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那場波瀾壯闊的“權力交接”,以顧晚舟的完勝,落下了帷幕。
顧氏集團,這艘一度瀕臨沉沒的巨輪,在換了一位年輕得過分的“女王”舵手後,不僅穩住了航向,甚至還以一種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速度,重新揚帆,破浪前行。
然而,大海,從來不會永遠風平浪靜。
一個月後,顧氏集團,首席戰略官辦公室。
這間位於頂層的、擁有最好視野的辦公室,已經被重新改造。一邊,是擺滿了各種商業典籍和曆史文獻的巨大書架,充滿了老派的沉穩;而另一邊,則是環繞式的全息數據屏幕和智能交互係統,充滿了未來的科技感。
古典與現代,在一間辦公室裡,形成了完美的、矛盾的統一。
就像它的主人,顧晚舟一樣。
此刻,她正看著一份由新任CEO顧承澤(曾經的檔案室管理員)剛剛提交上來的集團季度財報預測,眉頭,微不可查地,蹙了起來。
財報的數據,很“漂亮”。
在吞並了林家的優質資產,並完成了內部的降本增效後,集團的賬麵利潤,前所未有的健康。
但,顧晚舟看到的,卻是這份“漂亮”背後,隱藏的巨大危機。
——**創新乏力**。
顧氏集團,就像一頭體格強壯、肌肉發達的巨獸,但它的心臟,卻在日漸衰老。
集團賴以生存的傳統製造業和地產業,正在被新時代飛速發展的科技浪潮,一點點地,拍死在沙灘上。
而她布局的那幾個未來賽道——大哥的風投,二哥的文娛,三弟的生物醫藥,都還處在嗷嗷待哺的“燒錢”階段,短期內,根本無法為集團貢獻利潤。
青黃不接。
這才是顧氏目前最真實的寫照。
也是她,這位新任女王,必須解決的、最棘手的難題。
“咚咚咚。”
辦公室的門被敲響,顧博遠走了進來。
他如今已經是戰略風險投資部的負責人,整日與那些最前沿的科技和最瘋狂的創業者打交道,曾經那股“書呆子”氣已經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與銳氣並存的投資人氣質。
“安安,”他將一份文件,遞到了顧晚舟麵前,神情,卻異常凝重,“季辰,又來了。”
顧晚舟的目光,從財報上移開,落在了那份文件上。
封麵上,用燙金的字體,印著一行標題——
**《關於“GPower”新能源戰略合作計劃書》**。
“GPower”,是顧氏集團旗下,一直致力於新能源電池研發,卻因為技術瓶頸和資金問題,常年處於巨額虧損狀態的子公司。
也是顧氏未來轉型之路上,最重要,也最燒錢的一顆棋子。
“他想做什麼?”顧晚舟的語氣,聽不出喜怒。
“他想……‘合作’。”顧博遠的聲音,有些乾澀。
他翻開計劃書,指向了核心條款。
季辰,或者說季氏集團,提出的合作方案,堪稱“慷慨”到了極點。
——**季氏,將向“GPower”項目,一次性注資,一百億美金!**
——**並且,季氏將向顧氏,無償開放其在北美和歐洲,所有的鋰礦資源供應鏈!**
——**同時,季氏還將把自己旗下,最頂尖的電池技術實驗室,與顧氏共享,共同研發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
錢,資源,技術。
每一個條件,都像一塊巨大的、香甜無比的蛋糕,精準地,砸在了顧氏最饑餓、最需要輸血的地方!
顧博遠看著這些條款,都忍不住心跳加速。
他很清楚,如果能得到這筆“投資”,顧氏集團“青黃不接”的困境,將迎刃而解!甚至,能一躍成為全球新能源賽道上,最有力的競爭者!
“他的條件呢?”顧晚舟的聲音,卻依舊平靜得像一潭深水。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尤其是,當這頓午餐,是由一隻名叫“季辰”的、最狡猾的狐狸,親自端上來的時候。
顧博遠艱難地,翻到了計劃書的最後一頁。
那上麵,用最小的字號,寫著季辰的“條件”。
**條件一:季氏集團,將以“技術入股”和“資源入股”的形式,獲得“GPower”新公司49%的股權。**
這個條件,看似公平。顧氏依舊保持著51%的控股地位。
但是……
**條件二:為保證項目高效推進,新公司董事會,將由七人組成。顧氏占四席,李氏占三席。但,所有涉及公司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必須獲得超過三分之二,也就是至少六名董事的同意,方可通過。**
“看到了嗎?”顧晚舟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這,才是他真正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