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點頭,絲毫不管薑寧今天才去見的程咬金。
薑寧再次行禮後,轉身離開了兩儀殿。
大殿之內,隻剩下了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抬起手,手上是一枚玉戒指,看形製,乃是女子之物。
“玉英吾妹,你所受奇恥大辱,皆是二兄之過,亦是二兄之辱。”
李世民喃喃自語著,抬頭看向兩儀殿外,那與芒耳結伴而行的薑寧。
“你我兄妹二人雪恥之時,或已臨近也。”
…………
薑寧和芒耳一人一匹馬,策馬離開了皇宮大內。
朱雀大街上,薑寧有些漫無目的的走著,一旁的芒耳也不去問,隻是默默跟隨。
薑寧環顧四周,入目繁華景色,心中卻生感慨。
這長安,倒真不愧是赤縣神州最鼎盛之城。
也是最繁雜混亂之地。
單單是一日見聞,就足以讓人目不暇接。
看似高高在上的天子,卻受人鉗製,而那千古一帝自然不願忍受這般屈辱。
佛門大興就在眼前,卻總有那麼些貪得無厭的,連這麼十年時間都等不起。
邪祟懷舍利行於長安,誰也不知道佛門到底要做什麼。
而道門,顯然是見招拆招的那一個。
其實空性大師說的也不算錯,至少在表麵上看來,薑寧做了道門做了天庭的一把刀。
隻不過薑寧這把刀,並非是被道門所掌握,刀柄上的一根猴毛,便足以讓道門望而卻步。
更多的,是一種合作。
這一點,早在太白金星現身時,就說的明明白白了。
大佬們看的很清楚,孫悟空傳法了,但孫悟空自身有沒有資格傳法,誰也不知道。
到底是出師收徒,還是……代師收徒?
薑寧並不覺得自己看到了就是一切,但在他看來,道門代表著天庭,李世民代表著人間,而佛門,就是佛門。
佛法東傳,佛門注定興盛,但並不妨礙其他人給丫上眼藥。
道門現在就是這麼乾的。
或者說,是那高臥九重天的至尊示意的。
在薑寧看來,道門對自己的態度還算簡單,能為友就不為敵,能合作就爭取共贏。
而佛門就複雜一些了,一邊想要拉攏自己,另一邊又不舍得放棄某些布局。
典型的既要又要。
至於李世民這位唐皇,其實在薑寧看來是最簡單的一位。
人家就是想翻身而已。
猴哥被鎮壓五百年,李世民被威壓妥協,何其相似?
可這會是兩個個例嗎?
前車之轍,後車之鑒。
“巧了,我可不想走前轍。”
薑寧喃喃自語的說著。
“侯爺說什麼?”
芒耳沒聽清,小聲詢問。
“沒什麼,我是在想,這附近哪裡有山坡,向陽的最好,熱鬨些的更好。”
薑寧如此回答。
芒耳聞言,思索片刻後,撥馬轉向。
“巧了不是,小人還真知道這麼一個地方,風水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