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附近的大部分居民撤離,生物隔離帶也隨著原定路線快速建立起來。
十三小隊被要求再一次檢查生物隔離帶附近是否還有感染者。
因為這裡仍有30多萬人還未撤離,為了不影響撤離路線的推進,我們隻得從此處預留出幾個撤離入口,以供該區域人員繼續撤離。
當然,絕不能讓感染者有可乘之機。
一路向北巡邏,路上的感染者並不多,偶爾有幾隻在牆角處徘徊。
這些幾乎沒有威脅,一槍就能解決。
反倒是一些人類,總有一些幫派喜歡和部隊對著乾。
幫派集中的地方,大多被認定為不具有營救價值。而相應的結果就是要徹底消滅。
幾架武裝直升機並列而行,對著一些人員集中區域不斷發射導彈。不論是感染者,還是人類,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一陣轟炸後,大多數建築都成了廢墟。
廢墟裡不時傳來人類的哀嚎聲,屍橫遍野。
走在路上的我們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遠遠看到被炸地斷手斷腳的人,正在拚命向廢墟外麵爬去。
路過這片廢墟時,我們檢查有沒有活著的感染者,同時會順便解除他們的痛苦。
不過這對直升機上的飛行員來說,他們隻不過是完成了一次轟炸任務,並不在乎死的是誰。即使這裡有大量的婦女與兒童,那也無關緊要,她們仍然是沒有營救價值的人。
隻要看不到她們掙紮求生,痛哭流涕的樣子,那些按下導彈發射按鈕的人,就不會有愧疚感。
四號對趙長明抱有一些不滿,確切的說,四號不想再乾這些殺人放火的臟活。他也不認同趙長明的許多做法。
如果不是會被當成逃兵處理,恐怕四號早就退出小隊了。
這兩天下來,我們殺普通人的數量遠高於感染者。
原因也僅僅是上頭的一句沒有營救價值。
晚上,我們商討著明天進入臨安區的計劃。
進入臨安區,原有的一條撤離路線將要由此開始呈輻射狀散開,以同時接納更多的居民。
從緩衝區到臨安區,我們的撤離路線延伸了大概有80公裡。
每隔一段距離,都要留一部分人駐守撤離路線,確保生物隔離帶內的安全,尤其是一些較為薄弱的生物隔離帶位置。
同時,無人機巡邏,定點設置報警器,所有信息都由後方指揮部統一處理。
因此走到這裡,作戰人數也減少了接近四成。
而臨安區大概有300多萬人。
所以我們在人手方麵還是非常緊缺。
該怎麼高效控製300多萬人呢?
還要從中仔細甄彆所有的感染人員。
目前駐留在臨安區的部隊已經接近控製極限了,病毒感染隨時就要失控。
而我們不可避免的一件事,就是要處理掉任何潛在的感染者。
身上有傷的,體弱多病的,不服管教的,這些人都不會被允許進入撤離點。
再加上意外情況發生,混亂狀態下,造成的誤傷。
有很多沒被感染的普通人會死,而且人數可能會超出我們的預期。
趙長明向我們安排了明天的計劃,到達臨安區後,我們需要將戰線拉長進入臨安區內部,與那裡的居民緊密接觸,這可能有很大的危險。
生物隔離帶隻設立到臨安區外圍,同時指揮中心也會加派兵力,將撤離路線連通向金平區。羅雲區由南部緩衝區的另一支推進部隊負責撤離任務。
“臨安區內不會區分具有營救價值和無營救價值區域。所以即使有些地方混雜著感染者和居民,我們也要一個一個篩選。這樣很可能會造成群體混亂,我們務必要控製住秩序,該開槍時果斷開槍,絕不要猶豫。”
“還有,誤傷在所難免,但還是要儘可能避免。”
趙長明仔細與我們講解著到達臨安區後的各種注意事項。
“考慮到臨安區的狀況不太樂觀,前線中心要求我們明天7點就出發,爭取下午到達臨安區。”
眾人點點頭,但大多數人看起來都很疲憊,不僅僅是身體的勞累,還有內心的煎熬。
次日,我們將撤離路線繼續向東推進。
一路上幾乎沒有太多活人,到處都是屍體腐爛的臭味,偶爾有一些感染者在房子裡或者馬路上遊蕩。
這一塊區域大概是很早就淪陷了。
因為實在太臭了,我們戴上防毒麵罩,並且與清剿部隊一起,邊清理屍體邊推進路線。
一路走過來,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火海。
直升機依舊在前方開路,將路線兩側區域炸得粉碎。
我站在裝甲車頂部,負責操作重機槍。
裝甲車是經過改裝,車頭加了一個鈍角的鏟狀結構。會將路上的所有障礙物,不論是屍體還是石頭,都推掃到路兩邊。
我的右側坐著二號,他負責使用榴彈狙擊槍,主要是防止異變體的出現。
裝甲車一路穿過荒蕪的小鎮,再次進入鋼鐵森林。
這裡就是臨安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按照計劃,到達臨安區後,十三小隊要與其他中隊一起,在宜家新城的小區附近駐守。那是一個人員密度很高的小區。
不過那裡距離臨安廣場地鐵站隻有6公裡的距離。
不知道能不能有機會去王文樂所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