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的寒冷,最終被震天的鞭炮和濃鬱的年味驅散。
正月十五剛過,彆的村莊還在貓冬,河口村卻已經忙碌起來。
鄭世榮的資金到位速度很快,除夕未到錢便已經到了賬。
而陳川也是片刻不願意停歇,元宵節剛過沒幾天,三艘噸位遠超現有漁船的鋼殼漁船便出現在了河口村碼頭。
與此同時,村委的會議室內,劉水生攤開了幾張巨大的南洋海圖。
他每天埋頭其中,了解此次航線的各類水文情況。
許大海則是坐鎮罐頭廠開足馬力消化廣交會的訂單。
陳川自己最為忙碌,他頻繁往返於浦江和連城之間。
一方麵與鄭世榮派來的代表敲定協議。
另一方麵通過吳兆亮的關係,為這次遠航辦理各種手續和文件。
經過了兩個月的忙碌,紅旗漁業遠洋捕撈公司正式成立。
即使是有著雄厚資金和強大關係的情況下,所需要的手續依舊堆成了山。
而這次鄭世榮似乎是為了防備陳川,幾經波折之下,兩人的股權分成被敲定在了51和49。
鄭世榮占比51%,陳川49%。
對此,陳川其實並不在乎。
他並不需要紅旗漁業遠洋捕撈公司,他需要的隻是一個休養生息,好好發展的機會。
一個晴朗的上午,三艘鋼殼遠洋漁船緩緩駛離了河口村碼頭。
……
8天過後,海水從渾黃變成了深邃清澈的靛藍。
空氣也變得濕熱粘稠,這部屬於風暴來臨,而是一股熱帶的鹹腥氣息。
天空顯得更高,雲朵也更加碩大潔白。
“川哥,按照海圖和航速計算,我們現在應該已經進入爪哇海北部海域了。”
劉水生從駕駛室裡鑽出來,手裡拿著筆記本。
這三艘漁船鄭世榮特意搭配了10名水手,雖然經驗都豐富,但卻沒有一個人是出過遠海的。
而且和陳川以及劉水生的配合並不默契,以至於這段時間兩人都十分疲憊。
陳川接過望遠鏡,向四周望去。
這裡的海況與家鄉截然不同,海水能見度極高,偶爾甚至還能看到,色彩斑斕的魚群在船邊遊曳。
遠處開始出現了一些鬱鬱蔥蔥的綠色海島輪廓。
“注意觀察四周,尤其是其他的船隻。”
陳川下達指令。
在這片陌生的國際水域,謹慎是第1位的。
不止因為人生地不熟,還因為可能出現的人。
無論是漁民還是其他船隻,都值得注意。
團隊保持著三角形前進。
又航行了大半天,一直負責瞭望的船員突然喊道:
“船長左前方發現有船隊規模不小!”
陳川立刻舉起望遠鏡,發現西南方向,也就是船的左舷處。
一支由七八艘樣式各異的漁船組成的船隊正在作業。
其中甚至還有兩艘看起來噸位不小的運輸船。
這些漁船的樣式與國內和日本的都不同。
船上皮膚黝黑的漁民穿著簡單的汗衫,正忙碌的收著網。
“應該是本地的魚幫。”
劉水生根據之前查閱的資料判斷道,
“這群人一般都是依附於某個港口的勢力,會有些排外。”
就在這時那支船隊中分出了一艘速度較快的小艇。
不躲不避,徑直朝著陳川他們的船隊開了過來。
【表情】那小艇船頭站著一個精瘦的中年男子,隔著老遠就在用力揮手。
口音古怪但勉強能聽出是帶著些閩南腔調的華語。
“喂,新來的哪裡的船?懂不懂這裡的規矩?”
小艇靠近眾人才看清漢子臉上帶著的警惕和反感。
他打量了一番陳川他們船上的旗幟,那份警惕更是直接升級為了仇視。
“我們是紅旗漁業,從華夏浦江來的。”
陳川走到船舷邊,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沒有使用擴音喇叭,
“我們剛剛到這裡,正在熟悉海況,不知道有什麼規矩還請指教。”
陳川說完朝著流水聲,伸出兩個手指又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