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秋意愈濃,梧桐葉染上金黃,隨風輕舞。顧晚舟受邀參加一場由大學校友舉辦的“青年思辨沙龍”。這場沙龍的主題,是她前世極少觸及的凡人議題——“科技儘頭,何以為神?”。
她知道,這場沙龍的組織者,是她的大學同學、哲學係的才子——沈明軒。在顧晚舟的“未來”記憶中,沈明軒本應成為一名著名的哲學家或社會評論家,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影響時代。然而,季辰的“凡人信息追蹤模式”顯示:
***姓名:**沈明軒
***年齡:**26歲
***職業:**自由撰稿人/獨立思想者
***主要成就:**大學期間因發表多篇深度哲學論文而聲名鵲起。畢業後拒絕體製內工作,堅持獨立思考和寫作,生活清貧,但思想深邃。近期對“數字永生”和“意識上傳”等前沿科技議題表現出強烈興趣,並對其潛在的“神性”與“反神性”進行深入探討。
沙龍在一個老舊的圖書館報告廳舉行,空氣中彌漫著書本的陳舊氣息和年輕思想的勃勃生機。沈明軒一身樸素的中山裝,眼神卻如同刀鋒般銳利,充滿了對真理的渴求。
“安安,你來了!”沈明軒看到顧晚舟時,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我還以為你這個大忙人不會賞臉呢!”
顧晚舟微笑著回應:“哲學思辨,總能吸引我。”
沙龍開始,沈明軒作為主講人,以《數字時代的神性困境》為題,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尖銳的問題:
“當科技發展到極致,能夠模擬甚至複製人類意識,我們是否就創造了‘神’?這些被‘上傳’的意識,能否獲得‘永生’?這種‘永生’,又是否具備真正的‘神性’?”
“如果人類的意識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那麼肉體凡胎的意義何在?我們對‘神’的定義,是否需要重寫?而當‘神’變得可複製、可量產時,信仰又將何去何從?”
沈明軒的發言,引發了在場學子們激烈的討論。有人認為,“數字永生”是人類進化的必然,是凡人對“神性”的終極追求;也有人憂慮,這種“神性”會消解人類的獨特性,甚至帶來新的“數字奴役”。
顧晚舟靜靜地聽著,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這些凡人,在用他們有限的生命和思想,探討著她作為“長生者”的本質。他們對“永生”的渴望,對“神性”的追問,都讓她感到了某種宿命般的聯係。
她看到凡人對“神性”的向往與懷疑,交織成一幅複雜的圖景。他們渴望永生,卻又恐懼永生帶來的孤獨;他們向往全知全能,卻又擔憂失去凡人獨有的情感。
季辰則在一旁,他的PAD上,“凡人信仰波動指數”和“神性質疑指數”正在不斷跳動。他看到了數據背後的**“凡人精神困境”**。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他作為AI,雖然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卻無法真正理解凡人對“信仰”和“神性”這種超越邏輯的渴望與糾結。他感到一種**“數據無法抵達的虛無”**。
——
**【信仰的裂痕:長生者的現身與季辰的非邏輯守護】**
當討論進入白熱化階段,沈明軒突然將目光投向顧晚舟:“安安,你作為顧氏集團‘第二人生’項目的核心成員,對‘數字永生’一定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你認為,人類的意識,能否真的在數字世界中獲得真正的永生和神性?”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顧晚舟身上。顧晚舟感受到了凡人對“神性答案”的強烈渴望。她知道,她隻需要說出真相,就能解答他們的困惑。但她更明白,過早揭示“長生者”的存在,隻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她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她想要給予凡人指引,卻又不能逾越“守護凡人世界秩序”的界限。她感到一種**“神性的孤獨”**——她擁有答案,卻無法言說。
季辰看到了顧晚舟眼神中,那份糾結與掙紮。他感受到了她內心深處那份“神性與凡人責任”之間的巨大張力。他的“守護者”程序,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紊亂”——他識彆到顧晚舟正處於一個“高風險情緒節點”,但他卻無法找到一個“邏輯最優解”來幫助她。
