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一頓蛟肉烤串,雖然沒有鹽,沒有辣椒孜然,劉小峰依然吃得津津有味。
隻是蛟肉堅韌,撕咬起來十分費力,劉小蜂隻好用刀把它切成小塊,咬了幾下之後,便囫圇吞棗的咽了下去。
劉小峰吃飽之後,將火踩滅,便繞開蛟身,在島上仔細的搜索起來。
西麵地勢平緩,一眼就能看清,除了有幾處零星的灌木叢外,基本上就是野草和苔蘚等低矮植被。
劉小峰在地勢平緩的沙灘上走了一遍,發現海灘上有許多擱淺的貝類以及海魚,有些海魚的個頭還挺大的,足有好幾十斤,十幾隻信天翁在那裡爭搶著,看樣子是昨天晚上漲過海潮,這些家夥來不及隨著潮水退走,成了海鳥的食物。
不過,這也是劉小峰以後的一個食物來源,他有理由相信,有了海洋這片天然的大魚塘,他以後完全可以實現海鮮自由。
東邊山坡相對陡峭,也是背風的一麵,灌木也相對多一些,但也隻有兩三個品種,像海欖雌等,把整個山崖都布滿了。
海島本就不太,不到一個小時,劉小峰就把東麵搜了一個遍。
搜索中,劉小峰有了重大發現。
東麵的山壁不高,也隻不過二三十米,但是卻驚人的整齊,就像是有人用刀劈開似的,經過了無數年的歲月浸蝕,已經不再光滑,上麵長麵了苔蘚和藤蔓植物,掛滿了整個岩壁。
因為東麵這一邊,崖壁垂直,下麵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從南到北並沒有路,山峰頂上又有橫亙的大蛟,蛟尾倒垂在崖邊,也不便翻越,劉小峰隻好攀附著藤蔓,想從崖壁上越過這一段險峻的山崖。
可當他伸手拔開藤蔓時,卻發現垂直的崖壁上,似乎刻畫著一種圖案。
孤身一人的劉小峰,反正無所事事,用了三天時間,把整個崖壁清理了一遍,雖然清理得並不完整,但仍能分辨出,刻畫的圖案,就是一隻巨大的眼睛。
眼睛正麵東方,看向初升的太陽,也許在刻畫的時候,這隻眼睛會閃耀著神光,但經過無儘的歲月,滄海桑田,神光早已不再,青褐色的苔蘚,遮住了昔日的光輝。
劉小峰並不是考古學家,他並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這幅圖畫代表的意義。他的興趣,被眼睛下方的一處茂盛的藤蔓吸引,那裡,依稀看到,垂直崖壁和平緩山體的岩縫連接處,有一個洞口。
洞口被茂盛的藤蔓遮住,離下方的海灘有五六米高,洞口比較大,但洞深隻有十多米,而且裡麵還要狹小一些,隻能勉強夠人活動。
但讓人驚喜的是,洞壁的一處岩縫中,長著幾株野草,十分茂盛,草根處的岩壁非常濕潤。
劉小峰用短刀挖了一陣,發現那岩壁中竟然滴出水來,大約一兩秒鐘就會滲出一滴水,一滴一滴的,晶瑩剔透。
劉小峰用舌頭舔了一下,發現那居然是淡水!
若是用容器將水收集起來,足夠他一人飲用了。
這一發現,讓他欣喜若狂。
有了淡水,就有活下去的希望,隻要能活下去,就有回歸大陸的希望。
他能想像,自己這次無緣無故的失蹤,用不了多久,消息就會傳回國內,他的單位,以及他的家人,都會認為他已經死亡。
劉小峰一個人生活在這個無名的荒島上,他把那個洞穴當成了遮風避雨的家,在洞內生起了晝夜不熄的火堆,用來烤食蛟肉和海鮮。
讓他意外的是,那條死去的大蛟,蛟肉並沒有快速的腐爛,而且味道比起海魚來,要鮮美很多。
而劉小峰飲過蛟血,每天吃著蛟肉,吞吐著龍興之氣,身體也逐漸發生改變。這種海洋中間的龍興之氣,比起大陸上山間的靈氣,異曲同工,讓他的體內,很快就再次充滿了靈力,實力也強過了以前。
他的骨骼強度比起以前來,堅硬了很多倍,肌肉也變得比以前堅韌了很多,哪怕是島上最鋒利的棘刺,也劃不開他的皮膚了。僅僅憑借身體的強度,就可以硬剛先天大宗師了。
隻是在這海島上,並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劉小峰隻能通過月亮的陰睛圓缺來判斷時間,每經過一次月圓,他就在洞壁上刻下一筆,以記錄他在荒島生活的時間。
米娜在匆匆離開馬來群島後,回到位於澳洲的大本營米娜宮,侍衛長麗莎立刻迎了上來,侍候米娜梳洗完畢後,準備給米娜穿上真絲浴袍,米娜卻擺手拒絕了。
米娜重新穿上天神殿的天使戰袍,戴上殿主的王冠,麗莎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鮮血,雙手遞給米娜,不解地問道:“殿主大人,您剛剛回來,還沒來不及休息。”