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茶樓的占地麵積是雲想服裝店的兩倍有餘,原身為地主大院,青牆黛瓦,雕欄畫棟的很有古風古韻。
茶樓正門不遠,便是已經動工兩個多月,廠房、職工宿舍、研發中心、辦公大樓等主體框架初具雛形的複興電子實業公司青芝塢工廠。
青芝塢工廠隔壁,也是一片正在建設中的大工地,據說有個海外歸來的富商在此投資辦廠,同樣要進軍家電產業。
“等這兩座大廠正式開工投產,青芝塢這一片,就成了景區+大學+產業集群的黃金商圈,在這開店,跟提著麻袋撿錢沒多大區彆。”
陳俊生做生意喜歡熱鬨,他可不管隔壁的競爭對手是哪路神仙,總之我已經提前在周邊布好局,你落子,就相當於給我創造附加值。
另外,在他的商業邏輯裡,多來點競爭對手是好事,免得槍打出頭鳥,攤上事了想往友商頭上潑臟水,或者想拉幾個人來墊背都沒處找去。
家電產業在八九十年代的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這片江湖,注定有人立於潮頭,風光無限,也必然有人頭破血流、慘淡離場。
“什麼,你要把老鄉瓜子廠賣給杭城國營瓜子廠?”
陳俊生今天來西湖茶樓,和欣姨、芸姨還有瑤姨坐在一起,不是吃飯喝茶的,而是跟這三位原始股東商議出售老鄉瓜子廠這件大事。
“最困難的時候你都堅持不賣,現在渡過難關了反而改主意,想把它賣掉?”
小喬同誌是跟著陳俊生從西湖電影院門口擺攤賣瓜子,一點一點看著他把廠子做起來的,聽到這臭小子要把瓜子廠賣掉,臉上滿是驚訝。
曉芸同誌就更不用說了,老鄉瓜子的炒製技術、口味配方,是她帶著廠裡那五個女工,熬了幾個通宵研發出來的。
陳俊生說賣就賣,她心裡舍不得,嘴上卻沒有半句反對。
隻有宋瑤同誌最淡定。
她清楚的知道,陳俊生開瓜子廠的目地,無非是打算在年前賺一波快錢。
利益到手,見好就收。
至於為何要在全國範圍內攪起“有獎銷售”的風波,那顯然是早有預謀。
他想在自己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把全糧液酒廠的銷量也帶動起來。
說到底,這壞小子無論乾什麼,心裡始終都裝著他的藝璿同誌。
當然了,陳俊生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隻要國營廠入局,他的犯錯成本便可以分攤出去,結果就會像現在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不了了之。
不過話說回來,為了防止以後被人翻舊賬,陳俊生現在最好的出路,就是高價賣掉老鄉瓜子廠,拿錢走人。
“我其實也不想賣,但是人家非要買。”
陳俊生笑著說:“五十萬,你們四個一人十萬,我自己留十萬,到時候咱一家五口安安穩穩的,一絲不掛的在家過個好年,多美啊?”
“什麼話…什麼叫一絲不掛的在家過年?真是沒羞沒臊,無牽無掛還差不多。”
小喬老師認真糾正陳俊生的用詞不當,腦子裡卻莫名其妙的閃過那個亂七八糟的畫麵感。
這混蛋臭小子,可真是個流氓。
“五十萬會不會太少了點?”宋瑤同誌提出疑問。
老鄉瓜子廠創辦至今不到兩個半月,淨利潤12萬有餘,而且銷量還在穩步增長。
五十萬的收購價,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筆巨款,但在這筆交易中,陳俊生明顯是半賣半送。
“不少了。”
陳俊生從來不做虧本買賣:“我還要了錢塘江三年的采砂權。”
“啊?”
這下子,宋瑤同誌有點懵了,要采砂權做什麼,砂子那玩意大江大河裡多的是,不值錢的呀。
喬書欣和齊曉芸眼神交彙,心知陳俊生這是已經做了決定,特地過來通知一聲,而非聽取她們的意見再行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