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生讓小秘書給他寫一篇《關於隴西省推進價格機製改革的若乾意見》的社論,目地不是給報刊投稿,而是準備帶上這篇文章回隴西,謁見喬省長。
這是關係到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和轉型的宏觀形勢分析,也是陳俊生首次利用“先知”的身份,為執掌一省經濟大權的老丈人建言獻策。
除此之外,陳俊生還打算給老丈人遞刀子!
沈軍和丁濤想鬥垮老喬,讓喬家的日子不好過,陳俊生準備以身入局,揭沈軍和丁濤的老底,讓他們兩家的日子沒法過。
“當初根基太淺,為了拿回自己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都要玩命才行,現在…喬、齊、林、宋四家,全都團結在我身邊,我的劍未嘗不利。”陳俊生心裡想了想。
不過話說回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計劃經濟時代的價格機製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
陳俊生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先把改革思路帶回東江地區,讓徐專員把把脈,再做定奪。
“這篇文章,是你寫的?”
9月17日下午兩點,一向極少在地區行署露臉的陳副秘書長,帶著一篇經濟改革方麵的激進文章出現在專員辦。
中午剛參加完飯局,醉意微醺的徐專員打起十二分精神,戴上眼鏡仔細研讀,認真對待。
“是的。”
陳俊生點點頭,說:“文中有許多理論不成熟或者存在紕漏的地方,想請徐專員幫忙斧正。”
徐專員沒說話,抬手推了推老花鏡,低頭逐字逐句的默讀陳俊生這篇文章裡的核心內容:
“城市商品價格實行全麵市場化,部分大宗商品實行國家宏觀調控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激進,太激進了。”
徐光宗看得心驚肉跳,麵色卻平靜如水,抬眼盯著陳俊生瞅了片刻,微笑問了句:“你這文章,原本應該是打算繞過地區,直接遞到省裡去的吧?”
“確實有這想法。”
陳俊生在徐專員麵前沒必要藏著掖著,畢竟標題涉及到的是隴西省,他故意暴露出來這點小心思,當然逃不過老爺子的火眼金睛。
“這篇文章,從宏觀和微觀兩大主流經濟理論方向,點出國內價格機製改革的迫切性,用紮實的經濟數據和社會調研作為論點支撐,以此提出非常有前瞻性、可行性的改革舉措,有理有據,文采斐然。”
徐專員先表揚,然後臉色嚴肅起來,話鋒一轉:“但是,經濟問題是最大的zz問題,推進城市商品價格機製的改革,不在於一省、一地,而是全國一盤棋!”
老爺子這番話,沒有一個字在批評陳俊生。
可落到陳俊生耳朵這,卻是字字句句都在點他的穴。
他也聽懂了老爺子的話外音:經濟改革可以激進,但絕不能貪功冒進,稍有差池,就會給國家和人民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必須慎之又慎。
“徐專員,我這還有另外一篇文章。”
陳俊生笑著給老爺子呈上第二篇文章。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