊友吧?”
“嗯。”池越應了一聲,頓了頓,似乎覺得太過簡略,又補充道,
“賽場上的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高光,背後是成千上萬次重複練習。
每一個走位,每一個技能的釋放時機,都需要形成肌肉記憶。”
他難得地多說了幾句,描述著那種將形式判斷、複雜決策壓縮成本能的枯燥與必要。
秦曄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我明白。就像我們背台詞、走位、找鏡頭感,
看起來是瞬間的爆發,其實也是台下無數遍的練習。不過,”
他話鋒一轉,帶著點調侃,“你們好歹是團隊作戰,我們有時候對著綠幕或者空氣演戲,那才叫考驗想象力。”
他巧妙地找到了彼此職業的共通點,又用自嘲的方式拉近了距離。
池越的嘴角幾不可查地彎了一下:“聽起來是不容易。”
“可不是嘛,”秦曄順勢分享了一個在片場因為道具失誤引發的搞笑糗事。
他講得繪聲繪色,連前麵開車的司機都忍不住笑了一聲。
氣氛在秦曄的引導下變得輕鬆而融洽。
池越發現,和秦曄聊天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
他不會刨根問底,也不會刻意迎合,總是能精準地找到話題的切入點,然後自然地延伸開來。
在他的帶動下,池越不知不覺間也透露了不少關於自己的信息
——比如他習慣在下午進行高強度單人訓練,晚上會和隊友分析戰術;
比如他其實對飲食不算挑剔,但偏好清淡;甚至偶爾提到了早期職業生涯時遇到的一些挫折和趣事。
而秦曄也在交談中,不著痕跡地分享了自己的許多側麵:
他喜歡嘗試不同菜係但不太能吃辣;他享受拍戲的過程但討厭無休止的等待和重複;
他看似隨性其實對工作細節要求很高;他尊重粉絲但需要私人空間……
當池越偶然間意識到,自己竟然已經不知不覺間在腦海中為秦曄勾勒出一個相當立體的形象時,心下不由得微微一驚。
他回想整個交談過程,秦曄並沒有刻意追問什麼,一切信息的交換都發生在一種極其自然、如同朋友閒談般的氛圍裡。
這種高超的溝通技巧和強大的親和力,讓池越在驚訝之餘,甚至產生了一絲歎服。
他抬眼看向身旁那個正看向自己的人,心想:
這人要是改行去做訪談記者或者心理谘詢師,大概也很有前途。
秦曄似乎感應到他的目光,他微微一笑,陽光恰好落在眼底,清澈又溫暖:
“快到了。聽說他們家甜點不錯,待會兒可以試試。”
池越移開視線,看向前方逐漸清晰的山景,“嗯”了一聲。
車內的氣氛安靜下來,卻不再有最初的尷尬和戒備,而是流淌著一種經過愉快交流後產生的、微妙的熟稔與平和。
池越第一次覺得,和秦曄單獨相處,或許並不總是一場需要嚴陣以待的攻防戰。
【這麼快就到了?我還沒看夠!】
【他們的氣氛好融洽啊,剛剛我都不敢大聲說話。】
【池越很難得這麼多話的,他每次采訪的時候恨不得用膠帶把嘴巴粘上!】
【秦曄套話技巧滿級!】
餐廳“雲巔”坐落於半山腰,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綿延的山巒和遠處城市的輪廓,景致開闊,令人心曠神怡。
環境優雅安靜,桌與桌之間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確保了私密性。
侍者引他們入座,是一個靠窗的絕佳位置。
秦曄很自然地替池越拉開了椅子,動作流暢不失風度。
池越頓了一下,還是低聲道了句“謝謝”,坐了下來。
這種細微的照顧,他並不習慣,但秦曄做得太自然,讓人生不出反感。
【哇!這環境!太浪漫了吧!】
【果然是情侶餐廳!秦曄你好會選!】
【好紳士誒!池越看起來冰山快融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