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時間,說來長,但若是用在修行之上,不過是倏然而過罷了。
薑寧盤坐在殘破的五指山之巔,目之所及,是滿天的大雪。
雪花覆蓋在他的身上,已經積累了厚厚的一層,連帶著眉睫發絲上,都帶著雪霜。
三個月,從第一日修行大品天仙訣,入道隻差臨門一腳,卻自碎金丹雛形,用以彌補自身到現在,已經過了足足三個月的時間。
世間萬物,有舍有得,天道尚有四九之缺,修行自然也並非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雖然孫悟空早已斷定,薑寧之天資三界少有,但自碎金丹雛形,還是給薑寧再次入道的修行路上添加了不少的阻礙。
你不去逐道,道自然不會來找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並不以任何事物為轉移。
足足三個月的苦苦求索,三月不飲不食,隻靠每日清晨那一道東來紫氣填補自身,薑寧現在的形象說不上有多好看。
但再怎麼不好看,也隻是外相,薑寧的內在,早已經在大品天仙訣金丹雛形的滋養之下,脫離了三五死劫。
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就該是薑寧不治而亡的日子,是他真靈自帶的衰劫之氣發作,讓他再次陷入困苦輪回的日子。
但在大品天仙訣的修行之下,這一道死劫早已經被渡了過去。
現在,薑寧隻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再次找到那臨門一腳的道途,並且直接踏過去。
漫天風雪裹著無邊寒氣,近乎肉眼可見的靈氣彙聚在薑寧的身邊。
在他的丹田之內,也有一個明顯無比的靈性漩渦,那漩渦在一步一步的縮小,凝聚,夯實。
但,總是差了最後那麼一絲。
距離修成大品天仙訣,火裡種金蓮,造化上金丹,還差了那麼一絲。
按理來說,到了這一步,尋常修者定然是苦苦求索,生怕錯過了一絲一毫的機緣。
但薑寧卻直接站了起來。
對他來說,現在有比入道更重要的事情。
順著薑寧目光眺望的方向,可見那漫天大雪之中,有一白馬踏雪而行。
牽馬的,是一隻金毛猴子,穿一身灰僧袍,圍一道虎皮裙,戴一頂佛字帽。
那馬上坐著一位僧人。
這一人一馬一猴,正朝著西方而去。
薑寧運足了目力,卻也隻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漸行漸遠,很快就糊成了不可辨認的一團。
正在此時,薑寧眼中的景色卻陡然清晰了起來。
準確的說,是那金毛猴子清晰了起來。
猴王轉身看向五指山,呲牙一笑,犬齒突出。
薑寧耳邊也響起了尖利的聲音。
“老和尚認定死理,三月時間,多一天都不行,好在你入道之日便在近幾日,為兄也沒甚擔心,這便先去了。”
“為兄乃是被逐出師門之不肖子,擔不起方寸山之名,如今三界,方寸弟子唯你一人而已。”
“祖師曾有教誨:我門下弟子,內修大道,外顯正心,入紅塵,當秉持逍遙意,慈悲心,不可濫威,也不可泛慈。但遇事端,當叩問自心,一切隨心而行,方可不受桎梏。”
“隨心而行,也有前言,當秉持正道,不可墮魔邪惡途,更不可假托隨心,行肆意濫罪之舉。”
“切記,切記。”
一番話,諄諄之意溢於言表。
薑寧細細記下,心頭複雜,遙望那猴王之影,稽首敬拜。
隨心而行嗎?
薑寧默默的想著,腳下,一步邁出。
‘啵……’
冥冥中,丹田一聲響。
丹田之內,靈氣凝聚,彙做一團,最終夯實為一枚龍眼大的丸子。
這丸子有些虛浮不定,隱間虛幻之感,卻又有幾分赤金繚繞,隱見金性不朽之意。
薑寧深吸一口氣,情不自禁的長嘯出聲。
‘轟隆隆隆!’
一聲長嘯,山巔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