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輕咳一聲。
“大孫,這日子還長著呢。”
“等到紅薯畝產千斤,皇爺爺再給你一個大的賞賜,也不遲。”
李易搖頭晃腦。
“皇爺爺,你可彆騙我哦。”
李世民哈哈一笑。
“皇爺爺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
“何況,咱們可是親爺倆,皇爺爺還能對你小氣不成?”
李易嘀咕道。
“說的也是。”
“反正皇爺爺死了之後都是我的。”
【叮!檢測到李世民心態不穩,獲得白色寶箱*1】
李世民:“......”
咱就是說,能不能說點吉利的。
他輕咳一聲。
“大孫啊,你這紅薯和辣椒,可要好好儲存。”
“馬上就要過冬。”
“雖說這兩天雪又小了,但是天氣還是寒冷的很。”
“彆把這兩個東西,凍壞了。”
“而且這你這些辣椒和紅薯,也隻能來年再種了吧。”
李易笑嘻嘻道。
“皇爺爺不要擔心,我已經讓人花錢建了火閣屋廡,裡麵四季如春,將紅薯和辣椒在裡麵暫時移栽,不僅沒有半點問題,而且,冬天長好了,還能吃!”
李世民一愣。
“火閣屋廡?”
李易耐心解釋道。
“這是自己起的名字噠!”
“其實與太府寺下屬的掌醢署,利用溫泉在冬天種植蔬果,沒有太大區彆。”
“我的火閣屋廡一樣可以在冬天種植春夏之季的瓜果蔬菜!”
“掌醢署能種植的,我的火閣屋廡能種!”
“掌醢署不能種植的,我的火閣屋廡也一樣能種。”
他在利用隆昌號賺到錢不久之後,就想方設法的將後世的溫室大棚原理照搬,準備在大唐建造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獨屬溫室。
不過此時的大唐根本沒有玻璃,想要照搬後世的溫室大棚,幾乎沒有可能。
而類似於冬天加溫種植蔬菜水果,其實從秦、漢就開始了,原理是利用天然的溫泉水種植。
溫泉的熱能能夠調節局部環境!
讓那些蔬菜瓜果能夠生長。
漢代已經出現了專門的溫室殿和用於種植的暖房。
到了大唐,這項技術已經是頗為普遍,不過仍然是隻能供皇室和貴族使用。
當然,無論是秦漢,還是眼下的唐,對這項技術仍然隻是浮於表麵,隻知道加溫,但是忽略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直到清代引進西方的玻璃,才將這項技術完善到巔峰。
李易當然沒有玻璃。
不過可以用雲母片或是牛角薄片代替,雖然透光性差了點,但是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替代品了。
就是有點貴!
李易很快讓隆昌號采集了大量的雲母片和牛角薄片用來做朝南的窗子,而整個屋頂則是覆蓋琉璃瓦。
整個火閣屋廡的建造,采用磚石+木構的結構。
光是牆體就有一兩米厚。
在牆體內留著中空的火道,底部則是連著爐膛。
隻要手下人開始燒炭,產生的熱氣就能通過火道循環,均勻將室內加熱,地麵則是鋪設火炕,直接為農作物根部增溫。
如此一來,便打造了一個近乎完美的小型溫室。
雖然沒有辦法普及,且成本極高,但是提供少量供應,卻是沒問題的。
大唐現在的溫水澆灌種植,恐怕隻能種植少數蔬果。
而他的火閣屋廡能夠種植的品類,就多了許多。
李世民聽到大孫自信滿滿的模樣,不由得心裡一驚,忍不住道。
“大孫,你這火閣屋廡難道比宮裡的還好?”
李易搖頭晃腦道。
“皇爺爺,三言兩語跟你解釋不清。”
“反正這火閣屋廡是我改良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