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
饒城縣冰工廠的值班室還亮著昏黃的燈光。
距離值班室不遠的生產車間,燈火通明。
今晚是廠長秦保國同誌親自值班。
車間裡本該早早回家的軍工師傅們,竟無一人按時下班,都在自發的、積極的加班加點,鉚足了勁生產座鐘。
秦廠長對此相當滿意。
遙想當年,縣兵工廠正值巔峰,全廠上下通宵達旦搞生產,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猶在眼前。
自1977年開始軍轉民,兵工廠成了冰工廠,生產車間裡的大量軍工製造設備成了擺件。
經驗豐富的軍工老師傅們沒了用武之地,
辛苦培養的八級工也被借調去了東江機械製造廠……
秦廠長在縣裡的政治地位和話語權,也因此一落千丈,整個人意誌消沉,險些抑鬱。
“幸虧陳主任及時出現。”
想起陳俊生,秦保國當真是打心眼裡佩服和感激。
雖然他並沒有一次性把十萬台訂單完全交給縣冰工廠,但是首批兩萬台也不少了。
加之上午剛簽協議,下午就通過銀行公賬兌付五萬元生產預付款等一係列動作。
無一不在向秦廠長表明,俊生同誌是真心想要扶持本縣製造業。
從收到預付款的那一刻起,秦保國心裡的小算盤,已經撥弄了一遍又一遍。
按照滬城廠家18元每台的收購價來算,2萬台,合約價值三十六萬元整!
對比那出廠價5厘一根的白糖冰棍,就算把全廠的機器統統乾到冒煙、著火,也乾不出這麼高的產值來。
除此之外,還有額外給到軍工師傅們,高達每台2元的計件工資。
“如此豐厚的工資報酬,放眼全國,恐怕也隻有財大氣粗的滬城廠家舍得給了。”
秦保國同誌想想都激動,精神很亢奮,躺在床上一點睡意都沒有。
毫不誇張地說,這兩萬台滬城555牌座鐘生產訂單,可謂是把饒城縣冰工廠從生死邊緣拉回來的“救命仙單”。
直接盤活了這死氣沉沉的國營老廠。
秦保國心裡很慶幸,工廠的老班底仍在,底蘊猶存,生產設備和製造材料都完好密封在倉庫裡,隨時都能調用。
“俊生同誌終究還是年輕了點。”
秦廠長想到這,忍不住有些小得意,因為他在生產成本方麵耍了點心機:
“把生產成本控製在十五塊以內,對東江機械製造廠來說,很難辦到。”
“到了我們這,乾到十元甚至八元以內,照樣手拿把掐,利潤直接起飛。”
換句話說,隻要全廠上下齊心協力,保質保量地完成這批座鐘生產訂單,年底縣裡開表彰大會,保國同誌沒到場,縣委書記都得乾坐著等上一等。
“哎,長夜漫漫,無心睡眠,應該弄點花生米,再開瓶全糧液,好好喝兩杯的。”
秦保國睡不著,一骨碌爬起來,乾脆去生產車間走動走動。
他邊走就邊琢磨:“喝酒容易誤事,從今天開始,直到首批訂單全部完成,老子要戒酒、戒煙、戒色,魚也不釣了…
“不對,戒煙酒就好,我這年紀,色不了幾年咯。”
……
該說不說,這“生產計件製”的威力,真是讓秦保國這位當了十幾年國營廠廠長的人大開眼界。
原本他預估每個軍工師傅一天隻能生產出四台座鐘。
結果這從下午4點35分收到生產預付款,正式開工,到現在晚上11點20分,前後不到八小時,
效率最高的那位張德興張師傅,個人產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十台。
秦保國左看看,右看看。
抱著樣品和成本進行細致比對後,直接把張德興師傅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