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直到回宮,都感覺仿佛活在夢裡。
那些堆積如山的紅薯,著實讓他心裡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雖然大孫跟他說過,這紅薯吃多了燒心,但若是真正等到饑荒的時候,能有東西吃就不錯了,又有誰會在乎燒心不燒心?
更不用說,大孫還跟他提及,這紅薯有多種儲存方法,可以磨成粉,也可以將其曬乾。
它產量高、耐儲存,這不是神物是什麼?
李世民心裡極為歡喜,可想到大孫的厲害,隱隱又有種悵然若失之感。
他剛入宮,便迎頭碰上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正從裡麵出來。
見到李世民,幾名重臣頓時一頓,連忙行禮:“臣等見過陛下。”
李世民瞥了他們一眼,笑道:“你們怎麼來了?又有何事?”
長孫無忌聞言上前,躬身道:“臣等正是來給陛下彙報長安城公共廁所的建造事宜與進度。”
李世民撚著胡須,道:“這公共廁所建造得如何了?”
長孫無忌隨即麵色嚴肅起來,回道:“回陛下,自您下令讓臣等負責實施公共廁所建造事宜,令工部郎中唐師德親自督辦後,我們便調集大量工匠,在長安一百零八坊中尋找合適位置、設計圖紙。”
“一切準備工作已於半月前就緒,隨即便開始動工,由工部官員親自督造。”
“如今,一百零八坊之中,城北的歸義坊、撫順坊已經各自建成了一座公共廁所。”
“隻因這兩地麵積較小,其他坊區麵積太大,一座公共廁所根本不夠用,隻能徐徐圖之。”
“按照工部的計劃,至少要兩年半之久,才能將長安城內全部覆蓋公共廁所。”
李世民聞言微笑道:“有這般進度,也算是喜人了。”
眾臣恭敬稱是。
房玄齡笑道:“皇長孫殿下真是越來越聰慧了。”
“這公共廁所看似想法簡單,卻是為我大唐解決了一個潛藏的災禍。”
其餘眾臣聞言微微頷首。
他們生活在皇城附近的坊區,周圍居住者無不是有權勢、有財富之人,自然不存在糞便遍地的情況。
何況大唐對隨地大小便是有刑罰的,隻是像歸義坊這類偏遠、窮苦百姓聚居的地方,約束力沒那麼強罷了。
他們此前也未曾注意到歸義坊的衛生條件極差,可若是有朝一日,這些遍地的排泄物引發疫病,那便是整個長安城的大災禍。
而這位皇長孫殿下,隻是略微思索便有了解決之法,且辦法合情合理,還能實現自給自足,就更為難得。
對他們這些縱橫朝堂、閱曆豐富的老臣而言,解決問題容易,可要將一件事妥善、有效且持久地解決下去,卻需要極高的智慧。
公共廁所看似簡單,隻是建造一些公用茅廁,可在此之前,卻從未有人這麼想過。
最妙的是,朝廷雖花錢建造了這些茅廁,但收集到的糞便卻能產生收益,說起來倒也不算白白出錢出力。
麵對眾臣的誇獎,李世民不置可否,淡淡一笑。
若是放在平日裡,自家大孫被這般誇讚,他必然極為高興,可今日見過那千斤重的紅薯之後,區區公共廁所的奇思妙想,與之相比便差之甚遠,他反倒沒那麼激動了。
當下,他笑著問道:“大孫確實出色。你們猜猜,今日朕去哪兒了?”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人麵麵相覷,隻覺得今日的陛下似乎有些不一樣。
隨即長孫無忌靈光一閃,忍不住道:“陛下,今日莫非是跟皇長孫殿下待在一起?”
李世民聞言笑道:“不錯。朕今日帶著司農卿李德,前往大孫在郊外的農莊。”
“大孫帶我們看了他在郊外種植的紅薯。”
“紅薯?”其餘幾人麵露疑惑,似乎有些不解。
李世民隨即解釋道:“此紅薯乃是大孫從海外獲得的一種莊稼,偶爾可做主食,種植簡單且極為高產。”
“大孫跟我說,這紅薯畝產可達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