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家晉升為初級棋士,修煉也愈發艱苦了。
初級棋士的修煉課程比入門棋士的翻倍還多一節,而且為了因材施教,第一堂還需測試大家具體的棋力值。
院長顧清風站在講台,敲了敲黑板上“棋力容量”四個大字說道。
所謂棋力容量,顧名思義指的是人體內能裝多少棋力的意思,就如一個水杯能裝多少水一樣。
棋力可以消耗,也可以恢複,但不管怎麼恢複都不會超過容量值。
在傳統的棋力測評標準中,棋力容量是用段位來衡量的,棋力一二段為入門級棋士的晉升條件,然後從低到高依次為三四段初級,五六段中級,七八段高級,九十段特級,十一二段大師,十三四段特級大師。
由於這樣看起來不直觀,所以棋院為了篩選出優秀的棋士,又發明了一種新測試儀,並增加了一個新標準。
按照新標準,棋力一段的容量值在100之內,最高不超過100,這也被稱為棋力初始值。
當然,隨著棋士不斷升級,棋力容量值也會隨之不斷提升,但是不管怎麼提升,每提升一級也隻會在初始值的基礎上翻倍,比如,初始值是30,升到二段後就是60,三段是120,四段是240……以此類推。
如果棋士一段的棋力初始值已經是100,那麼後麵升級後容量值都是滿的,二段滿容量值是200,三段是400,四段是800,五段是1600……
因此,一段棋力初始值100這個數字也叫初始棋力最大容量值,直接影響以後修煉的差距。
每個棋院都會篩選出最優質的初級棋士,然後擊中資源來培養,好讓他們趕緊升級,到時候代表棋院去參加“棋院排名對弈大會”,拿個好名次。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棋力容量值呢?
棋力的多少取決於靈魂修為的多少,即是初始棋力最大容量值也跟人的靈魂強弱相關。
若是人的靈魂越強大,初始棋力最大容量值也會發生變化,變得越高。
因此,提升的方法有五種。
第一種,打坐:人在打坐的時候可以進入無我的狀態,心如止水,也就是放空自我,能吸入環境裡的靈子,相當於把杯子倒空,再加入原料重新打造杯子一次。
第二種,自省:同樣把靈魂比喻成杯子,但沒有人的靈魂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許多缺點,也就是說這個杯子上有許多洞。水會通過這些洞漏掉,靈魂修為也一樣。因此,多思考自己的人生,多了解一下自己,便能找出自身的缺點,修正缺點就可以讓靈魂更完美,重新打造的杯子也能更完美。
第三種,磨練: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磨練的過程。生活中,所有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而這些挫折便能使人的靈魂變得強大,像肌肉得到鍛煉後變得強壯一樣。
第四種,丹藥:服用特殊的丹藥既能強化身體,也能強化靈魂。
第五種,附靈:棋士到了一定境界後就能從本命棋子中培養出自身特有的棋靈,棋靈也有自己的初始棋力最大容量值,讓棋靈附在身上相當於在杯子上再疊加杯子,能裝的水自然更多了。
前四種可以反複循環修煉直到初始值到達最大值為止。
隨著自身的棋力容量值增加,棋士可以操控的棋子和使用的棋術也會越多,越高級。
顧清風念完書上的內容後,喊道:“理論的東西就講到這裡,現在大家可以排好隊,一一上來測試一下各自的棋力容量值。”
棋士們都站起身排好隊,準備測試棋力容量。
講台上放了一台立式測試機,常人高度,長方體,最頂有一個顯示板,有點像量身高的機器。
隻要有人站上前,一道紅光腳掃頭頂,頭頂上方的顯示板便顯示出該人的棋力容量值。
這塊顯示板由一個顯示框和三十塊長條型的發光石組成。
顯示框被分成三個區域,從左到右分彆代表著百位、十位和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