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百姓自發地為他立起了長生牌位,日夜焚香叩拜。
把他當成了救苦救難的活菩薩,而那些在朝堂上幸存下來的官員。
在經曆了這場血腥的清洗之後也徹底沒了脾氣。
他們現在看劉啟的眼神就跟看神仙一樣,充滿了敬畏和崇拜。
他們終於明白跟這個男人作對是多麼愚蠢的一件事,順從他才是唯一的活路。
於是乎,整個大晉的朝堂出現了一副極其和諧也極其詭異的畫麵。
不管劉啟提出什麼政策,不管這個政策有多麼的離經叛道。
下麵都是一片山呼海嘯般的讚同之聲。
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提出半個不字。
整個國家就如同一個被設定好程序的精密機器。
開始按照劉啟一個人的意誌高速地運轉起來。
而劉啟在徹底掃清了所有的政治障礙之後。
也終於開始著手處理那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那個還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
他知道隻要這個孩子還活著一天,他,就永遠隻是個攝政王。
這個國家就永遠還存在著一絲不穩定的因素。
他必須把這個因素徹底地抹除掉。
然而直接殺了肯定是不行的,那樣會給他留下一個弑君的千古罵名。
也會給那些還心懷故國的人留下一個造/反的借口。
他需要一個更體麵也更決絕的方式,一個能讓所有人都無話可說的方式。
而這個方式他早就已經想好了,那就是,禪讓。
讓那個小皇帝心甘情願地把皇位讓給他。
就像曆史上那些著名的權臣一樣,走完這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從而名正言順地登上權力的頂峰,這個計劃聽起來似乎有些異想天開。
畢竟哪個皇帝會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讓人?
但劉啟卻有十足的把握。
因為他知道那個孩子已經被他徹底地嚇破了膽。
他現在彆說是皇位,就算是讓他去死,他都不敢有半句怨言。
他派趙高去跟太後和小皇帝進行了一次“親切友好”的交談。
沒有人知道趙高到底跟他們說了些什麼。
隻知道第二天,太後就帶著小皇帝親自來到了劉啟的攝政王府。
當著所有人的麵跪在了劉啟的麵前。
請求他為了天下蒼生為了江山社稷,接受劉協的禪讓登基為帝。
那場麵要多感人有多感人。
太後哭得是梨花帶雨肝腸寸斷。
小皇帝更是聲淚俱下,抱著劉啟的大腿死活不鬆手,非要讓他當這個皇帝。
就好像劉啟要是不當這個皇帝就是天理不容的大罪人。
而劉啟則表現得是“萬分惶恐”“堅決不受”。
他先是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太後的請求,表示自己對大晉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然後又聲情並茂地勸說小皇帝要以國事為重,不要意氣用事。
那演技簡直是影帝級彆的,把旁邊圍觀的那些官員都給看傻了。
他們心裡都在罵,媽的,真能裝,明明心裡想當皇帝想得都快瘋了。
表麵上還非得裝出一副忠臣的樣子。
真是虛偽到了極點,但他們嘴上卻不敢這麼說,他們一個個都跟著跪了下來。
和太後一起苦苦地“勸說”著劉啟。
“殿下,您就答應吧,您要是不當這個皇帝,我們,我們就不起來了。”
“是啊,殿下,現在天下隻有您才能帶領我們走向輝煌,您就不要再推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