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晚秋家裡有台原裝進口的“鬆下”牌十四英寸彩色電視機,晚飯過後,一家人坐在堂屋裡嗑瓜子、看電視、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此前因為陳俊生的到來而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眼下似乎已經冰消雪融,無影無蹤。
八零年代初,電視頻道少得可憐。
這一時期最受關注的電視劇,當屬1980年國內首次引進的科幻劇《大西洋底來的人》,以及同年10月引入的第二部美劇《加裡森敢死隊》。
不過可惜,這兩部劇,固定每周四、每周六晚8點播放,逾期不候。
陳俊生對這種初級階段的美劇毫無興趣,他感興趣的是沈家的這台彩電。
“這玩意可真是實力的象征啊。”
陳俊生心中暗自感慨。
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1982年,家裡有台黑白電視機,都已經牛逼得不行了。
彩電這玩意,至少要90年代之後才進入尋常百姓家。
其實不然,七八十年代,正是隔壁東瀛國經濟騰飛、電子製造業發展勢頭最猛的黃金時代。
改革開放後,國內大城市的百貨商店裡能買到的冰箱、洗衣機、彩電等高端家電,多數都是東瀛進口貨。
與此同時,咱們的許多國營廠,也在積極與東瀛廠家合資創辦家電組裝廠,用市場換技術,自1984年始,便會迎來大規模量產。
所以,陳俊生創辦華夏複興電子實業公司,算是趕上了家電行業大爆發的頭班車。
他乾這事有兩個目地,其一是賺大錢,其二是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可能有人會問,不砍行嗎?太血腥了,好好賺你的錢不就得了?
陳俊生覺得不行,在家電行業,繞不開它。
你不搞它,它就搞你,你牛逼轟轟把它往死裡弄,它覺得你很猛,就隻能低下原本高傲的頭顱,反過來認你做爹。
但它隻配做狗。
“先不急,一步一步來,90年代以前,黑白電視機在國內還是主流。”
陳俊生認真想了想:“但是彩電技術要有儲備。合資做組裝廠沒有出路,最好先1比1複刻,再打國際官司拖它幾年,全力自研突破技術封鎖,繼而彎道超車,直至全麵領先。”
“俊生哥,你在想什麼?”
陳俊生轉頭看向沈晚秋,不太正經地用手摸了摸她的小腹,輕聲開玩笑道:“我在想,你肚子裡的這個孩子,咱給他起個什麼名比較好。”
這家夥也是真的騷,明明是偽造的孕檢報告,他都能跟沈晚秋搞得跟真的一樣。
不過還好,那份孕檢報告作為“黃毛”見家長的終極武器,由於威力過於巨大,陳俊生選擇暫時隱藏,不向丈母娘展示。
“我已經提前想好了。”
沈晚秋臉蛋殷紅,附在陳俊生耳邊低語道:“生男孩的話,就叫陳清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陳清泉?”
陳俊生挑了挑眉,這名字雖有幾分詩意,但總覺得很熟悉,好像在哪部電視劇上聽過。
“女孩的話,叫陳知意,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沈晚秋接著說道,然後征詢陳俊生的意見;“你覺得怎麼樣?”
“陳知意還不錯。”
陳俊生點頭認可“女兒”,卻對“兒子”不滿:“陳清泉不咋地。”
“慎重起見,我打算回家查查詩經和康熙字典。”陳俊生笑著說道。
“啊?”沈晚秋聽出了陳俊生的話外音,挽著他的臂彎小聲嘟囔道:“你今晚不在我家過夜嗎?”
“你媽對我有意見。”
陳俊生湊近沈晚秋耳邊,竊竊私語:“過夜這事要從長計議。我現在打算交給你一個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