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家都不理解,為什麼範羽要讓,李健為大家講解其中的技術,畢竟在場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商場精英,而不是科學家。
等到李健教授,坐回原位,範羽這才開口說道:“我的打算是推出一個換電服務,畢竟所有的混合動力汽車,都是統一的電池規格。”
“我們在進行研發的時候,就預留了,可以進行人工換電的功能。”
“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應該怎麼去製定,換電的模式以及價格。”
大家聽完範羽的話,這才恍然大悟,這樣的事情,才是在場各位的強項。
緊接著,大家就以這個問題討論不決,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其中一部分人,認為包月比較合適,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按次數計費比較合適。
而全部采用包月的話,這對於一部分很少用車的人來說,是非常不劃算的。
但如果是計次收費的話,那麼對於經常使用汽車的人來說,又非常的不公平。
反正大家,各自說著自己的理由,試圖說服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
於是乎,大家就因為意見不合,一直商討到了晚上7點過,最後才製定了,大家都比較認同的方案。
總共被分為了三個方案,第1個方案就是包月製,包月的費用是2888元30天,不限次數換電。
這個方案,主要是提供給跑出租的用戶,以及需要經常跑長途的用戶。
第2個方案就是記次,要知道,一組石墨烯電池在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使電動汽車行駛600公裡。
所以說,直接換一組滿電量的石墨烯電池,單獨收費是120元,也就是說每公裡0.2元。
而第3個方案就是記次套餐,也就是說,這個套餐,一個月可以換電12次。
一個月的套餐費用是999元,這樣的價格可就比,單次換電便宜很多了。
雖然說這樣的方案已經製定下來了,但是要真正的實施,卻還需要下半年的努力才行。
畢竟,那些充電櫃設備,全部都還處於大批量的生產過程中,目前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鋪設。
於是第2天又接著開會,而第2天的會議就是,怎樣去實施這樣的一個計劃,並且,範羽也覺得,可以先發布一款混合動力汽車。
等到所有的充電櫃鋪滿全國後,才開始進行,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在範羽想來,這樣的話,銷量肯定就能上去的。
因為換電設備,可是一鍵換電的,直接打開後備箱,裡麵就會有一個換電按鈕。
隻需要按一下那個按鈕,一組石墨烯電池,就會自動彈出。
而用戶不會使用的話,也會有專門的人員幫助更換,隻需要短短的幾秒鐘時間,就可以完成更換工作。
又經過了整整一天的會議後,這才把所有的工作都確定了下來。
首先是國內的集團安排,開始開展充電櫃的鋪設工作,由於前期,範羽經過了2年的直營連鎖店開設工作,所以說,這個工作已經非常的簡單了。
隻需要把相應的充電櫃,放到直營連鎖門店上就可以了。
第2個就是,開始進行下一款汽車,和下下款汽車的預熱。
並且在今年年底,就必須要把所有的工作全部完成,大家對於範羽下達的任務,紛紛表示完全沒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