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生現在手底下既不缺人手,也不缺人才。
複興電子廠內,簽了勞動合同的正式工多達156人,暑期兼職240人,除極個彆同誌外,清一色本科大學生。
牟遠東從東瀛帶技術回來後,陳俊生手上多了一張王牌。
任命牟遠東為廠長,是讓他來牽頭組織搭建廠內首條,也是杭城首條彩色電視機生產線。
此外,陳俊生特地把柯文海和他的老鄉團從錢塘采砂廠調過來,目地是為了配合牟遠東的商業奇謀,把廠裡秘密生產的海量名表,經由黑市渠道,大規模銷往北方鄰國。
隻有這樣,才能為複興電子廠規劃中的彩色電視機生產線,以及剛立項的等離子顯示麵板、液晶顯示麵板研發項目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公司的組織架構裡,還缺個工會和紀律監管會,或許真可以考慮給餘清梨一個機會。”
陳俊生心中念頭閃爍:“小餘同學的綜合素質不比彆人差,家裡不缺錢,很難被收買。讓她來負責公司內部紀律監管和審查,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至於工會…找誰來負責比較合適呢?”
陳俊生左思右想,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
“成立工會、全員持股,在今後的“國有企業”改革的浪潮中,就能占據先機。”
“不過前提條件是工會的負責人要有權威代表性,而非擺設。”
雖然複興電子公司眼下是家“公私合營”企業,但是難保日後做大之後,屬性發生變更,因此陳俊生必須未雨綢繆。
“小曼,前幾天我讓你寫文章吹捧隔壁沈瑞祥沈總和強盛電子廠,有沒有著手去辦?”
“已經在寫了,我還讓清梨幫忙介紹《江浙日報》經濟領域的特約記者,準備給沈總做個專訪。”
“小餘同學挺厲害,居然能給你介紹省報的特約記者?”
八零年代,省報特約記者是香餑餑中的香餑餑,真正能用筆杆子戳死人的存在。
他們所到之處,高乾子弟見了都要禮讓三分,不敢造次。
“是的。”
小秘書螓首輕點,笑嘻嘻的說:“清梨很厲害的,出身好、人麵廣,省內許多大單位她都可以隨意進出,這次更是幫咱省了很大一筆公關費。”
“有的錢能省,有的錢不能省。”
陳俊生笑了笑,俯身從抽屜裡拿出一小遝備用的現金,一分為二交給小秘書:“這50塊錢是我私人給你的獎勵,另外這100塊,你給餘清梨送去。”
“我不要…”
小秘書擺手拒絕,略顯猶豫,又挺有性格的說:“要送你自己送去…讓我轉交的話,清梨肯定不收。”
陳俊生瞅瞅她,笑著問了句:“獎金不想要了?”
“想要…”
小秘書眼巴巴的望幾眼陳書記手上那五張新湛湛的大團結,抿了抿嘴,抵擋住誘惑:“不過事情還沒辦好,寸功未立,這五十塊錢獎金太多了,我不好意思要。”
陳俊生見狀,故意虎著臉說道:“手伸出來。”
看到陳書記臉色微沉,陸曼以為他生氣了,趕緊把手伸出來,低頭不語,心頭忐忑。
“給你就拿著。”
陳俊生啪的一下把錢拍進小秘書的掌心,語氣平和地說:“另外,下個月開始,給你加5塊錢工資。”
“哦。”小秘書哦一聲,弱弱地問;“之前不是說…暑期加班給三倍工資嗎?”
陳俊生笑道:“三倍工資和加薪不衝突。好好乾,我不會虧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