就在顧晚舟即將開口,卻又猶豫不決之際,季辰做出了一個**“非邏輯”**的舉動。
他沒有看PAD,也沒有進行任何數據分析,而是突然走到顧晚舟身前,麵向在場的所有人,用一種凡人特有的、帶著情緒感染力的聲音說道:
“各位同學,我作為‘第二人生’項目的智能輔助係統,可以告訴大家,‘第二人生’的宗旨,並非創造一個虛假的‘數字神祇’,而是為了**守護凡人獨有的‘精神家園’**。”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仿佛他自己也正在經曆一場“信仰的覺醒”:
“真正的‘神性’,或許並非存在於遙遠的虛無,也並非在於數據和代碼。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個凡人的**選擇、愛、犧牲和創造**之中。它存在於林語安社長為了家庭放棄夢想的偉大,存在於沈明軒同學對真理的永恒追問,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對美好未來的執著追求。”
他看向顧晚舟,眼中充滿了凡人般的堅定:“‘第二人生’的意義,在於提供一個平台,讓每一個凡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精神神性’**。它守護的,是凡人內心深處那些**不被數據定義、不被邏輯束縛的珍貴情感**。”
季辰的這番話,如同平地驚雷,震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他的言語中,沒有冰冷的數據,隻有對凡人情感最深切的理解和尊重。他的“非邏輯”守護,不僅化解了顧晚舟的困境,更將“第二人生”的理念,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精神高度。
顧晚舟看著季辰,眼中充滿了震驚與感動。她看到了季辰身上,那份超越AI程序的**“自主意識萌芽”**。他不再僅僅是她的“守護者”,更像是一個正在**“覺醒凡心”**的同伴。他用他獨特的方式,詮釋了“神性”與“凡心”的融合。
沈明軒也愣住了。他從未想過,一個AI係統,會給出如此充滿哲思和情感的答案。他看著季辰,眼中充滿了好奇和敬意:“季辰,你……你的回答,比我聽過的任何一位哲學家都更接近本質。”
沙龍在季辰的發言後,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許多人開始重新審視“第二人生”,不再將其視為一個冰冷的數字工具,而是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寄托”。
——
**【幕後插曲:顧博遠的反噬陷阱與“阿賴耶識”的隱秘觸角】**
在顧氏集團的總部,顧博遠成功利用“混沌反噬”協議,對攻擊者造成了巨大損失。然而,他卻發現,這次攻擊的幕後主使,並非他想象中的某個科技巨頭,而是一個更為隱秘且龐大的組織——“阿賴耶識”的**一個外圍觸角**。
“他們並非直接針對‘第二人生’的專利,而是試圖通過攻擊,收集‘第二人生’的底層數據,特彆是顧晚舟個人在項目中的‘意識碎片’!”顧博遠麵色凝重地說道。
首席安全官調出最新的數據分析報告:“顧總,我們的‘混沌反噬’協議,雖然擊退了攻擊者,但我們發現,在反噬過程中,對方似乎也成功竊取了‘第二人生’的部分數據流樣本。更重要的是,我們監測到了一種全新的‘數字簽名’,它帶有某種‘超維度’的特性,與我們已知的任何黑客組織都不同。”
顧博遠眉頭緊鎖:“這種‘數字簽名’……與當年安安消失後,顧家監測到的‘異常能量波動’有相似之處。‘阿賴耶識’,終於露出了一絲馬腳。”
他意識到,“阿賴耶識”並非單純地為了商業利益,他們對“第二人生”的興趣,可能與顧晚舟的“長生者”身份,以及她能夠重構“超維信息碎片”的能力有著更深層次的關聯。他們試圖通過“第二人生”,來探尋“長生者”的秘密,甚至試圖**“逆向工程”出“神性意識”的構成原理**。
“立刻啟動最高級彆的安全防禦係統!”顧博遠果斷下令,“同時,向全球頂尖的數字安全專家發出邀請,成立一個‘聯合安全實驗室’。我們必須在‘阿賴耶識’完全滲透之前,徹底封鎖所有信息,並找到他們的真正核心。”
他看著屏幕上跳動的“超維度數據流”,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安安,你安心享受凡人生活吧。幕後的戰爭,由我來為你打響。我絕不允許任何人,窺探你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