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不滿意,可以跟皇帝抱怨去,跟他們說了也沒用啊。
柴令武安慰道。
“魏王殿下,隻是封太孫而已。”
“太子不也是當了這麼多年的太子,到現在甚至太子之位都有些難坐。”
“陛下不也是更寵愛魏王殿下嗎?”
“而如今陛下因為皇長孫的功勞,將其封為太孫。”
“但是陛下身體康健,日子還長呢。”
“以後這皇位,說不準落在誰手裡呢。”
“魏王殿下,又何須因此而氣餒?”
李泰聞言,總算是冷靜了一些。
“你說的對。”
“不就是個太孫嗎,老子一點都不嫉妒。”
...................
吳王府。
李恪麵色複雜。
他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慨然長歎。
“這位皇長孫,的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他雖然知道皇位根本不可能落在他頭上。
但是當今皇帝陛下當年不也是無緣皇位,最後以奇絕之機登基稱帝,心裡一直存了些念想。
畢竟,這可是皇帝的位置啊!
又有誰敢說自己不想當皇帝的。
李恪雖說不敢造反,但是當今太子名聲差,又是個坡腳,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父皇並不滿意,說不定哪一天太子被廢,他們這些其他兒子就有機會。
卻沒成想,這位大侄子直接被父皇封為皇太孫。
這是要將大唐留給這個孫子的意思啊。
想到此,李恪不由得又有些心灰意冷。
..............
晉王府。
李治眉頭緊蹙。
良久。
他才頗有些無奈的搖搖頭。
“沒想到竟冒出了個大侄子。”
“真是天意。”
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向來心機深沉。
雖然在李世民眼中頗為優柔寡斷,但是相較於其他皇子,他文韜武略卻絲毫不遜,自認為自己也有能力競爭太子之位。
畢竟,父皇諸多皇子之中。
才能較為突出的寥寥無幾。
李恪是其中一個,但是李治從未將他這個三皇兄放在眼裡。
相較於李恪的自我安慰,他看的格外清晰。
李恪不僅是庶子,更重要的是身具前朝血脈,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成為太子。
真正能夠有機會的,不外乎他母後長孫皇後的幾個孩子。
也就是李承乾、李泰。
而李承乾這個太子之位做的不安穩,極有可能被廢,李泰雖然有些文采,但是過於虛偽,沒有帝王之相。
隻要太子李承乾犯錯,他覺得自己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沒想到如今卻是冒出來一個大侄子,如此得寵。
愣是在一眾皇子明爭暗鬥想要成為太子的時候,大侄子直接被封為皇太孫。
看的出來,父皇這是要將大侄子當做繼承人培養。
誰還能競爭的過這位大侄子?
..................
東宮。
李承乾看著麵前這份明黃色的聖旨,臉色有些僵硬。
他轉過頭來,看著旁邊臉上笑容止不住的太子妃蘇氏,忍不住道。
“孤沒聽錯吧,父皇居然下聖旨封了易兒為太孫?”
蘇氏嘴角抑製不住的笑意,聞言不由得白了丈夫一眼。
“這有好懷疑的,我家兒子這麼聰慧,封太孫,不是很正常嘛?”
李承乾:“......”
他也沒說兒子不聰明啊。
隻不過,自己這個太子做的好好的,父皇怎麼又封太孫,難道還打算直接傳位給易兒?
那他這個爹,到時候乾啥?
填補一下自古以來皇太孫還有活著的爹的空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