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生憑外彙券和工作證,順利登記入住東方賓館。
他和宋瑤同誌訂的是高級套房,給羅援朝安排的是尊榮房,高城和高牆行政雙人房。
辦理好入住手續後,時間還早,陳俊生在房間裡洗個澡換身衣服,帶著高家兄弟出去“拜碼頭”。
市公安、工商、外彙管理局這三大單位是陳俊生的主要拜訪對象。
“俊哥,你跟公安局的領導打交道的時候,講的是廣東話?”
高城和高牆上次在杭城就已經養成了做筆記的好習慣,現在到了廣州,卻發現根本無從下筆,聽都聽不懂。
“在廣東這邊走動,不會說粵語,很容易吃虧。”
陳俊生之所以願意帶高家兄弟出門辦事,正因為看重兩人認真好學:“我之前經常收聽港城和廣東的電台。”
“原來如此。”高城恍然。
聽俊哥這麼一說,他馬上意識到自己需要買台收音機。
“廣東話還蠻容易懂的,至少那幾個咩咩咩我聽懂了,是羊叫。”
高牆笑嘿嘿地接茬說道:“俊哥跟外彙管理局的同誌談話的時候,我真是雲裡霧裡,一句都聽不懂。”
“不錯嘛,小高,都會用雲裡霧裡這樣的高級詞彙了。”
陳俊生先是誇了高牆一句,然後解釋道:“我跟外彙管理局的同誌交流,說的是英文。”
“英文?”高牆愣了愣,心想我滴個乖乖,俊哥不愧是文曲星下凡啊。
其實這就是陳俊生來廣東做生意的優勢所在。
前世他在特區待了二十多年,做的是外貿生意。
起步階段,曾狠下功夫苦練粵語和英文。
八零年代初,國內能說一口流利英文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就連很多中學的英語老師,講課的時候都磕磕絆絆,水平相當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熟練掌握並運用一門外語的人,就能優先吃到時代的紅利。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入鄉要隨俗,找廣東人辦事要給喝茶錢。”
走出外彙管理局的時候,高城煞有介事地在記事本上做了個總結。
歸根結底,陳俊生善於動用一切手段和資源來包裝自己。
不過,總有人不吃這套。
“陳生,過分了。”
工商局的副局長戴勁蓀同誌,當麵把陳俊生“孝敬”的兩百元喝茶錢扔還給他。
表麵上看,戴局長清正廉潔,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實際陳俊生心裡門清,人家是嫌他給得太少,“你這點錢,我很難幫你做事”的意思。
“直說吧,想讓我幫你辦什麼事?”
戴勁蓀麵色嚴肅地問了句,眼神始終在打量著陳俊生。
陳俊生笑了笑,說:“戴局長,彆誤會,我不是想請您幫忙辦事,而是希望您能給我行個方便。”
戴勁蓀眉梢動了動:“說重點。”
“是這樣的,我手上有批滬城555牌座鐘要鋪進廣州的百貨商店。”
陳俊生半真半假地說道:“上午已經跟百貨商店的領導談妥,現在特地過來跟您打聲招呼,報備一下。”
廣州市場環境與杭城完全不同,這邊是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之一,工商局的話語權相當重。
陳俊生的貨要鋪進廣州,單單跟百貨商店的領導打交道談合作是遠遠不夠的。
“你倒是蠻懂事。”
戴局長先是點點頭,然後抬手捏著肉顛顛的下巴,略作沉吟道:“你這個生意利潤很高,你手上的貨,來路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