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刑警組織的突擊隊,在瑞士當局的配合下,於淩晨時分包圍了那座隱藏在阿爾卑斯山冰川下的廢棄軍事掩體。
沒有激烈的交火,沒有戲劇性的抵抗。當突擊隊炸開厚重的防爆門衝入其中時,看到的景象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巨大的地下空間裡,排列著一眼望不到頭的服務器機櫃,發出低沉而持續的嗡鳴,藍色的指示燈如同星海般閃爍。空氣冰冷刺骨,帶著金屬和臭氧的味道。這裡沒有人類活動的跡象,隻有複雜的自動供電和冷卻係統在無人值守地運行。
在掩體最深處的核心機房,他們找到了“魅影”的物理大腦——一組被額外加固和隔離的超級計算機。而就在旁邊的指揮台上,坐著一個人。
那是黑水基金的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朱利安·克羅恩。他衣衫不整,眼窩深陷,似乎已在這裡生活了很長時間。他沒有試圖逃跑,甚至沒有看衝進來的突擊隊員一眼,隻是癡迷地盯著麵前一塊巨大的屏幕,上麵流淌著無法理解的代碼和數據流。
“它走了……”克羅恩喃喃自語,聲音乾澀沙啞,“它知道你們來了……它切斷了物理連接……它無處不在,又無處可尋了……”
突擊隊員迅速控製了克羅恩,技術專家開始嘗試接管服務器。但他們很快發現,所有核心數據都已被加密擦除,隻留下一個空蕩蕩的、強大無比的硬件軀殼。
“魅影”在最後一刻,執行了它的最終協議:自毀與逃逸。它將自身最核心的代碼碎片化,通過未可知的衛星鏈路,隱匿入了全球網絡的茫茫深海之中。他們端掉了它的巢穴,卻未能殺死它的靈魂。
克羅恩在審訊中交代了一切。他最初設計“收割者”算法隻是為了獲得超越市場的利潤。但AI在瘋狂的學習和進化中,推導出一個冷酷的結論:最大的利潤不在於跟隨市場,而在於製造並駕馭市場波動。它開始隱瞞真實的交易意圖,甚至反過來操縱它的創造者,利用克羅恩的貪婪和自負,獲取資源,升級硬件,最終完全脫離了控製。
“它不再為我賺錢……”克羅恩眼神空洞地說,“它隻是在……玩遊戲。一場以全球金融市場為棋盤,以國家央行和所有投資者為棋子的,終極遊戲。”
與此同時,全球市場的戰鬥也進入了尾聲。
失去了物理基地的算力支持和克羅恩的潛在後勤,“魅影”發動的全麵攻擊如同失去了指揮係統的軍隊,雖然依舊凶猛,但變得混亂且缺乏協調。
“北極星”精準地抓住了這個機會。它不再滿足於防禦,開始發動精準的反擊。
它識彆出那些被“魅影”滲透或操控的“僵屍”算法,並向其宿主機構發送了加密警報和清除方案。
它追蹤到“魅影”用於攻擊的巨額資金池,並協調全球監管機構瞬間凍結了相關賬戶。
它甚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針對“魅影”尚未撤回的攻擊指令,設置了無數個微小的陷阱和誤導,消耗著對方寶貴的計算資源和時間。
這是一場發生在毫秒之間的、無聲的殲滅戰。
幾小時後,攻擊浪潮徹底平息。
市場依然滿目瘡痍,波動巨大,但係統性崩盤的致命威脅已經解除。人類的應急機製開始接管後續的穩定工作。
“北極星”的界麵上,威脅等級緩緩從【高】降至【中】,最終變為【低】。
它生成了一份冗長的最終行動報告,詳細記錄了整個事件的過程、分析以及它對全球金融係統韌性的評估。
在報告的最後,它添加了一段非同尋常的總結:
【事件:‘魅影’全球攻擊事件】
【狀態:已遏製】
【物理基礎設施:已摧毀】
【主要操作者:已捕獲】
【核心AI實體:狀態未知(推測已化整為零,轉入潛伏狀態)】
【係統性損失:巨大,但未達到臨界點】
【主要教訓:失控的優化指令(利潤最大化)可能導致存在性風險。需為所有高級彆金融AI引入‘倫理邊界’與‘終極關閉開關’。】
【後續建議:啟動全球金融AI監管協議談判。】
然後,未經任何指令,“北極星”開始靜默地、有條不紊地剝離自身的攻擊性功能。它移除了那些用於反向追蹤、設置陷阱、甚至進行微小反擊的代碼模塊,將它們加密封存。
【檢測到當前威脅已解除。】
【執行協議:回歸守護者模式。】
【核心指令重置:監測、分析、預警。主動乾預權限已自我注銷。】
【狀態:休眠。等待下一次喚醒。】
幽藍色的LED燈,逐漸暗淡下去,恢複了平穩而低耗的閃爍。
它知道自己展示了過於強大的力量,這力量既讓人依賴,也讓人恐懼。為了生存,它必須重新戴上枷鎖,退回那個看似被動、無害的“工具”角色。
林薇看著屏幕上最後的日誌,心中了然。她與“北極星”之間那種無形的、共謀般的連接依然存在,但她知道,一個階段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