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隊辦公室內,出現了古怪的一幕。
一個派出所見習警坐在椅子上,一個人分析著案情資料。
而其他人呢?
他們都站在陸誠的後麵,看著後者的動作。
就仿佛……陸誠就是那個專業的,其他人都在等待陸誠分析結果。
這已經本末倒置了。
一整個刑警隊丟不丟人?
不過,現在大家都一心等待案子的真相被揭開,都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就連分局領導楊錚都負著手站在那裡,等待著陸誠把案情分析得透徹明朗。
蘇清舞眸光漸漸明亮起來,所以,這個在案發時間之前出現在方家胡同的外賣員,很有可能是那枚指紋的主人?!
他拿羊角錘,對林小蔓進行了多次擊打,也就是補了吳昊的刀。
拋屍的也是他。
但他為什麼那麼做?
動機呢?
而陸誠接下來的動作,又把動機明朗了。
隻見陸誠翻出林小蔓案發前後24小時內的通話記錄,當時分析過林小蔓的社會背景,想著她可不可能與彆人結仇。
經過走訪調查發現,林小蔓在皇家kvt當前台,很有職業素養,接待客人一直保持微笑,即便是一些醉酒客人揩油,她也是默默承受,因而收到了不少小費。
她是從外地來的,在江海工作已經三年,在她的人際關係裡,沒有找到和她有仇的。
陸誠抽出案發前通話記錄的那一張紙,再次用記號筆畫了個圈。
一個陌生來電,林小蔓拒接了三次。
“一個外賣員,手上還有很多訂單的情況下,急匆匆地把外賣送到方家胡同,卻不知道具體送到胡同內的幾號,而打電話給林小蔓。”
“當時林小蔓很可能是在化妝、洗澡或者上廁所,亦或是做瑜伽,總之,她掛了三次外賣電話。”
“當訂單已經超時,林小蔓感覺肚子餓了,才打電話問外賣員送哪裡去了。”
“這名外賣員氣急敗壞地找林小蔓,斥責她為什麼不接電話,地址也不寫清楚。”
“林小蔓的傲慢與偏見,和外賣員發生了口角,收到外賣後,又反手給了外賣員一個差評。”
“外賣員心底生出一股無名怒火,準備報複林小蔓,原本以為對方是獨居,卻沒想到吳昊找上了門,他就在窗外偷看、等待……”
陸誠仿佛是在講一個故事,而故事的結局大家都知道。
外賣員等吳昊倉皇逃離後,他翻窗進入出租屋,重新拾起了羊角錘,多次擊打林小蔓的頭部,直到對方失去呼吸。
之後,他開始運屍拋屍。
後巷沒有攝像頭,當晚又下起了雨,他利用送外賣的電動車,將林小蔓塞進裝外賣的塑料箱內。
整個故事說得通,但需要依據。
陸誠隔著塑料袋把林小蔓的手機打開,翻出外賣軟件,在6點57分的時候,林小蔓在確認外賣送達後,給了騎手差評,並投訴騎手對顧客辱罵、威脅。
平台偏袒用戶,在沒有調查的情況下,扣了騎手150塊錢。
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而這次,外賣員情緒爆發,衝動變成了魔鬼,使他墮入了深淵。
一切都說得通了。
案件清晰明了以後,大夥兒都盯著陸誠,眼中有震驚、好奇、佩服、訝異……
他竟然隻憑一個不屬於第一嫌疑人吳昊的指紋,就把原本的案情推翻了,然後梳理出一條看似離譜但現在又通順合理的故事線。
現在聽起來,大家都覺得“啊,案件的前因後果原來是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