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君主動把預算提高到1000萬,但卻故意賣了個關子,要讓陳俊生答應她兩個條件。
本以為陳俊生會急不可耐的追問“哪兩個條件”,怎料他隻是輕描淡寫的回應:“五百萬足夠了,不用增加預算。”
“真的不用?”李婉君眉梢動了動,能對增加預算無動於衷的人,她還沒見到過。
關鍵她可是非常豪氣地翻了個番,從五百萬提高到一千萬。
另外,李婉君雖說常年生活在港城,但是對內地也是頗有了解,彆的不說,就說陳俊生同誌在東江地區擔任民生經濟辦主任的薪資待遇,李婉君早就摸得一清二楚。
現在內地公職人員的工資標準,使用的依舊是1956年改革後的規定,正科級乾部的每月工資為89到101元。
也就是說,陳俊生一年的工資,隻有千把塊錢。
1982年,港幣和人民幣彙率基本1比1持平,1000萬港幣的投資預算,大致等於陳俊生一萬年工資。
“預算增加到1000萬,這個項目會很容易被更高層麵的領導看上,到時候很多工作反而不好開展。”
陳俊生很坦率地回答道:“雖然我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確保項目落地,並且保證18個月內讓你回本,但我覺得你和你們李氏家族,應該不想因為這個項目,得罪高級乾部。”
“原來你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
李婉君會心一笑,她剛才其實也在試探。
不過陳俊生給出的答案,顯然比她想象中的更有遠見,也更符合她的投資預期。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如何把風險控製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這是一門極為高深的學問。
和陳俊生這樣的聰明人打交道,李婉君心理上蠻舒服。
“我需要認真考慮一下。”李婉君不想答應得太快,她打算跟陳俊生多接觸幾次,順便再讓內地的朋友仔細查查他的底。
“好。”陳俊生點點頭,然後抿了口咖啡,這玩意除了聞著香之外簡直一無是處,加糖後依然泛苦,狗都不喝的東西,生產隊時期加進獸藥裡麵喂牲口,後世成了“牛馬”專屬。
雙方的正式談話到此為止,李婉君跟林佳慧閒聊,身上的bb機響了幾聲,隨後便起身告辭。
“你剛才乾嘛不問問婉君,她想要你答應哪兩個條件?”
李婉君前腳剛走,林佳慧隨後就忍不住好奇。
“因為我真的不需要增加預算。”陳俊生笑著解釋。
其實他心如明鏡,人家隻是借機試探而已,隻要不貪,不問,五百萬預算大概率能拿到,如果表現得很貪心,很急切的話,那一千萬就是張空頭支票。
一個成熟的商人或者政客,總能在談判的關鍵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不失鋒芒,合理克製自己的欲望。
“你這性格,挺適合炒股。”林佳慧笑眯眯地望著陳俊生,意味深長地評價道。
“我聽說,股市玩的是人性,彆人貪婪我恐懼,彆人恐懼我貪婪,可惜,真正能不折不扣做到這點的人,少之又少。”陳俊生說道。
林佳慧眼皮猛跳,彆人貪婪我恐懼,彆人恐懼我貪婪,這句話用在當前暴跌不止的港股市場上,簡直是指路明燈。
“要不要搏一把呢?”
林佳慧心裡認真想了想:“現在正是大家恐慌拋售的時候,我反向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